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目前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情况,提出了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就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丁心镜 《教育探索》2007,(9):130-131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国家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的就业策略建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制度措施,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确立高校经营意识,教育大学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弱势群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就业弱势群体问题的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国际上通常认为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初始阶段,更多的青年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有所缓解。大众化高等教育意味着“精英教育”的结束和就业大众化局面的到来。在“精英教育”时期的毕业生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稀缺资源,高校毕业生由政府高度计划统一分配,不存在就业弱势群体。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中期改革方案”时期,由于毕业生在“双向选择”中处于主导地位,也没有出现就业弱势群体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出现的毕业生就业难,在宏观层面上是社会需求与高校…  相似文献   

4.
经过几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了大众化阶段.由于我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发展,在进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质量下滑;二是专业建设的虚化;三是学生就业困难;四是政府投入不足严重制约高教大众化的发展等.因此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要稳妥地推进高校扩招,优化专业结构,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等等,使高等教育教育持续稳步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年的高校扩招使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一种特权,其实质是人口数量过多压迫人口素质提高的结果。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其实是适龄劳动力集中就业问题的一个缩影。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的板子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身上,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6.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跨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业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大众化持续发展的“瓶颈”。规避“大一统”的价值观,实现多元化选择,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建设人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也是大众化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以及就业方式的变革,对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就业、择业和创业反映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对高校分配制度的影响,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在探索满足不同社会阶段对人才需要的路径和方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在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高校学生成长路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创业教育:高等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以及就业方式的变革,对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就业、择业和创业反映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对高校分配制度的影响,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在探索满足不同社会阶段对人才需要的路径和方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在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高校学生成长路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侯捷 《教育与职业》2005,(36):65-66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式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造成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困难。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出来的人才被闲置,无疑是资源的极大浪费。研究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并提出对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大众化对择业观的影响三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大学生的择业观以及其特点,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1.
解析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内在规定性,是为了寻求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安身立命之本"、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存在与发展的"根据、标准和尺度"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之"道"。价值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所崇尚和追求的精神旨归;逻辑是在价值指导下形成的指导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展的顺序和规律。价值和逻辑共同生成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之"道",共同规范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实质。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为成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指出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跟不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目标出现位移,职业院校对质量的内涵认识模糊等问题,从清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倒新工学结合的体制机制,开展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建立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来分析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路径,以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海南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机遇已经来临。海南高等教育的超常发展必须以新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化、社会化和未来需求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着眼点,以服务海南和全国为立足点,构建新框架,创建新体制,实施新突破,提升新层次。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建立,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直接制约着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大胆改革,在教学管理中不断创新,解决教学质量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所新建的高职学院,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应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认识转型中的矛盾和困难,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突破口,抓住有利时机,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广西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明确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本完成了由中专教育向高职教育的初步转型,学院的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国外高教大众化及其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这是世界高教发展的共同特征。国外高教大众化过程中取得不少的宝贵经验,1、高教大众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2、高教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3、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共同发展。然而高教大众化的过程中也有深刻的教训:1、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的矛盾;2、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问题;3、高等教育发展与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巳进行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巳在世界范围内由英才教育走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经济发展和未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面对未来的竞争,高职院校必须解决构建核心竞争力问题。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纳入核心竞争力视野,积极构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在构筑师生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现状,可以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育人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校园文化机制创新、制度管理约束机制创新、评价激励机制创新、服务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入手,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应同时存在,承担不同的功能和任务,服务不同的社会对象,共同培育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要继续强化精英教育,坚持精英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对精英高等教育选拔录取机制进行初步探索,目的就是为更好地发展中国大众化阶段的精英高等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