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赵芬 《青年记者》2010,(2):74-75
新闻传播事业在任何时代都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产生报纸的国家,其新闻发展史也是备受关注的,特别是中国古代新闻发展史。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官方的邸报,一条是民间的小报。中国古代的官报以及小报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同处于封建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必然会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控制,并为其政治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2.
韩英  李晨 《档案学通讯》2012,(6):98-100
汉唐间户籍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是古代户籍制度史上的关键所在。近代以来,在出土的秦汉简牍、三国吴简、敦煌吐鲁番文书等出土资料中,多有发现户籍档案。这些材料对于认识汉唐间户籍制度的变迁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出土户籍档案的具体考察,我们可以从载体、形制、内容三个方面来认识汉唐间户籍档案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社会人际传播的价值选择王怡红中国古代与现代社会的人际传播,都有自己主要的价值指向。伦理化倾向和工具化倾向,分别是中国古代与现代社会追求人际传播价值的主要代表。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占居主导地位,儒家的"礼"渗透于人际交往行为中,并体现了社会对人...  相似文献   

4.
马闻屿  吴涛 《兰台世界》2016,(2):129-130
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一直是救济社会困难群体,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不是近代才有,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有很多举措和政策值得研读和探讨,本文对社会救济、慈善事业概念进行界定,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分阶段探讨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政策措施,并对其特征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5.
花家明 《图书馆论坛》2007,27(2):178-180,F0003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书籍的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书籍的流通经历了官书垄断、抄写传播和印刷传播等三种主要形式的演变。中国古代书籍的每一种流通形式,都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9月,山东省济南市将有39万人改变身份:他们原来叫农民,现在,他们叫居民。 至少已有10个省传出了统一户籍的声音,但中国新一轮户籍改革很快遭遇了体制阻力,至上半年,多数省市已暂停待命。 但是,相对于1958年中国推行统一的户籍制度,和80年代开始重新允许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它被称为中国户籍制度的第三次大变革,而其指向是最终摧毁“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化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社会格局,并且在中国大地上实现迁徙自由。  相似文献   

7.
“小次公布的户籍制度改革,乍看起来,似乎有很大的进步,但实质仍然落后现实发展的要求。”广东省委原常委、深圳市原市委柏也厉有为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不久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针对此次改革的一些具体内容,厉有为认为改革仍有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8.
付单辉 《大观周刊》2012,(29):26-26
纵观中国历史文化思想、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都是其中的精髓和核一心,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通过最原始的形成和其自身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它不.仅为古代中国社会创造了和谐稳定,也对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了优秀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神话是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古代神话,中国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古代神话保存下来的已为数不多.下面,本文不辞鄙陋,结合有关文献档案资料,对我国古代神话的特点加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国家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活字印刷术广泛应用之后,西方诞生了版权保护制度.然而,在中国古代却没有产生版权保护制度,这与中国古代的社会特质有关.古代中国社会的义利观决定了版权保护制度在中国难以自生,中国古代皇权统治对思想言论的严密控制使得版权保护制度难有存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事业在任何时代都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产生报纸的国家,其新闻发展史也是备受关注的,特别是中国古代新闻发展史.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官方的邸报,一条是民间的小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女性美审美标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上古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以高大健壮、结实健康为美。随后中国社会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一直到两汉时期人们都提倡女性细腻柔弱、秀外慧中的审美倾向。魏晋时期,审美标准出现巨大转变,美女大多妖艳玄迷、婀娜多姿。以唐代雍容华贵的健康之美和宋代淳朴淡雅的阴柔之美为典型的女性美标准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审美主流。  相似文献   

14.
李洋 《兰台世界》2012,(22):72-73
一、中国古代跑步运动的发展演变跑步是中国古代较为常见的一项体育运动,从史料的记载来看,中国古代的跑步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短跑。短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跑步运动类型,在中国古代,运动项目和运动类型都非常有限,最被看重的基本运动能力就是跑跳能力,奔跑能力是中国古代评价一个人体能素质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在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董浩原  万宇 《新闻窗》2010,(5):61-61
早在唐代,便有确证在中国出现了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但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古代报业却迟迟没能完成近代化,其近代化最终的实现也不是自发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中国古代报纸没能自发实现近代化,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自身没有实现近代化,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导致中国古代报纸在外国报纸的作用下完成近代化。  相似文献   

16.
辛田 《兰台世界》2007,(3X):58-59
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国家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最初的教师并非一种谋生的职业,教育活动也只是古代圣贤自发的一种行为.教师既是古代社会传授知识的人,又是古代"圣贤文化"的代言人.他们以"圣贤"的学问及人格修养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以此砥砺学生的德行,成就了中国各代教师德行高洁的君子人格,为后继者的人格修养树立了典范,对中国古代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教师的称谓及生存状态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蔡兴国 《大观周刊》2011,(6):196-196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主要是自然经济,土地是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我国古代社会土地制度的变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户籍制度和人事制度都相继进行了改革。与此相关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的人事档案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必须探索和研究出一种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以弥补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丧葬习俗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朵璀璨耀目的奇葩,它所蕴藏的古代社会信息量是其他任何礼仪风俗都无法与之媲美的,成为我们今天全面了解古代社会一面不可或缺的镜子。人们从古代丧葬习俗研究入手往往会取得窥一斑而知全豹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