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组成复杂的酸性镀铜液中,因干扰离子多,氯离子含量低,用银量法难以准确测定镀液中的氯含量。采用BaO作沉淀剂、H2O2为氧化剂,消去干扰离子,建立了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酸性镀铜液中微量氯离子的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测定的回收率在95.37%103.5%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9.5%,加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为3.6%。  相似文献   

2.
采用重量法、线性伏安扫描法、弱极化法和SEM,研究Cl^-对碳钢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饱和Ca(OH)2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pH值的混凝土孔隙液能减缓氯离子对碳钢的腐蚀;当pH≥13.6时,在NaCl浓度小于3%的混凝土孔隙液中,碳钢表面因生成钝化膜而不被腐蚀;当pH≤9时,混凝土孔隙液中无论是否存在Cl^-,碳钢均会被腐蚀;当pH=12.5时,混凝土孔隙液中NaCl浓度小于0.05%,碳钢则不被腐蚀;当混凝上孔隙液中的Cl^-浓度达到临界氯离子浓度时,碳钢表面的钝化膜开始损坏而被腐蚀,碳钢的腐蚀速度随着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研究了其影响因素,并将电位滴定法与铬酸钾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溶出液振荡时间越长及水固比越大,越有利于氯离子的溶出;淀粉可有效分散氯化银胶体溶液,增强溶液的稳定性;pH值、电极等均对测定有影响;电位滴定法不受色度、浊度影响,其准确度、精密度均高于铬酸钾法.  相似文献   

4.
铝盐和强碱溶液作用能生成Al(OH)3沉淀,如果碱液过量,Al(OH)3又会溶于强碱溶液中;偏铝酸盐和强酸反应能生成Al(OH)3,如果强酸液过量,Al(OH)3又会溶于强酸液中.反应中最终有多少Al(OH)3沉淀析出,有多种方法计算,如利用反应方程式分步计算的常规法,图象法,“分割”法等,这些方法都要利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镀硬铬溶液 ,用电解法改变镀液中Cr3 + 浓度 ,实验Cr3 + 浓度对镀铬液性能及镀铬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镀铬溶液中Cr3 + 浓度偏低时 ,镀液深镀能力差 ,镀层光泽不良 ,清洗性差。随着Cr3 + 浓度升高 ,镀液分散能力和电流效率降低 ,光亮区电流强度范围减小 ,而镀液深镀能力、镀层硬度及耐磨性随Cr3 + 的浓度升高而出现极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在真空镀膜实验中多种材料的加热器和镀层间的配合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钨、钼加热器镀铝脆裂的原因,结果发现钼加热器镀铜可获最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组老化镀液中硫酸铜及硫酸的抗干扰连续测定方法,并给出了镀液中氯离子含量的简易测定方法,同时为便于分析测试人员操作,详注了初配镀液的滴定现象,并对传统分析步骤进行了修正.通过与传统方法测试结果比较表明,新方法步骤简便、快捷,消耗低,精度高,可确保绿色环保工艺顺利实施而不被氰化镀铜等污染型工艺所取代,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试验室配制的氨氮(NH3-N)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催化氧化的方法对其进行试验研究,考察电催化氧化方法对氨氮溶液中氨氮的去除效果,研究并探讨了水体中氯离子含量对氨氮去除的影响,并分析了溶液温度、电流密度、电导率、pH值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电催化氧化方法对氨氮的去除有一定的效果;溶液中氯离子浓度越高,氨氮的降解速度越快;根据本文所述的试验条件,随着电解时间的增加,溶液温度、电流密度及电导率总体均呈增加趋势,pH值的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9.
电镀液和镀层中钐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钐离子在弱酸性介质中与偶氮胂Ⅲ反应生成稳定络合物的最佳条件,提出了直接在水相中测定钐的分光光度法.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镀液和镀层中钐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浸镀工艺模拟机,研究钢板浸入不同Al含量的锌液中保持一定时间后,镀层质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镀锌浸润时间从2.5s增加到5.5s时,镀层重量和厚度变化较小。辉光检测锌液中Al含量增加,镀层重量和厚度均有明显的提高,在镀锌浸润时间4s时差异最大,当Al含量从0.15%增加到0.29%,镀层重量和厚度提高45g/m~2和5μm。镀层截面形貌观察与辉光检测结果吻合,锌液中Al含量较低时镀层偏薄,且与钢基结合处较为粗糙,锌液中Al含量较高时镀层明显增厚,且镀层/钢基结合处平滑、连续。  相似文献   

