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父亲问我:“我是把儿子送进文学院让他当老师呢,还是把他送进法学院让他当律师或法官?”他补充道:“我的儿子想成为一名教师,可我对此表示反对,因为教书是一件令人精疲力竭的工作,既不能带来钱财,又无助于增光添彩。”是的,这位父亲!假如你和你的儿子想要金钱和面子,那就千万别去搞教育,千万别去搞文学艺术之类的事情。因为那的确不是发财之路,名望之路。谁要是为了金钱和名望去从事它,谁就会失望,努力就会落空。任何企图通过教育求取荣华富贵的人,都不适于从事教育。同样,任何以为其他获取生计之路均被堵死,只有教育…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14岁的男孩,是学校的三好学生、班长。有一天,他在电视中看到记者现场采访偏僻山村的放牛娃:“你在这儿放牛干什么?”“让牛长大。”“那牛长大以后呢?”“卖钱,盖房子。”“有了房子又做什么?”“取媳妇,生娃。”“生了娃呢?”“让他也来放牛呗。”男孩在日记中写道:“看了电视,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也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深夜,他服毒自杀了。男孩的死,为一出失败教育…  相似文献   

3.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现在巳成为大家的共识,无论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押或是工厂企业的管理者,乃至一般的市民,如果聚在一起谈论教育的问题,恐怕就不会不谈到“终身教育”,这一术语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几乎已是家喻户晓。但“终身教育”的确切含义是什么?理论家们的解说却又是五花八门难有定论。本文无意介入概念的论争,只想借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部部长捷尔比的解说来为本文立论。他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合;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包括儿童、青年、成人)通过杜区生活实现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与其他的解说相比较,捷尔比的解说其优点乃在于既有理论的概括性又有实践的可操作性,它给予本文的启示是:在终身教育的全过程中,明显地可区分为儿童、青年、成人三个阶段,而在各个阶段中,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该有什么不同?能不能从理论上把这种目的的内容高度地概括出来?  相似文献   

4.
马祥勇 《师道》2012,(5):30-30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街上,一位教师遇到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朋友问:“现在在干什么?”这位教师说:“我在教书。”朋友又问:“干得怎么样?”“还不错,学生的平均成绩95分。”从这位教师的回答分析其职业定位,他将自己的职业关注到了书、分数这些狭小的空间。其实教育的空间天宽地厚,教育的田园卧虎藏龙.教育的事业彪炳千秋。今天,我应该怎样做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孩子要从小做起,从小事抓起,抓住时机,对孩子的惩罚教育也是这样。记得儿子1岁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我刚下班,婆婆无奈地指着坐在茶几上的儿子说:“看看你们的好儿子吧,怎么说也不下来,我是没有办法了。”儿子抬起头,调皮地望着我,好象在说:“你有什么办法吗?”我静静地望了他一会,轻轻的把他抱了下来。“茶几是吃饭的,喝水的,不是坐的,懂吗?”这件事就这么解决了。可是,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第二天,他又坐在了上面,我什么也没说,就把他抱了下来。后来他又坐了上去,好象天天等着我下班从那里抱他似的。这次我什么也…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着两方面比较突出的倾向:一是很多教师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研究教育问题;二是很多教师像专业研究者那样从事着教育科研的“专门化”活动。在一些人看来,所谓教育科研,就是用实验的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统计和分析,然后概括抽象出一般性的原理或技术,目的是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发现“新的”、“科学的”、“实证的”教育知识。于是,在实际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老师们觉得科研很难很神秘,但每一个搞科研的教师或学校都有一个非常大的“野心”,那就是要通过研究发现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真理,而且千方百计地将实践和经验升华为某种理论,一厢情愿地要在更大范围推广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人学习。由此,中小学教育科研便走人了以发现某些教育“规律”和“先知先为”目的之误区。  相似文献   

