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生与死,自古以来都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怎样对待“生死”,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喜生恶死,是人之常情,然而“道家”却反对此种“常情”。他们主张“万物齐一”、“生死等同”。道家的这种善待生死的态度,在“髑嵝文”和“乞丐文”中均可以找到例证。认真查阅古代的“髅作品”和“乞丐作品”,对加深认识道家思想将会帮助不小。  相似文献   

3.
形象,抑或是语言?--就文学本体与赵炎秋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本体地位显然不是一个一般性的理论问题,赵炎秋先生有机整合形象论文论、语言论文认,试图从有机,综合的层面揭示文学作品是如何生成的,这种努力给我产的文艺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但赵先生的形象本体观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4.
对被多数人遗忘的师陀(芦焚)的研究现况,人格秉性,作品的风格内容等的简括引领,是期盼更多的人注目师陀。师陀虽难以归入任何思潮流派,却堪称三四十年代文坛--奇峰。  相似文献   

5.
网络学与传统学有着巨大的差异,流是网络学的本质。本对网络学与传统学的各种本质差异做了形象描述,大体钗勒出网络学的“体貌特征”,以“流”的形态看待网络写作与网络体的发展,才能正确地去评价它。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西方学理论和化语境中,尤其是在后现代主义理论中,“本”这一词成了一个非常玄奥的概念,本,作为学之具体表现的实体,成为批评家和学理论家批评活动和心智活动的场所,对它的理解和阐释方法,构成了西方学理论嬗变和转型的晴雨表,本以历史线性的方式,参照当代学批评理论,围绕“所指”,“能指”,“化本”等概念,演绎了学客体在批评主体那里的增生和变化,即学由作品到本到学化的转变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论述了先锋文学概貌及其对生存困境的思考。认为人总是活在某种边缘。从而表现了先锋文学对人的危机及其如何进入终极状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11.
文学与梦从一起始就难解难分,人类的文学历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梦与诗交织的过程。诗给世界允诺了意义,给人类生存精神允诺了家园,可家园的难以回归却使人类精神成为无家可归四处漂零的幽灵,于是诗人便做了梦,让疲惫的心灵精神得以短暂的歇息。吴大康的小说就是这种梦的编织,他以梦的编织来拒诉诗人在现实面前因无力与苍白而形成的焦虑。  相似文献   

12.
一些文学理象没有称谓,极碍于表达。为此,提出文学思丛、文学潮流、创作方法流派、文学潮流派四个新概念,并给予界定。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非字艺术”的冲击之下,学作为人类特殊的精神家园的魅力及解读方式,我们艺理论工作应当加以关注,并以此作为我们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蒋子龙对新时期工业学有突出贡献,他在新时期工业学的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艺术追求方面均有新突破,对于振兴我国当前工业小说创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及电影中的牛仔只是虚构的小说化形象,与真实存在过的牛仔大相径庭。通过对历史及众多资料的整理、归纳,披露了牛仔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6.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主我上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日本近代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风格独特、体裁各异的不朽名作。夏目漱石早年受东方正统文化濡染,汉学造诣颇深。经过长期的探索、磨练、形成了他关切人生,挟击社会恶习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他又是最早留学英国的日本近代作家,精通英语学,西方文化素养颇深,是位属于具有高深文化修养和丰富科学知识的作家,典型的靠东、西方腿走路的近代知识分子。他执着地追求人生的理想,探究人该如何生活,不懈地追求高层次的伦理性,并把它作为文学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7.
巴金学世界中有着一个独特的形象系列--弱小形象,高觉新、汪宣,觉慧、觉民、琴,还有高老太爷在历史进程中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软弱。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的发现,推动巴金创造弱小形象系列并使他在这一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决不仅仅是同情。他的个人气质,善恶爱憎清晰地体现在他对于笔下人物的价值取向上,他是带着复杂矛盾的情感去创作的,他对于他们有同情,更有理解,甚至还有认同。  相似文献   

18.
章阐述了曹丕关于“人相轻”和学价值两个理论问题。对“人相轻”,章认为,“人相轻”是学评论中的一种不良倾向,而曹丕批语这种倾各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人相轻”的产生,是自我认识过高和不能全面把握体造成的,学批语要以公允为标准,克服“人相轻”的陋习。对学价值,章认为,曹丕用“经国观”和“功名观”去强调学的价值,确实是一种远见卓识。同时这种功利主义的学价值观也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学是在对传统文学的否定中确立自身的,对传统文学的否定是五四新文学最重要的本质之一。五四新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否定是对“自己以前的存在形式”否定。是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的一次质的飞跃。从诗三百篇到明清小说,从楚辞对诗歌形式的革新到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中国文学的和第一点和发展,都是这一质的飞跃前的量变的积累。外国文学的只能量种不起根本性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广播文学作品的选择、语言艺术、音乐运用三个方面探讨了广播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