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从式远程康复机器人系统中力反馈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力觉辅助主从式远程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该系统由主机械臂和从机械臂构成,二者通过Internet网络相连.治疗师在医院操纵主机械臂,远地从机械臂跟踪治疗师的运动,可以使患者在家或社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从机械臂及其控制器用于引导患肢关节进行安全准确地伸展和运动.主机械臂及其控制器用于远程控制和监测患者的训练过程,并对输出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训练效果.基于二端口理论和电路等小阻抗模型,设计了力反馈-位置型的控制结构来实现力反馈,使治疗师可以及时感知到患者训练过程中与机械臂的交互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单自由度远程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对一名健康男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师可以通过操纵主机械臂引导实验对象训练并感受到实验对象与从机器人的交互力信息.与传统的康复方法相比,该方式无论对于医生和患者都更为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康复训练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性和柔顺性,以及患者主动参与性和使用体验,基于AD理论和功能裁剪法研究了康复训练机器人的交互系统和美学风格,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康复训练设备的设计开发准则,以用户为中心,对康复机器人设计的高技术性进行适度调整。新方法对该类新产品的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传统作业疗法训练过程枯燥、患者参与度低、康复效果不理想等缺点,将作业疗法协调训练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趣味性、沉浸感、目的导向性,提高作业训练的康复效果。基于作业疗法的上肢协调功能虚拟训练系统使用高精度 5DT 数据手套和电磁位置跟踪系统,分别采集手指弯曲度数据和手臂运动数据,通过 Socket 进行通信,控制游戏虚拟手的弯曲和移动,实现“手张开—抓握”、“二指尖捏”的作业训练。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作业疗法中,极大提高了作业训练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康复训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床旁下肢康复器,包含系统架构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该康复器的主要功能包括主动康复训练和被动康复训练,可以针对患者不同的康复进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当系统检测到患者痉挛或者心率异常时会发出报警提示,保证了患者康复运动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肢体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68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肢体康复训练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对患者肢体康复训练依从性的情况进行调查,找出影响患者肢体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缺乏相关知识、身心压力过大、训练时的不适和缺乏规范指导四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康复对策。结论:只要护患双方重视肢体康复训练,认真寻找和解决不依从因素,给患者有效的康复指导,可最快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言语测量仪、言语矫治仪等为代表的现代康复仪器在脑瘫儿童言语康复训练中作用十分明显。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在康复个训中合理地运用现代康复技术,对脑瘫儿童进行细致、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开发患儿言语潜能、补偿患儿缺陷。根据脑瘫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笔者对本校一位脑瘫儿童开展了康复个训,就治疗师的教与患儿的学,以及现代康复技术的运用等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学龄期自闭症儿童多在培智学校随智障班就读,但目前智障班日常集体教学活动满足不了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因此一些培智学校尝试开设了自闭症儿童个别康复训练课,专业的康复训练师也相继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活动。然而,随着康复训练活动的不断深入,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课渐渐显现出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训练目标过于零散、单一,缺乏多元整合性;训练内容相对独立,与学科教学内容脱离,彼此间缺乏统一性;训练方法多为被动训练,学生缺乏主动训练的积极性;训练结果多指向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掌握的达成情况,功能性训练缺失等。  相似文献   

8.
目前,听觉康复训练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实物教具为主的传统康复手段,是康复师借助图卡、字卡、积木板等工具通过讲述、展示进行的训练。另一种则是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化康复手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结合动画、音频、文字、图像等形式进行的训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构建了听觉康复的新模式,能够让听障者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一、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了训练内容的直观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9.
