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方面存在着差距。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处于良好水平,但是体育锻炼的现状不令人满意,这与一部分学生体育意识不强有关,也与学校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有关。由此提示,在今后的体育教育中,对运动不积极的学生要在体育意识上加以引导,还要加强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方面存在着差距。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处于良好水平,但是体育锻炼的现状不令人满意,这与一部分学生体育意识不强有关,也与学校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有关。由此提示,在今后的体育教育中,对运动不积极的学生要在体育意识上加以引导,还要加强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上海市部分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进行的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正确的认识和高层次的需要,对现行的体育课教学基本满意;学校体育设施不够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上海市部分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进行的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正确的认识和高层次的需要,对现行的体育课教学基本满意;学校体育设施不够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了新浪微博中的体育信息获取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使用新浪微博并从中主动获取体育信息;新浪微博中体育信息的获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体育行为.但同时,新浪微博中存在着一些负面引导的体育信息及过度娱乐化现象,易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造成消极影响.建议高校可以发挥新浪微博等新媒体的积极效应,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体育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育和健康是高校体育教育永恒的话题,培养大学生进行终生体育锻炼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对体育锻炼有目的的自觉性的反应,有助于学生自觉性的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大学生中培养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使他们走入社会后不仅自己能坚持体育锻炼,还能带动其他人进行锻炼,对促进社会形成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健康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热门话题,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依托;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好坏对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实施体育社团活动能否更好地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开展健康教育。调查结果表明,体育社团活动能有效地促使广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及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从体质状况看,参与体育社团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机能方面呈现一定的变化;从意识行为来看大学生的健康价值观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8.
王建智 《天中学刊》2003,18(5):80-81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阶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强,具有较好的体育行为。中学阶段体育教育的状况及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体育意识及行为。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态度、兴趣以及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良好,体育兴趣一般,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与他们的体育兴趣显著相关.提高体育弱势群体的健身意识必须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并提出了培养这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的有效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家庭各个要素进行了挖掘。研究表明:家长的体育态度、体育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父母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相关密切,兄弟姐妹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一定影响;家庭经济情况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家庭居住地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徐州市高中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大部分高中生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已经知晓;大部分学校存在着挤占体育课课时的现象;很多高中生没有达到“平均每天活动1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大部分高中生不经常参与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大部分高中生对学校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满意度不高。父母的体育态度、父母的体育锻炼习惯、高考升学压力、学校体育氛围、课外体育活动等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较大;社区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不大。并对贯彻实施学校体育文件、规章制度及意见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07-2009年学生体质测试所获得的数据,对2007-2009级新生耐力素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我院新生耐力素质总体呈下降趋势,影响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体育氛围、体育态度和意识及身体条件和意志品质等。因此,应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端正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规范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查现阶段云南省高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以云南省6所大学的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体育锻炼时间、次数、强度、内容和形式等调查和分析了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结果表明,必须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指导,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改善体育场馆条件和增加器材设施等,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开展调查研究,从大学生喜欢的健身活动项目、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时间特征、体育技能的掌握、体育行为的目的取向等方面作为重点调查分析,为今后如何合理制定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计划,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如何更科学的指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提供相关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阻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提出建立“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建立课外体育俱乐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加强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利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培养高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唐秦地区普通高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唐秦地区普通高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上呈现多元化,体育消费意识有所提高,但运动实施度水平较低,运动零参与度比例偏高,总体上参加活动时间较少、锻炼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西教育学院大学生的体育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影响该校大学生体育行为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身心健康理念已经被大学生接受,他们同时更加关注娱乐体育,女大学生习惯被动参与体育运动。平时参加体育运动每周3次的学生占调查学生的15%左右,大学生最常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主要是球类项目,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主要是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常州市高职教育园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现状调研发现:多数学生喜欢参与课外活动,其中在参与方式上,采取自我锻炼的居多;各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种类少、规模小,特色项目普及率低;场地器材存在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引导,加强体育生活方式宣传力度,积极实施体育生活化教育,开展多样性的体育活动,及时做到保证和督促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昆明市部分高校2010级大学生的余暇体育行为和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市高校大学生有一定的余暇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强身健体、放松身心成为他们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体育活动场所少,休闲娱乐项目单一.建议学校开放体育设施,创造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积极引导和推进大学生健身运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20.
对福州市3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高职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进行了运动人群的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体育行为特征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比较研究。得出高职学生体育人口比例不高,准体育人口占据多数;不同体育行为特征的高职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个性鲜明;高职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感性化;不同体育行为特征的高职学生健康意识与行为有着明显的差异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