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念刘和珍君》所涉及之事件经历史本事还原,呈现出了异于原文本的更复杂的时空叙事。进一步追索《记念刘和珍君》相关文本并进行谱系化的解读,可以揭橥鲁迅行文中悲愤之情的多元内涵。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留白既有其对己之“愧”,也有对某些群众领袖之“恨”,更有其特殊的政治意涵。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作品《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是现行高中语文的重点课文。两篇课文中“记念”一词多次出现,时而作“纪念”之解,时而有“记念”之意,的确令人难解。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有“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有:“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也仍在记念我。像在马路上行走时候  相似文献   

3.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代表性杂文。鲁迅先生慷慨陈词,用烈焰般的诗的语言喷射出满腔的悲愤,形成诗意盎然的感情浪潮,表现出深邃的哲理韵味和汪洋恣肆的诗化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4.
实录用心灵品读——我上《记念刘和珍君》执教/窦爱君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本)第六课《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比较长、有一定难度的课文,我虽然已教过几遍了,对那种常规的教法却一直不太满意。这一次,我想打破常规,探索新的教法,于是备课时干脆扔开“教参”,像第一次接触这篇课文一  相似文献   

5.
词组辨析     
<正> 现行中专语文教材第二册选有鲁迅先生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刘和珍)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教学时,有学生提出问题:句中为什么要用到引号?从文章的内容来分析,作者是将自己与刘和珍做比较,从而表达对刘和珍烈士的怀念和赞扬之情.如果从语法角度分析,去掉引导,将会出现一个多义的词组:  相似文献   

6.
在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指刘和珍)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初看这句话很令人费解:众所周知,刘和珍君的的确确是鲁迅先生的学生,为什么在这里却被鲁迅“逐出了师门”呢?剖析句子中的两个中心语——“学生”  相似文献   

7.
[阅读提示]本为林语堂早期所作,是与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为同一主题的追悼章。章通过往事的追忆,旨在称颂作为学生领袖的刘君办事干练、克己耐苦、勤于职守并具远见卓识的高尚品质。字里行间渗透作的悲愤与抗议之情,情并茂。思想深刻。足以表现出作柬笔直书、为民立言的胆识与艺术良知,与其后期所倡闲适、性是的幽默学风格迥异。将该与课本一册中《记念刘和珍君》一同时阅读,进一步体味本与一生坚持战斗的鲁迅所作“长歌当哭”之作的风格异同之处。[编按]  相似文献   

8.
<正>鲁迅先生撰写《记念刘和珍君》,旨在纪念刘和珍君以及跟刘和珍君一样被残忍杀害的青年学生们。文章语言中的逻辑矛盾暗含着鲁迅先生内心汹涌的情感矛盾。多处使用了转折句式,维持着文章字句间隐形的热度。叙述和议论的语言颇为冷静,但抒情的地方又热烈而深沉。一、语言中的逻辑矛盾暗含情感矛盾  相似文献   

9.
<正>鲁迅先生不愧为文章高手,同样是写纪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硬是鹤立鸡群,与众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他纪念文,情感单一,悲贯始终;而《记念刘和珍君》,则情感复杂,多味杂陈——有悲,有愤,有省,有恨。一、悲千古纪文(祭文)皆写悲,《记念刘和珍君》当然也写了悲,这是二者相同的地方。让我们先看看历史上的一些纪文(祭文)名篇吧。中国古代有三大祭文: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相似文献   

10.
高语第三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多种教参都从“悲愤”这条情感线索来剖析。这固然很好,但在多次教授过程中,我发观从“悲愤”入手来阐释,学生很难走进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所以,我换了一个剖析角度,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我把对本篇文章的理解提出来以供方家指点。  相似文献   

11.
找准切入点———《记念刘和珍君》例析浙江/毕人柱《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两次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接着写“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样几乎完全相同的语句接连出现了三次。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找出或直接指明“作品中几乎完全重复的语句...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只是记叙了作者和刘和珍交往中的几次印象,并不是人物整个精神风貌全面完整的描述。刘和珍君到底是怎样一位青年,林语堂先生的杂文《剪拂集》有记述。“三·一八”惨案时林先生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兼学校教务长,刘和珍是当时英语系学生并且是校学生自治会主席,他们的交往甚密。刘的牺牲也让林先生深为痛惜。在同年三月二十一日,即刘遇难后三日,林先生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一文,该文对刘和珍记述较详。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的称呼艺术是十分高超的,它表达了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仔细品味,便会发觉其味无穷。一、称呼表达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烈士、爱国青年的无限尊敬之情。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鲁迅先生“向来这样想,这样说”,但当她为革命英勇牺牲后,鲁迅先生不再称她为“学生”了,而是称她为“刘和珍君”,对她表示了极大的尊敬。出于同样的原因,鲁迅先生称与刘和珍同  相似文献   

14.
《记念刘和珍君》并不仅仅是一篇记念性的文章,它里面其实包含了作者的矛盾和反抗绝望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必修五课本选录了鲁迅先生的名篇--《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被公认为比较难教的课文。怎样在新课标的视野下教出新意,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相似文献   

16.
陈娟 《广东教育》2003,(8):39-39
对课文美的内涵的发掘,首先体现在教师精彩的范读和得法的教读上。听一位教师教《记念刘和珍君》,课文第五部分写刘和珍君和杨德群君被反动派杀害的经过,对此,教师问: “这部分是侧重赞美烈士的勇敢,还是侧重揭露控诉敌人的凶残?”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师便用沉重兼激昂的语调朗读这段内容。教室里异常安静,随着教师一声声饱含激情的朗读,学生眼前似乎出现了烈士被杀害的悲壮场面。有的学生握紧了拳头,脸上显出愤怒的神情。听读以后,学生抓住“入”“穿”“中”“扑”  相似文献   

17.
一次作文时,我发现好几个同学都把“纪念”写作“记念”,一询问,他们举出《记念刘和珍君》  相似文献   

18.
陈日亮老师说他的教学风格是“以本色教人”。在他诸多的教法中,“以文解文”法是很能体现他的“本色”特色的。  “以文解文”,是让学生在文章中读懂文章,或者以此文解彼文,此文与彼文互解。比如教巴金的《灯光》,就把巴金另一篇写灯光的散文——《爱尔克的灯光》给学生读,让学生自己在比较中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就引导学生读钱理群的《在比较中阅读〈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看文艺评论家是如何评析这篇文章的。这种教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之内化为语文能力,成为自主…  相似文献   

19.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写作的悼念檄文,全文除了悲伤,还有愤怒的情绪与发人深省的意蕴,这种感情表达是在过去与未来的不同指向的写作中渗透的。在指向过去与未来的写作中,实现了从过去现实到未来希望、从悲愤感情到奋然前行的主旨升华。  相似文献   

20.
李征 《现代语文》2007,(4):36-37
《记念刘和珍君》所反映的时代距今已有八十余年,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颇为陌生,但从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和形成现代青年学生责任感的角度来说,让它的价值永久性地熠熠闪光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我们必须发现并借助于能够跨越时空、打动心灵的因素,而作品的美质正具有这种巨大的力量。作品的美质主要来自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本文就作品内容谈谈《记念刘和珍君》的审美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