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垃圾填埋不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处置方法,还可将之作为一种资源存储留待日后开发.世界上95%的固体垃圾进行了填埋处理,同时填埋场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结合国内外对垃圾填埋场的环境污染研究,概括了填埋场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从填埋场对水环境、大气、土壤和植被这三方面入手,分别介绍了有机物、重金属及其他成分的存在形式和污染特点,并提出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垃圾填埋处理工作实现无害化再生以后,不仅可以解决我国垃圾填埋场所存在的污染遗留问题,还可有效控制填埋后的垃圾对其周遭环境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篇文章在分析了垃圾填埋对环境的污染情况以后,针对我国垃圾填埋场的运行现状,提出实行垃圾填埋的无害化再生,并在最后介绍了几种可行的再生方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填埋处理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填埋产生的渗滤液被认为是其周边地区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潜在污染源.对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特征的分析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是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控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分50%、60%、70%、80%四个梯度调节填埋垃圾初始水分.在常温下进行6个月的填埋,填埋后每月定期测定渗滤液CODcr...  相似文献   

4.
首次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回收与填埋处置相结合,借助自行设计和建设的两座库容为150 m3的垃圾填埋单元.分析了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回收对填埋库容节省量和填埋初期两个月内物流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每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处理100 t城市生活垃圾,可直接为后续填埋处置节省库容量约57.3 m3.在18项渗滤液指标当中,次生生活垃圾填埋单元渗滤液8项指标包括Cu2 、Pb2 、色度、Total-P、SS2 、Cd2 、Zn2 和Cl ̄均高于原始生活垃圾填埋单元渗滤液的1.5倍以上,5项指标包括NH 4、Total-N、Mn、BOD5和CODcr略高,3项指标pH、TCr和EC二者基本相等,只有Fe和DO低于原始生活垃圾填埋单元.另外,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次生生活垃圾填埋单元的填埋气体中甲烷浓度明显高于原始生活垃圾填埋单元.因此,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处理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省后续垃圾填埋库容量,而且有利于渗滤液的集中化处理,加速有机物的降解,促进填埋堆体提前进入产甲烷阶段.  相似文献   

5.
不同填埋龄垃圾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杭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天子岭填埋场采集了1~12年填埋龄垃圾,通过对其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发现,不同填埋龄垃圾中以类似腐殖质的混合物为主,其次为塑料类;混合类物质含量随垃圾填埋龄的增加而上升。另外,由于填埋场含水率低,pH、TN(总氮)、BDM(生物可降解物)、HE(腐殖质可提取物)等指标在垃圾填埋4年后基本趋于稳定,垃圾进入降解缓慢期。这表明填埋场的传统操作模式不利于垃圾稳定化,开发以渗滤液回灌为特征的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垃圾处理主要是卫生填埋,填埋的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垃圾渗滤液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氯氮、磷、重金属等,其CODcr可以达到上万mg/L,PH值一般在6.5-7.8之间,渗滤液对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严重,为了保护环境必须对其进行处理。1,国外与国内现状1.1,国外现状在国外发达国家,垃圾渗滤液必须经过严格处理才能排放。英国通过宪法规定,垃圾填埋场必须有相应的渗滤液处理设施,才准予运行。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上,国外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垃圾渗滤液回灌法和垃圾渗滤液经过预处理后,排入当地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垃圾处理、处置的常用方法是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由于填埋方法技术成熟、处理费用低、管理方便,因此目前国内被广泛采用。但随之而引出了渗滤液处理问题。这些含有高浓度污染物质的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处理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如果不妥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处理,则会污染地表水或地下水。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就目前浦北县垃圾渗滤液的控制与处理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北方的城市污水处理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技术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得知,城市的污泥是不可以直接填埋的。如果把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土和城市里的垃圾混合,进行填埋处理时要首先进行无害化处理。在保护环境的观念驱使下,我国的北方地区对于城市的污水处理要求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废水处理工艺不断发展,只有当污泥处理到相关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 249—2007)时才可以把它当和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或与城市垃圾一起进行填埋处置;另外,在北方地区,如果污泥产量较大,那么较好的方式就是填埋方式。  相似文献   

