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云南民族众多,语言各异,但汉语方言是云南各地的通用语言。文章在分析构建云南方言档案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基础上,从理论依据、技术路线、操作过程等层面对云南方言档案的构建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云南民族研究文献资源与共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个方面说明云南民族研究献资源的概况,阐述云南民族研究献资源的民族特点等,指出云南民族特色献资源开发上分散化、档次低的两个弱点,在建设民族化大省中,要把民族研究特色数据库建设作为今后运动图书馆界献资源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档案的鉴辨.是开发利用档案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发利用档案的必要措施.档案献外形鉴辨是档案鉴辨的主要方法.是对档案中出现的真赝杂乱的现象以历史的观点审查伪误档案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总结前人鉴辨档案献的成绩和成果。  相似文献   

4.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编纂历史悠久。从西汉起,大量史志中辑录的少数民族档案日趋增多。民国时期,在金石档案、地方资料、回族史料的编辑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建国后,特别是近20年来,少数民族档案编纂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并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云南蒙古族的石刻档案是指历史上的蒙古族以蒙、汉文形成的反映云南历史,特别是云南蒙占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以石质为载体的书史记事铭文.本文运用民族档案学理论探讨了云南现存的蒙占文石刻、汉文石刻和白话文石刻,以揭示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研究元史、云南地方民族史和语言文字史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运用档案学原理,依据历史献,对孔子在编纂选材方面的贡献作较深入地研究。并结合现实作进一步的阐述。章指出:孔子处理档案献的原则和方法为后代学所继承和发扬,使我国的档案利用工作体现出相当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今天我们更需具有改革创新的思想,进一步挖掘出档案工作的潜力,赋予档案献以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起,三线建设进入了调整改造的新阶段。云南三线建设调整改造历史的研究是云南经济建设史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章运用云南省档案馆、云南省国防科工办所藏的一手档案、文献资料,重点研究了云南20年三线建设调整改造历程、成就和特点等,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也将为云南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阐述了档案与信息的内涵,从档案的历史发展说明档案本身所具有丰富的原始献信息资源,同时它又是具有特殊的永久的信息资源,结合具体事例说明档案所具有的指导性,服务性价值,以及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档案所特有的信息服务,阐述了人材培养的重点是复合型人才,人才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就档案献主题标引工作的实践与体会,认为在主题分析过程中,若能借助对献主题描述语句的句型结构、句子成分进行语法分析,有助于提高标引速度和有效标引,同时,相对降低主题标引难度。  相似文献   

10.
由梅林先生保存的中华全国艺界抗敌协会档案,时段为自1938年3月至1948年。这10年间的献,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孙秋克教授的《明代云南文学研究》以正统文学(诗文)为主体,以新体例对明代云南文学的崛起、发展和重要文学现象、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和理论概括,梳理了明代滇云文脉,明确了明代云南文学在全国大格局中的基本地位。云南传统文学崛起于明代,一代文学家以地域色彩浓郁、人文底蕴深厚的创作成就,成为我国明代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万斯同与《明史》修纂问题是明清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前后研究者甚众,但以往研究论著明显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所用材料遗漏甚多;二是对《明史》修纂的全过程缺乏贯通和综合研究;三是万斯同到底如何修史并未落实。朱瑞强先生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的研究,成果丰厚,新近推出的《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纪年》(中华书局,2004年6月),更堪称耕耘多年之力作,是一部体例严谨、资料宏富、考证精详、深具传统考据法特点的学术著作,较好地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的种种缺憾和不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抄本《明史列传》的撰者被定为徐乾学是错误的。该书卷首韩方卓的跋文失误颇多,不足以证明此书为徐乾学所撰。有关徐乾学的传记资料和明史纂修的史料亦可印证徐乾学未曾撰写过《明史列传》。将该书与万斯同的《明史》和王鸿绪的《明史稿》比较后,确认此书系后人将上述两书的诸臣传中各抄录一部分组合后,另题名为《明史列传》。  相似文献   

14.
清初学者谷应泰主编的《明史纪事本末》,是一部纪事本末体名著,在清代史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书取材广泛,突破了以往纪事本末体史书专据一部史书改编而成、史料来源单一的局限,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明代历史之大势。书中大量的史论,反映出重视总结历史经验、经世致用的宗旨,见解深刻,也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孙秋克教授的《明代云南文学研究》,是我省地方文学史研究的又一项重要而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个性的成果。它以纵横兼顾、史论结合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多方面的创造性探索和重要贡献,其中有三个方面尤为引人注意:论证了明代云南文学的崛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使读者对明代云南作家群体之社会背景和创作特色一目了然;对南明的一批本土作家之生平行实和创作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元阳诗歌有较为明显的关心民瘼、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以及兼容儒、道、佛,追求生命价值尤重情性的特点,并与明代主流文学家的创作倾向一致,也体现了云南人民质朴、厚重的个性。以李元阳为代表的明代文士,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推进了云南文学与中原文学的整合,表现了明代云南传统文学与全国文学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17.
明朝初年朱元璋撤销了专司官府藏书的秘书监,对有明一代官家藏书事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然而从明初到明仁宗、宪宗时期,官府藏书事业并没有因此而衰败。究其原因,主要是明初大规模的图书征集,为这一时期官府藏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永乐大典》的编撰,客观上又对官府藏书进行了必要的编目和整理,使明初官府藏书的管理工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8.
明代胡震亨编纂的《唐音统签》一千三十三卷,是第一部完整的唐诗总集,历来,人们多重视该书保存唐诗之价值,而对其编纂思想本身却较少注意。总的来看,《唐音统签》编纂的思想资源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有明以来全面宗唐风尚之浸染;(二)家世背景的影响及对唐诗的系统研究;(三)自出手眼的唐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19.
杨慎与徐霞客是中晚明时期游历滇云的两个典型代表人物,他们对云南自然地貌、山川河流、社会风俗、历史人文等各方面的记载,为我们探寻明代以来云南的自然社会变迁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较早入滇的杨慎,影响着后来徐霞客在云南的考察。虽然是截然不同的游历风格,但徐霞客的考察中多处追寻着杨慎的足迹。昆明作为明代云南省府,是他们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以游昆为切入点,探析二人游历的差异以及他们对昆明的功绩。  相似文献   

20.
明代河南儒学与方志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河南儒学是本省方志编纂的核心力量。儒学师生不仅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方志编纂思想 ,而且全方位参与了全省上下的修志活动。儒学修志是中国方志史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客观要求 ,也是明代儒学教育发展兴盛的直接反映 ,同时还为地方政治文化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