11.
废水中总磷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以硝酸一高氯酸体系对水样进行预处理,确定了在中性条件下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对废水中总磷含量进行还原显色和测定的方法;结果稳定,仪器设备简单易操作,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四酸体系溶解、蒸干古炉渣样品,用10%(V/V)盐酸溶液溶解残渣至清亮,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分取10 mL样品溶液,在2%(V/V)盐酸介质溶液中连续测定铜、铅、锌。试验优化了仪器工作条件,探讨了试样的溶解体系、待测溶液酸度、共存元素干扰对测定的影响,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古炉渣样品中铜、铅、锌的分析方法,对方法标准曲线及其检出限进行了研究。方法检出限为0.66~2.78μg/L,回收率为97%~105%,相对标准偏差(RSD,n=9)1.4%~5.0%。通过标准加入法和方法对照试验,其准确度能满足分析测试要求。方法简便快捷,易于掌握,适合古炉渣样品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3.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罗丹明B衍生物荧光分子探针RBA,研究了其光谱性能及对Fe^3+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RBA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和乙醇/水溶液形成的混合介质中,对Fe^3+有高选择性、高灵敏性的荧光检测。在pH为7.0,553/576 nm条件下,随着Fe^3+的浓度递增,RBA荧光强度呈现显著线性增强。其荧光增强主要是由于Fe^3+诱导了分子中的酰胺闭环结构发生开环,导致分子结构的共轭程度增大。此外,RBA对其他常见金属离子Cu2+,Ag+,Zn2+,Cd2+,Hg^2+,Na^+,K+,Mg^2+,Ba^2+,Mn^2+,Co^2+,Ni^2+和Pb2+等的硝酸盐溶液几乎不引起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变化。  相似文献   

14.
The preparation of calcium phosphate (CP) coating on alumina ceramics using electric pulse stimulating method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cup-shaped alumina ceramics were soaked in a simulated body fluid ( SBF), and a square pulse potential with frequency of 1 Hz and voltage of 110 V was applied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surfaces of the alumina cup. Surface morphology of CP coatings during different deposition periods was observed by a Philips XL-30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Compositional analysis was examined by EDAX. The mechanism of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CP coating was discussed. SEM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coating comprises of a large number of tiny needle-like grains and has a porous microstructure. There is a strong bond between the deposited layer and Al2O3 substrate,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gentle growth of the biomimetic method. The EDAX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ain composition of the coating is calcium and phosphor. The formation of CP coating may be contributed to the stimulation of electric pulse and the high ions concentration which is 1.5 time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SBF solution ( 1.5SBF solution). Such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method by electric pulse potential can be used to prepare CP coating on various electric-insulating bioinert materials for improving their bioactive character.  相似文献   

15.
以Cd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对Ag(Ⅰ)和Ca(Ⅱ)进行了定量检测.考察了缓冲液的浓度、缓冲液pH值、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浓度为10~20 mmol/L、pH值为7~8的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中,Ag+与量子点反应时间为20 min时,量子点荧光衰减程度(ΔF)与Ag+浓度呈...  相似文献   

16.
在pH=3.78的BR缓冲溶液中,1,10-邻菲啰啉(phen)与锌(Ⅱ)形成螯合阳离子后,再进一步与曙红Y(EY)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离子缔合物,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最大褪色波长位于516 nm,另在548 nm处产生新的吸收峰.考察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光谱特征及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研究发现,Zn(Ⅱ)在2.0×10-6~1.0×10-4mol.L-1的浓度范围内遵守郎伯比尔定律,方法的灵敏度高,摩尔吸收系数ε为7.003×104L.mol-1.cm-1,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大多数离子的允许量都较大.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微量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将Debye-Hckel理论和Onsager电导理论用于研究混凝土孔溶液中离子的扩散规律.首先,建立了饱和混凝土中离子扩散系数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离子的种类、孔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环境温度等因素对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其次,以孔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变化为例分析了离子氛半径、松弛效应、电泳效应等对孔溶液中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发现氯离子的扩散系数随氯化钠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离子氛半径和电泳效应是影响氯离子扩散性能的重要参数.最后,通过RCM法测定了不同水灰比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并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与实测结果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8.
如何很好地处理种植业结构局部优化与整体优化问题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亟待解决而又未能很好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以甘肃老贫地区为例,对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的区域优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一新视角建立了一个能较好解决种植业结构局部优化与整体优化问题的经济模型,为区域间种植业的统筹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碱性介质中,二价镁离子与偶氮染料酸性铬蓝K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的颜色由深蓝色变成了紫红色,最大褪色波长在581 nm处,另在504nm处产生吸收峰.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光谱特征及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结果发现,镁离子在0~0.8μg.mL-1浓度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该方法的灵敏度高(摩尔吸收系数ε为2.16×104L.mol-1.cm-1),选择性好,对大多数离子的允许量都较大.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镁离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4-苯基-2-丁酮及其加成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苯基-2-丁酮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本合成在乙醇、乙酸、氯化苄为原料,在强酸的催化下,羧酸与醇作用生成酯,乙酸乙酯通过克莱森缩合,酸碱反应、亲核加成反应、消除反应、CH3COOH酸化得到乙酰乙酸乙酯,再与氯化苄合成4-苯基-2-丁酮,最后与焦亚硫酸钠合成2-羟基4-苯基2-磺硫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