7.
开学初的一天,远远看见了小Z,于是我放慢了脚步,因为我知道,他天天去教务处报到,却没有班接纳他,他已经联系一个月了。没想到,他竟停下脚步来等我,嗫嚅着:“黄老师,让我到你们班去吧。”我有点不知所措,只好说:“转班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我刚接班,也做不了主……”他失望着转过脸,说了声“老师,再见。”又向教务处走去……我心里顿时愧疚的要命,为什么不能给他一次机会呢?虽然他在(11)班人讨厌,但在高一教他语文时,他反应快、读书多,自己不是还很欣赏他吗?可如果收下他,班里岂不是多了一匹“害群之马”?我真的能驯服他吗?我没有足够的自信。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位学生考试考差了,回到家里,父亲问他:“成绩怎样?”儿子很难为情。父亲又问他到底怎样?儿子怯怯地说:“很糟糕”。父亲想了想:“不会是最后一名吧!”“确实是最后一名。”儿子说完,等待着“暴风雨”来临。没想到,父亲喜笑颜开地扶着他的肩膀说:“祝贺你,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肯定只有前进,不可能再有后退了。”儿子惊诧不已,转而泪光闪闪。后来,他的成绩一天天好起来,最后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位父亲虽然不是教育者,却算得上是“教育家”,因为他让儿子对感到前途一片光明。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这位…  相似文献   

9.
杨贤江同志(1895—1931),中国共产党党员,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精心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不仅科学地、完整地提出了教育本质论体系;而且对教育经济论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在划时代的教育专著《新教育大纲》中,就有专门一节是论述“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在其它有关论著中,也不同程度地探讨了这个问题。探究杨贤江的教育经济论,将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位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多方面贡献,而且对深入开展近年“泊来”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也有指导意  相似文献   

10.
一位担任新闻工作多年的人士,想到新闻专业来从教。我问他:“您是做何种工作的?”答:“做新闻工作的:”“您做过新闻学吗?”我又问,却未立即回答。又曾遇到一位教师,他称自己可以指导教学论的研究生。我问:“你搞过教学论吗?”答:“我搞过20多年教学了。”答非所问。于是,我不再问了。从侧面讨论了几个很容易对答的问题:我们学校从事教育的人多少?数以千计吧?从事教育学的人多少?仅仅数以十计了吧?相信能指导研究生的人,会因这些问题而想到另一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吃菜吃心,听话听音。理解,如果只弄懂字面意义肯定是不行的。我们都知道“古人请客”的笑话: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主人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了?”于是悄悄离开了。主人一看,就剩下两位客人了,越发着急了,便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其中一位客人一听:“不该走的走了,那我是该走的了!”于是起身走了。主人看看最后剩下的这位,说:“我说的又不是他。”这位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说的不是他,那说的就是我了。”说完.一拂袖也走了。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高矮”教学的一个片段为:师(让一位中等个子学生站起来):谁来说说,这位同学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呢?生1:他很高。生2:他很矮。生3:既可以说这位同学的个子高也可以说这位同学的个子矮。生4:要互相比较后才知道这位同学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师:你们的说法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高矮”问题。(板书“高矮”并请身高差不多的几位学生分开站着)现在谁来说一说他们谁高谁矮?生5:好像差不多高。生6:都一样高。生7:比一比就知道了。师:你打算怎样来比较出他们的高矮呢?大…  相似文献   

13.
朱小娟 《物理教师》2005,26(10):40-40
有一次坐长途汽车回家,随便与邻坐的旅客闲聊,一听口音是乡亲,他问我是干什么职业的,我说,我是中学物理教师,他马上说他也读过高中,但总是对于牛顿第三定律有所怀疑,我问他怀疑的理由是什么,他说:“牛顿第三定律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我认为这句话有点不符合实际,我是一个厨师,如果有一筐鸡蛋,我可以在筐里任意拿一个蛋把所有的蛋都打破,你信不信?如果两个蛋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为什么两个蛋不同时破?用一个蛋为什么能够把一筐蛋打破?”我说:“你不是魔术师吧?”他说:“你不相信,下车后我马上试给你看。”  相似文献   

