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历史教学对历史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对于历史意识教育,许多历史教师也没有清晰明确的概念与思路,仍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历史教学,教学内容多是对教科书进行简单的复述。由此,学生普遍缺乏历史意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只是流于表面。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要转变方式,以促进学生历史意识的生成。在此,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以实例教学、引导教学、和师生互动教学作为途径方法,实现高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是影响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及某些现实条件的制约,多数历史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还很薄弱,这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很多问题。因此,必须从五个方面增强对中学历史教师教学质量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朱煜 《历史教学问题》2007,(5):91-94,48
当代西方学者认为,“历史意识”已经成为公众讨论过去的一个中心范畴,也成为历史教学法的一个关键概念。所谓“历史意识”,通俗地说,就是指思维主体了解自身所认知的过去是什么。所要传达的概念是什么。历史意识之所以称为“意识”,含有心理学上的意义,指与人们理性思考有关的对象。举凡口述家史、笔记小说、电视等等,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历史意识,但是历史教科书的影响应该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4.
“历史意识”是德国历史教育的核心概念。它包括时间意识、真实性意识、变迁意识、认同意识、政治意识、经济意识和道德意识7个组成部分。德国的历史教育学家认为,这一概念有助:于深化学习者对于历史的认识。不过,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塑造学生们的“历史意识”,则是一个更具实践性的话题。以下,  相似文献   

5.
历史课程要教给学生什么?新课程背景下,在历史课程开展人文主义教育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历史新课程标准里,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集体意识、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国际意识等人文主义教育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教学目标。然而时至今日,在考试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现状下,中学历史课程教育地位低下,  相似文献   

6.
中学历史教学的教育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以往有不少专著或文件提供了解释或定义,但新课程是否适用?这不仅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问题,也是师范历史教师的培养专业性问题。对于历史师范生而言,如何引导他们思考学科教育的特性问题,目前还没有一本令人满意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相似文献   

7.
中学历史教学与环境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在研究人类历史的同时,应该加强对自然环境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历史活动课程,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铺开。我国的历史教师频频接触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课程。历史课程到底是什么,与我们的历史教学有什么关系?只有明确了这个概念。我们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课程改革当中,并正确地认识到其在课程改革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际意识教育,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历史教育的共同价值取向,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更是中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把培育学生的国际意识摆到重要位置。本文基于中学历史教学的视野,对国际意识的内涵、国际意识教育的基本认识、国际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诠释和探索,以期通过对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其关注世界、了解社会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怎样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是中学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本丈力图从世界意识的涵义,培养的重要性和培养策略等方面入手来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期望寻找到培养学生世界意识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这是一场从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到教学方式的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历史学科,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须注意培养学生的三种意识。  相似文献   

13.
提高大学生历史意识是高校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在高职高专院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历史意识培育载体、平台,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理论源于鲜活的历史并揭示历史规律性。脱离了历史实践,理论就是无缘之木。在思政课载体下提高大学生历史意识,需要搭建历史格局,激活理论魅力,在此过程中使历史格局服务于理论,历史意识生发于格局,培养大学生时空变迁意识、因果联系意识、反思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无论社会还是学校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尤其是忽视历史教育在中学生成长中的地位,这就导致现在不少中学生出现了历史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淡薄的不正常现象。历史教学的意义究竟何在?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否则就无法对历史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课程概念的演化要求历史教师转变课程意识。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认为现阶段我们广大的历史教师要有敢于突破“教科书本位”和“教师本位”的课程意识;要重视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16.
<正>高中历史新课标首次提出了要关注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说明新课程在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实现了真正的回归,即:中学历史教育的核心任务正是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意识。当代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历史意识,如何培养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成为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一、新课标要求下的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7.
赵世瑄 《成才之路》2011,(21):49-49
历史是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既尊重历史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时代新人。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具体策略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历史主要是人类的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创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史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提高对生命本身的价值意识、和平意识、创造意识、环保意识的认识。这样能有效地契合素质教育的要义。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最终传承中国文化的意义。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文章主要阐述历史意识的内涵,分析了历史教学历史意识培养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意识树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历史意识:大学历史教育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教育无所不在,其目标取向亦有近期和长远之别,当前在各大院校全面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目标即应设定为着重培育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感。本文在剖析“历史意识”涵义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培育大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旨在阐明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意识,并促使历史意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内隐的思维活动外显于一种复合多维的能力,将历史智慧转化为其自身的思想资源和综合素质,这才是大学历史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