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耀林  吴化 《档案学研究》2022,36(5):123-129
保护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档案工作传承文化、延续文明的重要使命。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困境和数字化保护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数字人文与数字化保护的逻辑关联,探讨了数字人文视野下数字化保护的发展思路和实现路径。通过改善保护条件、加大保护力度、更新保护理念、拓展实践视野,数字人文视野下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将实现更加积极主动的数字化保护。  相似文献   

2.
姚红平 《兰台内外》2023,(32):58-60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档案文献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的丰富内容,对于保护和传承国家记忆和文化认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保护与利用方法在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物质文献的脆弱性、空间限制、时间流逝等。文章通过深入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档案文献保护与利用中的应用,分析了数字化保护对于遗产文化的长期保存和广泛传播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何屹 《档案时空》2012,(4):25-27
在非遗和社会记忆工程的推动下,各地为传承和保护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逐步对优秀健康的民俗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及数字化处理,形成了系列的民俗文化资料,其中有的已经申遗成功或正在申遗,这些珍贵的民俗档案资料是随民俗而传承下来的物态文化,是了解地方历史、风土人情的重要资料。地方综合档案馆一直在采取多种形式把散存在社会上的民俗和民间文化艺术珍贵档案资料征集进馆,形成特色档案。但由于各  相似文献   

4.
浅议抗战档案在抗日专题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档案是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并流传和保存下来的文献、实物、照片等原始档案资料,反映了抗日战争的原始面貌,是抗战展览的珍贵实物。文章从抗战档案的权威性和史实性谈起,结合新四军纪念馆的展览工作,对抗战档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以将抗战档案中延伸出来的抗战文化在新时期得到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5.
随着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需要,传统的保护方式和传播方式不但使文献典籍的保护受到影响,也不适应当今世界文化传播的需求,数字化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更好地对我们的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也是目前文献典籍传承的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古籍和民国文献是一个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档案资料,需要发挥它们在传承、发展中国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它们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探讨如何提升市级图书馆古籍和民国文献档案资料服务水平,分析如何让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些历史和文化档案,让更多的读者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周勇 《兰台内外》2024,(4):40-42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化保护与传承,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广东梅州、河源作为客家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充分发挥档案在客家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客家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深化客家非遗文化研究和传播推广,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萍 《云南档案》2020,(2):52-54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2019年来省档案馆查阅利用工作在严格遵循《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利用规定》的同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简化查档利用手续,充分利用档案数字化成果,着力开展查档咨询和个性化指导,在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档案利用工作的工作效率,不断扩大了档案的作用,在服务中心工作、编史修志、惠及民生、活跃文化、传承历史、学术研究等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和传承,近日,北京市大兴区档案局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征集及宣传工作。通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部门联系沟通,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收集工作进行指导,确保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  相似文献   

10.
屈强 《兰台内外》2024,(11):25-27
为了探讨数智时代数字化文化档案资源开发的时代价值与建设路径,研究分析了数字化文化档案资源特征、时代价值及开发路径。研究以数智时代背景为基础,分析了数字化文化档案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数字化进程在文化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数字化策略不仅可以提升文化档案资源传播效率,还可以增强公众文化参与度,推动社会文化建设。通过构建多元化参与主体,提高文化档案资源开发质量、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文化档案资源开发智慧化、创新文化档案资源表现形式,发挥文化档案资源价值功能等策略,可以实现数字化文化档案资源高质量开发,充分发挥文化档案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李凖先生档案资料收集利用实践为例,指出名人档案资料建设在坚持尊重所有权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立足于开发利用,通过档案编研和数字化等多种形式,提高名人档案的利用效果,充分体现名人档案资料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档案馆尤其是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传承社会记忆的文化机构,其资源建设应该包括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提出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的法理依据,并针对其建设现状,从法规化、标准化、集中化和数字化等方面,提出国家综合档案馆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简称"非遗档案")形成于非遗保护和非遗传承活动中,是非遗项目、非遗保护及传承活动的原始性记录,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社会实践的深入,及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的藏品不再仅限于文物、标本,而是扩展为包括记录藏品信息的档案资料.博物馆在致力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建立了比较系统规范的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但对于尚处起步阶段且各方面条件还不完备的非遗博物馆来说,非遗档案建设在指导思想、工作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仍须努力探索和创新,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博物馆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伊通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伊通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档案资料。所以,征集满族档案既是丰富档案馆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存和保护满族文化的历史责任。要将散存在社会上具有历史依据凭证作用、科学文化和民俗研究价值的档案资料收集进馆,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满族档案资料,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满族档案征集工作存在的问题1.对征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收集工作仅局限于到期档案进馆,没有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各级国家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全面收集、征集档案资料,征集工作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档案保护,往往是针对档案保存本身而言的.本文从文献转化的角度,对档案保护从利用和开发的途径进行研究,以达到对档案资料本身进行无接触式利用,从而达到保护档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云南档案》2005,(1):20-20
《中国档案报》吴济华报道:日前江西省文化厅成立了“江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省级中心”,江西省艺术档案馆定为该“中心”组成单位,主要任务是:参与在全省范围的调查摸底,利用高科技手段,对江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传承人(团体)、江西民间艺术之乡进行记录;为“保护工程”领导小组提供所需原始馆藏文献档案资料;建立能够全面反映江西民族民间文化基本面貌的档案资料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传承保护现状的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传承保护的对策与措施,对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南京大学图书馆和元智大学的古籍数字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于2007年启动。古籍数字化是对古籍文献的一种再生保护,有利于古代文化在更大范围内传承。对南京大学图书馆和台湾地区元智大学的古籍数字化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两者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金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为了挖掘、保存金华历史文化资源,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市就逐步开展了名人档案的征集工作.1997年,金华市人民政府以"通告"的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名人、名胜和名特产档案资料.近些年来,我们努力传承历史文化和提升档案文化品位,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名人档案资料的征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档案资料属馆内名人档案中较为齐全和珍贵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档案资料目录中心是指从事档案目录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存储、管理与传输,以数字化检索方式,提供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窗口。建设数字化档案资料目录中心是信息时代的需要,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