9.
处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城市垃圾科学有效地处理,提出了在垃圾产生的源头对垃圾进行预处理,以“垃圾块体的分区分类堆砌填埋处理”替代“垃圾的混杂式填埋处理”,以及利用垃圾块体充填废弃采矿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对实现城市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鸡西市宝川垃圾填埋场采用新型厌氧卫生填埋处理形式,该垃圾填埋场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一期工程已于2006年11月通过验收并即将投入使用,现就鸡西市宝川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钛合金阳极氧化工艺流程,对工序中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从"三废"角度系统分析了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成分,并提炼出对环境、人体有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及其潜在危害途径;针对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废水中的酸碱、重金属、氰化物,废气中的含尘气体、酸碱雾,废渣等提出了合理的防治、处理措施,力求减少钛合金阳极氧化工艺流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Heavy metals are important toxicants known to exert adverse effects in humans and animals, given sufficient exposure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body. This has a great concern both at personal and public health risk. Heavy metals are also known to interact with the essential trace minerals at the level of absorption and also during the metabolism.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absorbed and accumulated heavy metals include neurological, reproductive, renal and hematological systems. Children are more sensitive than adults to the effects of lead. Efforts are made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s of heavy metals with essential trace minerals at the level of absorption. With available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ethodologies like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levels of toxic heavy metals such as lead, cadmium, mercury etc.,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eavy metal absorption is made possible. Due to the poor nutritional standards, risk of heavy metal exposure is still a major concer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tudies carried out by the author have provided evidence toward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vailing mechanisms of metal-metal interaction at the intestinal level. Dur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demand for the essential minerals being at higher level, differentiation of various essential metals and heavy metals pose an inherent problem due to certain common properties shared by them. With this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heavy metal toxicity, it is preventable not only with environmental intervention but also by the nutrition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进口固体废物改革方案的实施,以及固体废物行业升级转型的需求,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积极向海外投资,东南亚地区成为我国固体废物行业投资的最佳选择。为推动南南合作与我国企业走出去,促进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企业向东盟国家产业界的投资,本文在梳理东盟十国固体废物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分析东盟十国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处理处置、行业发展及投资环境。根据分析结果,针对生活垃圾、电子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典型的固体废物类别,分别提出了我国企业向东盟国家投资的针对性建议。企业应根据各国市场和技术需求选择重点投资国家,有的放矢进行合作投资,如缅甸、老挝、柬埔寨可考虑投资生活垃圾小规模堆肥和产沼气技术;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可考虑投资电子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固体废弃物长期堆存和粗放处置利用造成严重的水-土-气复合污染,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科学有效利用,不仅利于解决我国固废重大污染问题,还能缓解我国资源能源短缺困境。文章梳理了3种典型类别的城市固废综合处理经验模式,指出以集中化、资源化、绿色化为特征的固废循环经济处置利用模式是解决我国固废复杂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急需系统地开展城市多源固废协同利用模式下的关键技术、装备,以及资源能源环境系统集成优化控制研究。以东莞海心沙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发展实践为例,阐述了通过突破垃圾焚烧、餐厨制沼、市政污泥热解、电子污泥熔炼、废矿物油蒸馏、全过程代谢模拟数字孪生等一系列城市多源固废资源能源协同清洁高效回收与智能管控关键技术,大幅提升了基地的资源能源综合回收效率,降低了区域环境综合影响水平,真正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城市多源固废的资源能源耦合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最后,从固废精细化管理、循环发展模式创新、无废社会建设等方面展望了城市多源固废综合利用与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共同边界技术和序列SBM-DEA效率模型对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和中国其他区域19个省(区、市)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其在共同边界下的技术效率、组群效率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整体偏低,且长江经济带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低于其他区域;长江经济带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治理资金投入冗余、污染物排放过多,且固体废弃物综合再利用率和处理率不高。最后为提升中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提出落实监督管理制度,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树立“一盘棋”思想和整体观,完善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固体废物水泥资源化利用必将是我国消纳大部分工业固废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很多工业固废中会含有大量的硫、氯、碱金属等元素,这些物质的超量存在会影响到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和水泥成品质量。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文献,归纳了典型工业固废中硫、氯、碱金属元素的含量范围,并介绍了它们对水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为工业固体废物水泥资源化利用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居民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和酸可溶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杭州市50个居民小区土壤重金属元素(Cd、Co、Cr、Cu、Ni、Pb、Zn、Mn和Mo)的含量、形态和酸可溶性。结果表明,与农业土壤相比,该市居民区土壤中Cd、Cr、Cu、Ni、Pb、Zn、Mn和Mo均有不同程度的积累;除Cr、Mo外,居民区重金属的积累一般低于该市商业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积累量随居民区建成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居民区土壤中Cd、Co、Cr和Ni主要以稳定的残余态为主;而Cu、Pb、Zn和Mn则以可提取态为主。除Zn、Mn外,重金属的酸可提性组分均较低.土壤重金属的稀酸提取量主要与提取平衡液的pH有关,随pH下降而增加,但大部分土壤中酸可提取的重金属量较低,因此杭州市居民区土壤在正常条件下不会有较多的重金属释放。  相似文献   

18.
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及其思想,针对工业企业开发风险导向的企业固体废物审计模式,包括界定企业固体废物审计的风险要素,搭建审计风险的概念模型,建立固体废物管理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为关键环节的工作主线。将该模式应用于某电镀企业固体废物环境审计活动,发现该企业存在固体废物管理行为违规和数据错报风险。风险导向固体废物审计可作为环境管理工具,帮助监管部门掌握企业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引导企业开展固体废物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9.
孟小燕 《资源科学》2019,41(6):1111-1119
居民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中的关键主体之一,其分类回收参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成败。为分析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决策机制,本文以苏州市为案例,对其中心城区居民开展实地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因素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主要由4个主观因素和7个外部情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外部条件因素的综合影响是个体主观因素的近2倍,其中,“环境设施和服务”潜变量相关因素对居民行为的综合影响最大,公共宣传教育、回收设施便利性、分类设施便利性、参与意愿和环保意识为对居民垃圾生活处理行为影响最显著的前5个因素。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议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生态占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能耗高、水耗大、三废产量大,属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之一。本文通过考察有色金属行业的生态足迹及其构成和变化,分析了行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状况。研究表明:①有色金属行业生态足迹近年来总体上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其中能源消费间接占用地在总生态足迹中占主导地位;②分品种看,铝在有色金属行业生态足迹所占份额最大,达到53%,其次为铅锌、铜,占行业的比重分别为15%、12%,铝、铅、锌和铜这4种金属生态足迹为有色金属行业的80%,是决定该行业生态足迹大小的关键矿种,也是对行业产生环境压力、冲击和影响的主要来源;③有色金属行业近年来生态效率呈上升趋势,不仅其大小高于工业部门和三大产业部门的平均水平,其增长率相对也较高,这反映了现阶段行业生产依然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该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有色金属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制定行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