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前不久,一位老师执教乘法运算定律中的“交换律、结合律”,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1.过程描述在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的一次练习中,老师出示习题,并问哪些算式可以简算。学生一一做了回答。其中125×9一题,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不能使计算简便,故意语气加重,留给学生一个空间。有部分学生说:不能,大部分学生保持沉默。过了一会儿,一个同学“唰”地站起来:“老师,我还有一种简便方法:125×9=125×(8 1)……”学生还没说完,老师就草率地说:“这是加,不能适用乘法结合律。”还没等学生说完,老师就命令他:“你坐下,…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时,我一站到讲台上,学生们一双双信任求知的眼睛紧望着我。我被学生这极佳的学习状态所感染,不禁突发奇想:把教本和备课一台柱讲桌旁一推,“今天我们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两个定律与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运算道理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计算简便/之后,我也没让学生看例题,只出了两道式于题要同学们做做试试。9×318=25X7X4结果同学们都做对了。我对同学们热情赞扬,学生们乐得眉飞色舞,我也尝到了教学的乐趣。这时我又要求学生自己去看四道例题,最后做了练习题结果很理想,错题…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材中,很注重简便运算,从三年级起、几乎每册都有。我想,道理很简单:加强和培养孩子们的运算技巧,为中学阶段更好地掌握因式分解打下良好基础。小学阶段的简便运算,主要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其中以乘法分配律最难掌握。我在讲解简便运算式题过程中,体会到讲清三个定律的概念固然很重要,但是要加深孩子们对定律的理解,熟练地运用定律进行计算,还有靠于老师用浅显的比方、生动有趣的讲述来进行教学。运算能否简便,先要看老师教法是否易  相似文献   

4.
今年福州市初中一年级进行了数学课程改革.旨在通过学生的探索与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发展.教学实习期间我带着这个思路,对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我上的其中一堂数学课是“有理数的加法”的第2节课,授课重点是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和结合律.教科书上教学内容安排是由“做一做”中4组对比练习引出“想一想”的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再搭配两道例题例2、例3和“随堂练习”.这两道例题分别是运用运算律计算4个有理数连加的计算题和计算10听罐头总质量的应用题. 我的授课思路是:先让学生说出“做一做”中4组题目的特…  相似文献   

5.
卞恩鸿 《河北教育》2008,(10):22-22
“运算定律”又称运算律,通常是指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是数学计算时运用的规律。“运算定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五种。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片断:师:昨天我们在数学王国里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谁来说说加法运算定律的内容及其字母表达式?(学生用语言叙述加法运算定律的内容)生1:a+b=b+a。生2:(a+b)+c=a+(b+c)。师:加法运算定律中有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请你猜一猜,哪些运算中还有像加法这样的运算定律?生3:我猜减法中可能有交换律和结合律。生4:我猜乘法中可能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中没有。生5:我猜除法中可能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中没有。  相似文献   

7.
陈叶波 《山东教育》2011,(31):40-41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有许多简便计算都要归结到乘法分配律上。然而,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乘法分配律,要让学生掌握得熟门熟路却并不容易。因为在五条运算定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一样,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相似文献   

9.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意思是说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时,若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各类数恰当地分类组合,则可简化运算过程.  相似文献   

10.
乘法分配律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中,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是频繁出现,可以说是小学阶段学生计算上的一个难关。  相似文献   

11.
张维煊 《云南教育》2005,(26):24-24
小学阶段的四则混合运算,有时利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以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另外,对于除法还可以运用类似于乘法分配律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我们不妨称其为“除法的分配性质”。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时,有些题目按照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会比较麻烦,如果先将题中的数进行适当变化,再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计算,就会十分简便。  相似文献   

13.
案例回放: 教学"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一课,在学生明白加法交换律的含义后,我出示如下一组练习.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的四则混合运算,有时利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以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另外,对于除法还可以运用类似于乘法分配律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我们不妨称其为“除法的分配性质”。如:(309 87)÷3=309÷3 87÷3=103 29=132(78 1163)  相似文献   

15.
日前,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案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结论中发现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就在我以为这是一节难得听到的好课时,在练习阶段出现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相似文献   

17.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计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好简便计算,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速度,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一、掌握方法,简便计算  相似文献   

18.
陈叶波 《山东教育》2011,(11):40-41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有许多简便计算都要归结到乘法分配律上。然而,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乘法分配律,耍让学生掌握得熟门熟路却并不容易。因为在五条运算定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一样,都是同一种运算规律,只有乘法分配律,沟通了乘法与加法、减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一、竞赛激趣 在新授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这节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方法.讲新课题前给平时数学成绩不太好而且计算速度较慢的学生先上完,使他们掌握并能熟练运用.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56至5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