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相似文献   

2.
有位科学家给两名助手一人一只灯泡,要求他们各自想法求出这灯泡的体积。其中一位很快得出了结果:他找来一只烧杯注满水,把灯泡没入水中,然后拿出灯泡,根据烧杯中空出的部分,很快就计算出了灯泡的体积。另一位对灯泡用尺子测量,用公式计算,忙了半天也没有忙出个结果来。第二位助手并不缺少知识,但他却缺少智慧。他迷信于课本上的那些知识,却不知道灵活地运用。而第一位助手可贵的是,能变善化,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的经验巧妙嫁接,有机融合,把棘手的难题转变为简单的操作,使问题迎刃而解。智慧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区别也许就…  相似文献   

3.
爱的平衡     
毛红宇 《师道》2005,(11):36-36
回想自己的读书历程,教过我的老师很多,但给我烙下深深的痕印,至今还影响着我的老师,却有那么两位。他们一位给过我“表扬”,如春雨滋润心田;一位给过我“批评”,如五雷狂轰脑顶。  相似文献   

4.
教育需要爱     
最近电视报道了一位姓汪的老师当众羞辱一位学生,致使学生跳楼而死的事件。学生是一位女学生。老师是一位女老师,退休返聘的老教师。学生走了,有照片在,那分明是聪颖美丽的;老师受处分了,镜头上看那也是精明的人。一个是青春年少,一个是年近花甲;一个是花朵,一个是园丁。怎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5.
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首部公益广告片《橘子》,从去年12月份起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这部长度约为一分钟的广告片的大致情节是:一位西北农村女孩儿告别乡亲去城里读书,临走前父亲送给她一个橘子,握着饱含亲情的橘子,女孩对父亲的背影依依不舍。这时画面打出字幕:“一个橘子有多重?”几年后女孩报考美院,在考场门口遇到了一位  相似文献   

6.
徐吉志 《山东教育》2005,(19):24-24
有一位老人有两个孙子,一个生长在中国,而另一个则生活在美国。在一个夏日的晚上,他同时问他两个孙子:你们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相似文献   

7.
高山上流云,有睛也有阴,花开又花落,转瞬又一春。一年“三百六十五里路”,办刊人心怀希冀,披日月星辰,一枝笔,两瓶墨水,一台微机,攀爬稿山,泛舟海,透过一页页稿纸、一片片字行,同一位位陌生的朋友,无数次进行着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心灵的对话,幢憬着一个个神奇的世界,谱写着一句句无声的歌。时光岁月,苦乐年华,感情波动,思想沉浮,都付于了稿纸和字行。  相似文献   

8.
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底,南京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封署名为“一位辛酸的父亲”的信。一位父亲在信中控诉儿子对父母除了索取还是索取,从不体谅父母不说,为了多要钱物甚至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更有时下网上热炒的浙江某高校研究生嫌家穷欲解除父子关系,放狂言要踩死老父等让人心酸事件。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我和一位同事讨论批评的艺术,他向我建议要善于运用建设性批评。我觉得很有道理,并感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必要掌握建设性批评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0.
据某报报道:某学校一位13岁的小女孩因腹痛就诊,经医院检查,其已怀孕五六个月。无独有偶,某小学一位8岁的男孩子在午休时把小手伸进同班一位女同学的上衣里面,在胸部乱摸,老师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他爸爸就是这样对妈妈的。据另一报纸报道:一位10岁小女孩,在情人节那天,其母亲收到花店送给她女儿的一束红色玫瑰花,里面还有一张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面,也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古希腊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能力。每一位中学生都有充满个性的情感,所以从整体上看,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异常丰富、风格各异。“以情感之、动之以情”则是每一位教育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读了一则题为《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的小故事,对我很有启发,相信也会给教师们启迪: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教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教师都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  相似文献   

13.
成功教育的一个标准就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那些还在发展、成长着的,暂时有缺点和问题的学生更不能另眼相看。然而,我们确实无法回避“特殊学生”的存在。既然无法回避,对这些“特殊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进行怎样的管理,教育者应该抱一种什么态度?这些问题就很自然地摆到了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面前。归一般而言,所谓的“后进生”,既包括因缺乏学习愿望与动力,不能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而难以完成正常学习任务的学生,也包括不守纪律或有不良道德行为的学生。这一类学生身上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本两位作于2000年分别在新加坡工作,一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作访问教授,另一位任职于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教育处。下面就作在新加坡工作期间所了解到的一些资料,通过对新加坡国立大学有所情况的介绍,浅谈对现代化高等教育的一些体会。希望掘所述能够对国内的高教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能够对希望了解国外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和有关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诗教”     
毛泽东回忆自己的求学生涯时曾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这位毛主席所敬佩的“徐老”,便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徐特立在担任湖南第一女师校长时,以“诗教”闻名。他经常用粉笔在黑板上题诗,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每晚九点,熄灯铃响过之后,他总要手提马灯,和女训育员一起放轻脚步,巡视学生宿舍。有一次他发现有学生熄灯后还大声聊天,第二天早晨,他在黑板上题诗一首:脚尖踏地缓缓行,深恐眠人受我惊;为何同学不相惜,不出嘻声即足声?那些昨…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他分别去信给这100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心理学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是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另外一封是来自一个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相似文献   

17.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虽然出身于雅典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一位雕刻师,母亲是一位产婆,但在西方乃至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人们不仅把他视作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把他看成是最可尊敬的老师。无论是在他生前,还是在他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人们对苏格拉底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著名诗人米哈依尔&;#183;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不应该总是用斥责或惩罚的办法来对待犯了错误的孩子,而应该更多地进行善意的嘲讽。新加坡电视剧《铁蝴蝶》里有这样一个场面:有位班主任老师正在给学生讲授名著《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台下一位学生却在酣睡。这位老师走近学生,叫醒他,然后问:“你在梦中见到普罗米修斯了吗?”学生都笑了起来,那位睡觉的学生也笑了,同时抬起头来,开始认真听课。  相似文献   

19.
齐秉美 《山东教育》2005,(19):25-25
我听一位教育家说,教育家的最大成功就在于使被教育者充满自信。一个人有了自信,他的潜能就像得到了阳光雨露一样,生机毂毂地生长起来,各自成就各自的事业。  相似文献   

20.
一、在学校里制定自己的“生活路线图” ——访问洛杉矶John Muir Middle School 2003年10月22日 在洛杉矶东部的Kenneth Road,Burbank小镇,有一所远近闻名的中学,它建校于1926年,是一所以John Muir命名的初中学校。John Muir是一位在当地很有影响的名地理学家,也是一位探险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