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讲” ,即讲在精髓上 ,做到精确、精练、精彩地进行讲授。概括地说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文章的词语、句段、篇章结构的能力。下面就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词语、句段、篇章结构等方面 ,谈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尝试讲读课的“精讲”方法。一、抓住关键词语进行精讲在小学阶段 ,词语属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范畴。在讲授一篇课文时 ,教师应当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词语来讲。什么是关键词语 ?就是在文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词语。例如《观潮》一文中的开头一段 :“钱塘江大潮 ,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在这段话里 ,“天下奇观”这一…  相似文献   

2.
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做法舒城二中徐发霞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遵循启发式的教学原理,运用好“讲”“问”“看”“议”“练”呢?下面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点做法。一、讲要抓住关键讲授知识不能平平淡淡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进行精讲,使讲解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3.
“精讲”三式□华亭县东华小学张建平一、抓住关键词贯串全篇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但文中所有的词语并非等同的。只有关键词语才能反映作者的思想观点,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因此教学时应抓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精读深思,由它辐射各段、贯串全篇。如《我的战友邱少云...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断其十指,不如伤其一指。”教学中四方出击、面面俱到,不若抓住重点讲深讲透效果好。本词中写景的词句是体会情景交融写作特点的关键,课堂上对这三句诗我都做了精讲,引导学生着重领会。   讲“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句词,我首先让学生思考:这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然后让学生展开想像抓住“凄切”“长亭”等重点词语,深入理解体会。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 的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突出…  相似文献   

5.
改进教法精讲多练敦煌市东街小学刘凤萍精讲精讲多练,首先要从教师的精讲入手。精讲,就是抓住知识的本质和关键,讲在点子上,讲在关键处,费时不多而效果显著。精讲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等认识规律去组织教学。要精讲,教师必...  相似文献   

6.
小学讲读教学的根本要求是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的宇、词、句、篇章结构。我在进行字、词、句、篇章结构的教学时,主要抓紧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讲解清楚”,一个是“多写多练”。“讲解清楚”和“多写多练”都是根据课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汉语词汇丰富,句式多变,如果在教学中孤立讲解,漫无目的地追求讲深讲透,那就容易使基础知识教学与课文讲解分离开来,不能达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善于抓“联系”□王冰清文章是一个系统,是由词、句、段等要素组成的篇章系统,词、句、段、篇之间相互联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阅读教学中,如能抓住段篇中的某些体现联系的关键性词句就能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重“外在”轻“内质”,重“篇章说教”轻“句子训练”的弊端,从句子本身结构入手,通过大量的分析研究和多年实践,概括出记叙文写作的四条基本规律。即对应律、完整律、连贯律、意化律。抓住记叙文的本质特征,打好练句基础,再进行连句成段,篇章成形训练,才是大面积提高小学生习作质量的便捷之路。  相似文献   

9.
1.抓关键词语和句子训练思维关键词语和句子是表达作者写作思路的重点,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重点句,能起到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切实进行思维训练的作用。如《寒号鸟》一文中“得过且过”一词是贯穿于全文的关键词,紧紧抓住这一关键词语,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一、深入钻研教材,确定重点、难点是精讲多练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就必须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弄清知识结构,确定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将教学内容分为精讲部分和略讲部分(或学生自学部分),抓住关键,讲深讲透。“精讲”提高了课堂...  相似文献   

11.
一抓关键词语。高考试卷文言文翻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对关键词语正确把握,就很难准确译出全句,便会失分。例如,2002年高考卷翻译题②“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句中“及”、“尽”两词,如果译成“到”或“赶上”、“全”或“完”等都不准确,只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1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并背诵部分语句;3理解并运用“天下奇观”、“水天相接”、“沸腾”、“横贯”、“山崩地裂”、“浩浩荡荡”、“人声鼎沸”等词语。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感知课文师:今天我们学习《观潮》,课文所描写的浙江钱塘江大潮可称为“天下奇观”,“奇观”是什么意思?这里的“观”与“观潮”中的“观”意思相同吗?(学生快速查字典)生:“观潮”中的“观”是“观看”的意思,而“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师:那“天下奇观”…  相似文献   

