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把谁带到课堂上来了? 生:木头。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木头?(板书:木头)  相似文献   

2.
一、激趣导入1.出示圆柱状铅笔。师:“它是我们曾学过的哪种几何形体?”再拿出钻笔刀。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圆柱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始削铅笔。师:“圆柱的一个底面怎样了?”现在老师把这个尖的笔头切下来,看看它是什么形状呢?2.出示三角形铁架。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观察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用语言描述一下。现在老师把这个三角形沿着高所在的直线进行旋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谁能说说这个圆锥是怎样得来的呢?”师:好,这两个几何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圆锥的认识”(师板书)二、自主…  相似文献   

3.
尚军  于江美 《山东教育》2002,(34):48-49
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以前来这儿上过课么?生:没有。师:第一次来这儿上课有什么感觉?生1:很兴奋。生2:我很激动。生3:听课的老师太多了,我有点紧张。师:听课的老师这么多,让我们来猜一猜大约有多少人?生1:大约有300人。生2:大约有150人。师:我知道这个会议室固定的座位有399个,同学们再猜一猜?(会场内座无虚席,走廊里也坐了10多位老师。)生3:约有400人。生4:大约有410人。生5:大约有420人。师:对这些老师你们想了解什么?生1:我想知道老师们是从哪里来的?生2:这些老师住在哪个宾馆?…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透镜,其中讲到凸透镜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面放段录像,请同学们观察。(师放录像)师:录像中,老师在干什么?生:用放大镜看书。师:放大镜就是凸透镜,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字跟原来的字比较,有什么变化吗?生:字大了。师:请大家接着看,照相馆中的摄影师在给老师照相。照相机的镜头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这是毛玻璃,通常把它叫光屏。同学们家中照相机的光屏是胶卷。请注意,你在光屏上看到了什么?生:您的像。师:像阳人比较,有什么变化吗?生:比人小,而且倒着。师:观察得很仔细。其实,你通过凸透…  相似文献   

5.
一、打破预期。创设语境师:同学们好!生:(齐答)老师好!师:同学们辛苦了!生:(齐答)老师辛苦了!师:同学们是这样回答老师的问候的。如果我去问候台下的老师们,他们肯定与你们答的不一样。他们会怎样回答呢?(转向台下的老师)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相似文献   

6.
《江苏教育》2007,(10):7-9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大家去一个地方玩一玩,想去吗? 生:(热情洋溢地)想! 师:(出示苏州乐园大门的图片)这是哪儿?去过吗?  相似文献   

7.
一位教师在教学《长城》时,有如下片段: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老师想起了有关孟姜女的故事,不知同学们听过没有?  相似文献   

8.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像什么?(多媒体出示“O”)生:这像小球。生:像小月饼。生:像月亮。······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联想到这么多的东西!大家再想想,老师在上课时叫它什么呢?生:语文老师叫它“喔”,数学老师叫它“零”。师:美术课上,老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老师给你们出两个关于动物的谜语,看谁能猜出来。  相似文献   

10.
曹慧 《广西教育》2006,(7A):58-58
[倍数关系的问题教学片段] 师:你今年几岁了? 小康:我今年9岁。 师:你们知道老师今年多大吗? 生:不知道。 师:我的年龄是小康的4倍,谁能算出我的年龄? 生:老师,你今年36岁,是吗? 师:你算得很对,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算的,好吗?  相似文献   

11.
王美霞 《作文》2023,(41):40-42
<正>上课铃响了,蝌蚪老师进来了。师:同学们为什么一下安静下来了?生(一起):因为要上课了。师:连起来,怎么说?生(一起):因为要上课了,所以同学们一下安静下来了。师:嗯,说清楚了。如果把“因为……所以……”去掉,意思变了没有?1.因为要上课了,所以同学们一下安静下来了。2.要上课了,同学们一下安静下来了。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教科书《新型玻璃》的一个教学片段:师:同学们,你们通过学习都清楚地知道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前不久,老师收到一个学生的来信,叫老师帮他解决个难题。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解决,好不好?生:好。(听师读信件)师:同学们,这位同学有什么烦恼事需要老师帮他?生:他家住在马路边,噪音很大,不安静。师:那我们怎样来帮助他呢?生:可以在他家的窗户上安装“吃音玻璃”。师:你怎么想到的。生:因为“吃音玻璃”是消除噪音的能手。外面的噪音为40分贝,传到房间里就只有12分贝了。…  相似文献   

13.
张营 《山东教育》2002,(16):37-37,38
一、情境导入电话铃响。师:对不起。电话铃响了,我去接一下电话,请稍等。师:喂。您好。请问找哪位?啊。是李老师呀,我就是。您找我有什么事吗?今天下午到教委参加班主任培训,是这样吗?好的,我知道啦,谢谢您。再见。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接了个电话,你听到老师说什么了吗?生:我听到老师说今天下午要到教委参加班主任培训。师:你听得真仔细。那在老师打电话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老师很有礼貌。师:那我说了什么,你觉得很有礼貌?生1:开头说了“您好”,最后还说“再见”。师:你听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明白。…  相似文献   

14.
<正>一、讲述故事,带入任务情境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很好。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教师简要讲故事)师: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生:后羿射日。师:这个故事咱们都很熟悉了。就在今年暑假的一天,天气很热,老师也给我家5岁多的小弟弟讲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15.
徐凯 《江西教育》2002,(12):31-31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的内容,它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拿出一张20cm×15cm规格的照片,将照片的反面对着学生):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生1:一张纸。生2:一张长方形的纸。师:从外表看,它是一张长方形的纸,(将照片的正面对着学生)实际上这是1974年老师小学毕业时全班同学的一张合影,距今已有20多年了,同学们看到这张照片,想说些什么?生3: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老师你是怎样保存的?师:老师是怎样将它保存的,大家猜猜看?生4:用白纸把它包起来。生5:压…  相似文献   

16.
近日读到一个非常精彩的教学实例: 师:同学们好! 生:于老师好! 师:怎么知道我姓于的? 生:老师说的。 师:说我姓于。老师还告诉你们什么? 生:你叫于永正。 生:你是一位全国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大家预习第十一课,都预习好了吗?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上周写的一篇文章,你们用心写了吗?生(齐):用心写了!师:到底是不是用心写了,我先不忙下定论,我先问你们一句,上篇文章是属于写人类记叙文,老师当时明确了什么要求啦?  相似文献   

19.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栏目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看,因为看《动物世界》能学到很多知识。老师这儿有一段《动物世界》的片断,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视频)  相似文献   

20.
一、复习导入 师:老师是大家的新朋友,今天带来了同学们的一位老朋友,(出示计数器)认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