为训练具有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记忆力、注意力、视知觉功能、空间知觉功能、执行操作功能,设计开发了轻度认知障碍康复训练系统。阐述了硬件、软件功能及系统关键技术。该系统丰富了 MCI 治疗,扩展了计算机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0至6岁是自闭症患者的最佳干预期,是对其预后效果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干预期,康复训练的干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对康复教师的训练与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对一名刚入学不久但已1l岁的自闭症儿童进行的为期3年的干预训练中,采取了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正强化与负强化相结合等措施,分步骤开展针对性训练.取得了较明显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课堂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个案的康复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一名在特教学校就读的痉挛性脑瘫个案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课堂康复训练,比对训练前后的康复效果并分析。结果:经过课堂康复训练,个案的现有能力提高,异常肌张力改善不明显。结论:课堂康复训练能提高痉挛性脑瘫个案的现有能力。对个案的异常肌张力改善不明显,这可能与个案的年龄较大,课堂康复训练密度不够,以及家庭康复跟不上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运动障碍的康复是特殊儿童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可视音乐与特殊儿童运动障碍康复的关系及其训练的操作流程、康复方法和实施原则等实践问题,以期能丰富各类特殊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形式和方法,帮助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积极开展特殊儿童运动障碍的康复训练,促进其运动功能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开发一种基于虚拟场景的踝关节训练软件系统,利用踝关节康复训练器械,使患者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踝关节主动康复训练,并能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该系统由下位机硬件和上位机软件构成。硬件系统基于STM32F103ZET6单片机进行开发,MPU6050传感器采集踝关节活动度,通过蓝牙传至上位机。软件系统包括患者信息模块、虚拟场景训练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采用ADO数据接口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对患者的信息进行管理。虚拟场景训练模块在Visual Studio 2010的MFC和DirectX SDK 9.29开发环境下,基于DirectX 11应用程序接口和VC++编程语言开发,实现了旋转魔方的虚拟场景构建。使用MFC中的编辑框,实时显示踝关节运动角度。系统挑选15名健康正常人为踝关节角度测试的受试者,对系统进行可靠性测试。结果显示, 其组内相关系数大于0.85,说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是以一名脑瘫儿童为个案,对其进行肢体动作训练、语言训练和认知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采用了观察法和访谈法来收集资料。结果表明,综合康复训练对脑瘫儿童各方面能力提升是有效的。而肢体动作技能的训练是脑瘫儿童康复的重要基础,随着肢体动作能力的提升,语言及认知等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反应了家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要提升伴有肢体障碍智障儿童的生存质量,最基本的就是要满足他们对肢体粗大动作的需求,即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康复教师应遵循训练的基本流程,采用恰当的康复手段,提高训练效率,从而逐步改善智障儿童的身体状况,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下肢截肢患者的运动特点,使用avr单片机控制磁粉制动器,产生康复者所需要的力矩大小,锻炼康复者的下肢残端肌肉,并计算受试者在康复训练中的时间和能量消耗,对下肢康复训练建立一种新的训练模式。利用运算速率高,抗干扰功能强大和便于控制的avr单片机,进行c语言编程,结合下肢残肢康复训练实际临床理论,达到自动控制理论和下肢康复训练之间的完美结合。表明该康复训练器运用自动控制原理可以成功地完成对下肢残肢康复动作的识别,实现对下肢可以进一步探索下肢残肢康复训练系统的训练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的功能康复.方法:通过对36例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患者进行增加肌力锻炼,应用CMP进行被动功能锻炼等方式训练,以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结果:36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生活质量提高.结论: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后的康复训练对患者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生本”康复理念要求教师应通过梳理计划、丰富活动、创新方法、寻求措施等,加快智障学生功能缺陷的补偿和心理障碍的清除,取得康复训练课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突破。在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实践中,“四化”康复训练法十分必要,即:细化过程,统筹训练计划;实化内容,精选训练项目;优化形式,提升训练质量;强化合作,巩固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9.
《商洛学院学报》2018,(2):93-96
研究等速训练在髋关节康复训练中的临床效果,借助ISOMED2000等速装置,在慢速60°·s~(-1)、中速120°·s~(-1)和快速240°·s~(-1)三种角速度下,对U15男足守门员患髋关节屈、伸肌力量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等速康复训练后与训练前相比,屈、伸肌PT在三种角速度下均表现出统计学意义,屈肌表现出(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伸肌表现出(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各项力量指标都有明显的增长;通过等速测力系统进行等速康复训练,对患者髋关节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均有明显的提高。等速康复力量训练可促进人体髋关节肌功能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康复训练是对自闭症儿童最为有效的矫治方法。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具有康复费用高、训练难度大、康复周期长的特点,毕节市在实施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康复训练中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作者对毕节市自闭症儿童早期康复训练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动毕节市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