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英 《巢湖学院学报》2008,10(1):122-125
英·甘地执政的15年里,先后发表各种施政演讲和政策声明,阐述发展印度科技思想,强调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也不排斥技术引进和国际合作;重视发挥政府在发展科技中的主导作用;注重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英.甘地科技思想对印度现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试析印度现代化分期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英 《历史教学问题》2003,(2):42-44,48
印度现代化经历了各有特点的三个阶段。英国殖民统治整合了印度社会,开启了印度现代化历程;印度独立后国大党政府担负起了现代化建设的使命,尼赫鲁及英·甘地母子开创了一条在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政治、经济渐进变革的现代化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印度经济发展新的立足点,印度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甘地的家教     
阿仁·甘地是印度名人圣雄·甘地的孙子。阿仁·甘地8岁那年,他跟随祖父来到南非,在当地一所小学读书。由于肤色不同,白人和黑人小朋友经常欺负他。小阿仁非常愤怒,他暗暗发誓:“等我锻炼好身体,我会‘以牙还牙’,一定要叫你们知道我是谁。”于是,他开始刻苦地锻炼身体,准备将来报仇。圣雄·甘地得知此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小阿仁说:“愤怒就像电流,滥用会造成危害,运用得当则成为有益的能源。与其受愤怒所左右,不如控制怒火,用在造福人类的事业上。”甘地的一席话,终于让小阿仁消除了以暴制暴的错误想法。还有一次,小阿仁在家里做完功课,顺…  相似文献   

4.
摩罕达斯·卡兰昌德·甘地(1869—1948),在印度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上都是颇具影响的人物。但对甘地主义的评价,长期以来学术界有相当大的分歧。因此,进一步研讨这个题目,很有必要。本文拟就有关甘地主义的两个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甘地主义为甘地独特斗争方式的基因序列,印度特定环境和甘地个人经历是甘地独特斗争方式的基因密码,问题分析和历史评价这把钥匙可以厘定甘地独特斗争方式的基因优劣。认识和做到了这三个方面,就能真正做到历史地评说甘地这位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6.
作为印度社会环境刺激下移植英国开放大学模式的产物,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经过不到30年的发展,现已成长为印度高等远程教育系统最具影响力的引领者。从模式移植的视角,按照办学理念、组织结构和教学运行模式三个维度,剖析开放大学模式嫁接于印度土壤的表现特征,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积极处理移植与传统的关系,扎根本土,并通过超越创新彰显其在本国土壤滋养下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一問題的提出摩罕达斯·卡兰昌德·甘地(1869-1948),是印度傑出的爱国者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領导者,数十年来,甘地遵循着自己的“理論”——“非暴力抵抗”从事印度民族解放斗爭。甘地的經济理論,是甘地主义——非暴力主义的一个組成部分,其主要內容即所謂“手工紡織”运动。在过去,人們对甘地的以“手紡車”为中心的經济理論曾有各式各样的評价,其中許多是片面的和不正确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要求史学工作者重新全面而正确地評述甘地的历史作用,这是一件光荣的任务。由于篇幅所限,本文試图就甘地的以“手紡車”为中  相似文献   

8.
印度杰出政治家甘地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甘地倡导新闻自由,维护报刊的政治独立,反对政府的新闻控制。他彻底排斥商业广告,以维护报刊的经济独立,并主张报刊自律。甘地认为新闻写作要客观、通俗,报刊要依靠读者并为读者服务。甘地新闻思想的渊源是其宗教思想和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9.
甘地和甘地主义在印度民族运动史上,有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对甘地和甘地主义如何评价?它对印度历史的发展主要地是起推动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它对今天印度人民的革命斗争有那些教益?都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作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甘地和甘地主义是印度民族矛盾  相似文献   