14.
我们班搞的生成活动“鞋”,已经接近尾声了。在研究鞋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我们把孩子的作品挂出去,让家长共同来分享孩子的快乐。面对孩子的作品,家长们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有一个孩子看见妈妈来接他时,像小鸟一样扑到妈妈怀里,拉着妈妈的手,走到自己的作品前,对妈妈说:“妈妈,这是我画的灯笼鞋……”没等孩子说完,这位妈妈就大声呵斥:“你这是画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鞋,你看能穿吗?”这个孩子登时低下了头,满脸的不高兴。而另一个孩子情况就不一样了,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  相似文献   

15.
一位日本教师有一次在教小朋友画苹果时,发现一个学生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苹果──方苹果。但这位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问他:“你为什么画一个方苹果呢?”原来,这位小学生有一次招待客人,把苹果放在桌上后,苹果滚到了地板上,他感到很难堪,就想,要是苹果是方的,不就不滚了吗?画方苹果就是受到了那次想法的启示。这位老师听完微笑着说:“你想的好,你真聪明。祝愿你将来能培育出又大又好的方苹果。” 虽然,现在世界上的确没有方苹果,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餐桌上出现方苹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新生事物几…  相似文献   

16.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儿子患上了一种成长顽疾——一喜欢和人“较劲”。可悲的是,较劲的对象主要就是我——一个专门搞教育的研究者。我要他向东,他偏要向西;我要他学习,他偏要去玩;我要他吃饭,他偏要玩手机…有时担心自己会失去耐性,发生“擦枪走火”的事件。面对在“甜水”中“泡”大的孩子,家长有啥办法呢?  相似文献   

17.
马卡连柯的教育著作《教育诗》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爱偷东西的孩子,在痛心地承认错误并表示悔过自新时,马卡连柯却连连摇头说:“你呀,改不了啦,还会偷第二次、第三次。”后来那个学生果然旧病复发,马卡连柯说:“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还会有第三次,等着呢。”但是,在马卡连柯的激将下,那个学生再没有发生过第三次。爱偷东西的习惯从此便远离他而去了。读了这个案例,感觉上与我平时教育这类学生时“屡教屡犯,你是无药可救了”、“打个赌,你如果改好了,我的名字倒着写!”、“保证有什么用呀?  相似文献   

18.
杜威作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世界很多国家在诸多领域都有人对其思想进行过或正在进行着研究。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对其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这本身似乎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自1912年蔡元培首次“介绍”杜威到中国教育起,时至今日中国教育的“杜威研究”已历经90余年。在此期间,从“杜威引入”到“杜威批判”再到“重新认识杜威”,中国教育的“杜威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走了弯路。反思历史使我们认识到:中国教育既要突破以往以自身需要切割、肢解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框架,又要避免把杜威教育理论当成普遍真理“削足适履”运用于中国教育实践的操作模式,才能真正理解杜威和他的教育思想,中国教育的“杜威研究”也才能最终从“独白”走向“对话”。  相似文献   

19.
从教师写字说起锦州师范学院穆爱光一次观看学生的征文,有一个班的几篇文章.与本班一位任课教师的字体完全相同,都那样工整、秀丽。我好奇地问这位教师:“你替学生抄的?”“不是。”他又说:“现在这个班大部分学生的字都和我的字一样。”显然,因为教师写一手好字,...  相似文献   

20.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一条主要的街道上,上下班时经常能看到一位老人在街角站立。他昂失掉记忆的老人首挺胸,目视前方,像一尊雕塑。我到瑞典不久,人们就建议我去看看这“街头一景”。那是中国农历春节后的一个早晨,他向右踱着碎步,头偏向右方,做着向右看齐的动作,然后又甩过头,保持垂手并足的立正姿势。“他可能是个退伍军人。”我脑子里一下子闪过这个念头。我向过路的几个人打听,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站在这儿?他们不是摇摇头,就是摊开两只手。瑞典夏天阵雨多。有一次我经过那位老人身边,正赶上下雨。他既没穿雨衣,也没打雨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