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有两个热点问题:一是素质教育,二是主体性教育。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它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主体,他们具有独自的个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他们主体性的培育,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要想开启学生心扉,培养他们的高尚品格,唤醒他们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求知上进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奋勇争先,必须有教育魅力。什么是教育魅力呢?笔者认为,教育魅力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别能吸引学生注意和震撼他们心灵的无可抗拒的感化力量,是教育水平达到最高境界必须具备的特殊能力。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高中教育使中学生进入一个新的教育阶段,步入一个新的教育天地,高中生不仅仅是年龄增加,身体增长,同时他们的意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智能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领域。对于从事高中教育者,尤其是从事高中政教工作的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要有一个新的认识,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社会变革,进步对教育影响使高中生的思想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4.
理解教育:理解和改变弱势学生的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学校中存在着弱势学生。理解教育认为弱势学生是一群在教育过程中丧失或被剥夺了某些本该属于他们的正当权利的人。为了改变他们的弱势地位,教育要重构主体观,关注“边缘”地带,让弱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和彰显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教育中转化差生的教育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但要做得好,有效果必须有正确的科学方法,这主要是:一,关注他们心理及情感,二,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三帮助他们寻找差距,建立学习目标和给予解决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教育思想家、教育学家、教育家作为三种不同的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以隐喻的方式,他们分别对应着“立法者”、“阐释者”、“实践者”的角色。他们以不同的教育智慧与方式,对人类的教育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自发存在于家庭内外的艺术教育现象是古希腊艺术教育的开端。雅典是古希腊艺术教育的典范。雅典的艺术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并贯穿于各层次教育中,强调艺术教育的教化功能。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艺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们关于艺术教育的主张,基本上反映了古希腊艺术教育实际,主要体现在他们对于艺术教育的目的、价值、内容以及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校教育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增强自制力、鉴别力、抵抗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9.
一在近五百年的西方文学史中,产生了一大批教育哲理小说。这些小说往往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成长发展历程,来表达作者的教育理念。其中有不少作品都不约而同地对情感教育进行了诠释和探讨。《爱弥儿》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教育小说的代表作。它记述了主人公爱弥儿和其未婚妻苏菲的教育过程,从而提出了先进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卢梭特别强调在12~15岁的少年期和15~20岁的青年期,须抓住他们“劳动,教导和勤学”、“激动和真情”的特点,以知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为主,培养他们善良的情感、良好的意志,使他们养成正…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失学青年”一词,学术界有较为明确的界定,它主要包括所有有着很短的教育背景、年龄在16-25岁间的青年。他们通常只受过很少的正规教育一只受过小学或初中教育,或还受过一点点短期培训。他们中最弱势的是那些既没有升学,又没能在职场中谋得职位的失学无业青年。在丹麦,劳动市场中的弱势群体长久以来都以失学青年为主,他们往往会面临一些更特殊的问题,这一点与我国的失学青年有许多类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教育》2010,(11):1-1
初冬季节,第12个记者节如期而至,在这个略有寒意的日子里,因为他们,让我们的心里充满温暖,也因为他们,让我们的记者节过得更有意义,他们就是奋战在龙江教育一线,我们教育期刊的一家人——教育宣传通联员们。  相似文献   

12.
美国道尔顿中学被称为“天才的摇篮,哈佛的熔炉”,他们的教育理念中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孩子的初期教育条件中,最重要的不是增加孩子的知识,而是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孩子的教育,最根本的不在于智商的高低,而在于他们快乐地学习。”兴趣中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和推动力,能使人专心致志,废寝忘食,追求不已。系统论也告诉我们,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不仅要对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用崇高的思想去塑造他们的灵魂,用高尚的情感去陶冶他们的性情,这也是审美教育的任务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让中小学生了解我国的环境状况,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文章从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出发,论述了我国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提出了基础教育中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系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说是教师,却一般不上课;说是干部,却民天和教师乃至老百姓在一起摸爬滚打。他们级别不高,却管理着一个乡镇乃至几个乡镇的教育。他们或被叫做联校校长,或被叫做中心学校校长。人们只看到他们成天来来往往,转转悠悠,吃百家饭,喝干家茶,但他们实实在在是教育运转的重要枢纽,也实实在在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教育界显得非常热闹。首先是涌现出一些“明星式”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他们在推广新的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原来的埋首书斋,到现在的走进一线,巡回做报告,应该说前进了一大步。其次是涌现出了一些明星教师,他们在各地不同的公开课上亮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再次是一些教育出版社相继译介了不少国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著作,各种教育思想轮番冲击着教师的大脑。从理论到实践,至少从表面上看是相当繁荣。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众所周知,由于诸多条件的制约,大多数小学还未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但面对日益凸现的学生心理问题,要求广大教师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各项活动和学校环境中,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及承受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敏勤 《江苏教育》2006,(3A):36-36
多年来我有一个感受: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教育家。因为他们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还有创新的实施办法和骄人的教育业绩。他们与一些教育理论家的不同就在于他们植根于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他们的教育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而不是在书斋里通过逻辑推理推出来的,他们既是思想又是行动。正因为如此,我特别赞赏王俊校长“以行为本”的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韩正光 《教书育人》2014,(12):77-78
班主任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技能、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智能。同时班主任应该有所针对、有所侧重地进行引导,把他们的潜力开发出来,让他们的“小宇宙”燃烧起来,使得中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而脱颖而出,成为“出彩中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中间生是在班级授课制和应试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实际中所形成的一个现实存在的群体。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使中间生处于隐性教育放弃的教育处境中,教育期望、教育关注、教育机会、教育交往的缺失,使他们得不到充分的教育,在教育情境中体会不到充实的存在意义感,这样的教育处境对其人格健康和学业成功都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中间生的教育处境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并需要采取有效对策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