13.
讲与练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的环节,我们认为只讲不练的课堂教学是残缺的,不完满的,我们主张的是精讲善练. 所谓精讲,就是讲其必讲之内容.学生已经懂的,可以不讲或少讲;学生不懂的,可以讲深讲透,多讲一点也是必要的.精讲不等于少讲,我们反对的是拉拉杂杂,没有侧重,平均使用力量,抓不住重点的讲法.这里所讲的“精”,主要体现在内容精、语言精、板书精三个方面. 内容精:说的是篇章或者课堂都应有其重点和难点.抓不住重点,什么都讲,这样学生无从下手,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低劣.讲字词,扫清障碍;讲重点,以达目标;讲关键,以突破重点,这是精讲的三步曲.字词是基础,一篇文章,丢开字词去讲,无论如何是失败的,“双基”教学不能丢;重点是文章的精髓,抓住了重点,就等于抓住了灵魂,教学的基本任务才能完成,目标才有希望达到;关键是文章的突破口,抓不住关键,难点就突不破,文章也讲不透彻.训练时,就是要以教材为依据,择其要而练之;以“大纲”为准绳,着眼于重点和难点的训练.不能什么都练,无端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浪费时间且不说,却使学生不得要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选好“突破口”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动态词语教学点滴湖南杨栋动态词语是指能够表示动作的词语,在句中回答人或事物“怎么样”的问题。在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动态词语运用得好,能够突出语句的动作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抓住课文中的动态词语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观潮》一课的“天下奇观”。 1.文中哪些段落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3—5段)描写了哪些景象?(声音和样子) 2.这些景象是怎样的?(那条白线……大地都被振得颤动起来) 3.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没有)文中把这种景象叫什么?(天下奇观) 4.“天下奇观”是什么意思?(查词典)在文中指什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教学研究》1999年第7期的“问题争鸣”栏目中,刊登了陶明国老师撰写的《找准〈赵州桥〉的中心词语》(以下简称《找》)一文。文中,陶老师首先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出发,否定了“雄伟”是《赵州桥》一文第二段的中心词语这一普遍看法:随后,抓住重点句加以分析,得出了“设计”一词才是第二段当之无愧的中心词语,也是全文的中心词语这一观点。否定“雄伟”是中心词,这一点,我也认同;但对“设计”一词是第二段乃至全文的中心词这一说法,笔者却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目前低年级讲读课教学的现状,我以为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精讲多读和活记乐背上。一、精讲多读低年级课文很短,内容又大都浅显,生僻难懂的词语、句子不多.儿童把课文读熟了,就能大体上懂得意思,我们提倡精讲,就是要求抓住重点、难点来讲,抓住“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来讲,不必面面俱到。现在的讲读课似乎形成了这么一个不成文的定规:不管学生懂不懂,总要从第一节讲到最后一节,力求讲得“全面”,讲得“系统”.讲每一节大致都要问:这一节有几句话?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其实,只要数一数句号  相似文献   

18.
中心句教学三式翟和喜,童亚平小学语文不少课文中出现中心句。中心句是文章的灵魂,是学生理解文章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的突破口。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抓住中心句统筹全文教学呢?我设计了如下几种形式。一、层层剥笋式《海上日出》一课的中心句是:“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相似文献   

19.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训练,应该遵循大纲,紧扣教材,结合实际,突出一个“扶”字。由句到段,联段成文——这是在二年级练句的基础上,由句到段,由段至篇,避免“爬陡坡”的作文过渡训练,也是作文起步训练的基点。作法是:教师紧密地配合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让学生用词造句,教师抓住典型范例,引导学生由句  相似文献   

20.
加强读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中美的形象,把学生吸引到课文的意境之中,引起感情共鸣。如讲《倔强的小红军》时,先让学生图文对照地默读,熟习课文内容;再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读出小红军的“倔强”,理解重点词句;然后安排学生分角色地朗读,领悟小红军宁愿牺牲自己,不愿拖累别人的宝贵精神,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段的分析,发掘其思想性,让学生不仅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而且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讲《登山》的结尾,列宁说了一段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