10.
甘地     
莫罕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Gandhi, Mohandas Karamchand)是印度现代史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被视为印度民族的"伟大的灵魂",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印度人民的普遍尊敬.1869年10月2日,甘地生于印度西海岸的波尔班达尔一个官僚兼商人的家庭,从小受到印度教的熏陶,曾在伦敦研读法律.从伦敦回国后,甘地在孟买做律师工作.1893年,在南非一家印度大商业公司任法律顾问.他在国内外不仅亲眼看到,而且也亲身遭受到殖民者的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非常不理解,有必要运用其中的典型史料对学生进行引导。本文认为甘地非暴力思想取得成功的三个条件是:英国已在印度建立了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印度当时独特的社会现实,以及甘地个人高尚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2.
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一八六九——一九四八)是印度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史学界对甘地的评价历来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在对甘地思想的核心——非暴力主义的评价上,大多数论著的意见却是一致的:即不管对甘地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对甘地非暴力主义都是基本否定的.其理由主要是:第一,“‘非暴力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根本对立的”;①第二,“所谓‘非暴力’的道路,只能葬送民族解放运动”②;第三,“‘非暴力主义’限制革命的群众运动”③。笔者认为这三条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拙作《对非暴力主义应基本肯定》(见《世界历史》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已经对第一条理由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本文仅对另两条理由再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包括应用通讯技术)给大批人提供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学习,传播知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鼓励发展开放大学和远距离教育体系,协调并制定这一体系的标准。其他目标涉及到根据国家建设和雇佣的需要提供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和技能,发展非正规教育作为对教育体系的补充。通过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课程和各种活动推动国家的一体化,综合发展人的个性。”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管辖  相似文献   

14.
国大党领导人曼莫汉·辛格对记者表示,印度国大党的联盟支持者已经一致同意支持索尼娅·甘地当选多党政府总理。这意味着甘地组阁已经没有障碍了。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中国的民办教育处在第二发展阶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亚太地区高级教育专家王一兵的观点,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私立教育的发展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不支持不承认;第二阶段,政府承认了,但很少支持;第三阶段,政府既承认,也给予大力支持。在亚洲各个国家私立教育发展都经过了这三个发展阶段。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认为中国应把三步并成两步走。不能走外国老路子。因为第一,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和经验,从孔夫子开始,历经各朝代的书院,直到解放初期,如燕京、圣约翰很多都是名牌大学。第二,国…  相似文献   

16.
亦杨 《教学随笔》2009,(11):39-40
印度原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女政治家,而且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也有非常深刻的见地。当年侨居巴黎的印度人伊曼纽尔·波奇帕达斯1976年前后采访了她,并整理出版了一本书,名为《甘地夫人自述》。在这本书中,用了一定的篇幅,记载了40年代末英迪拉·甘地作为一位母亲,寓教育于母爱之中的思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正4、大学城公共服务满意度低的原因4.1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受大学城发展阶段制约;二是重庆大学城特殊的客观原因;三是政府促进高校间实现资源共享措施力度不够且效果欠佳。(1)公共服务水平受大学城发展阶段硬性制约阶段性制约指重庆大学城公共服务水平受大学城发展阶段的硬性限制与影响。重庆大学城与国内诸多大学城类似,目前处于教育资源集成阶段,而  相似文献   

18.
圣雄甘地是一位具有浓厚的宗教思想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他是真理的象征,是贯彻非暴力精神的典范,甚至还是毗湿奴神的第十个化身。甘地正是自十九世纪继罗姆·摩罕·罗易和提拉克以来、借改革印度教来唤起人民的民族意识的政治家之一。甘地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通过革新印度教而形成的一种宗教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甘地的学说既是一种宗教,又是一种政治斗争、社会改造的思想武器。本文试图从甘地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来看它包含的宗教与政治成份,并探求甘地把革新后的宗教(或称作新印度教)运用于政治斗争的合理性及其失败的必然性,以求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19.
浅谈甘地非暴力主义的宗教性与民族性李义中甘地自称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发现了“非暴力*。真理是目的,“非暴力”则是达成目的的手段。从南非时代起,真理和非暴力这两大精神武器,经由甘地的倡导运用,在印度发扬光大,终至于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甘地的名字也因...  相似文献   

20.
2008年3月17-19日,印度首都新德里英·甘地国立艺术中心举办了以"世界范围的中亚历史文物收藏品及收藏单位"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