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社会稳定看高校,高校稳定看伙食。高校食堂作为一类特殊的餐饮单位,其服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社会的和谐稳定。而采购则是伙食服务的源头,做好食堂采购管理工作,是提供优质伙食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为减少高校农产品采购环节、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食品安全,实现农产品种植基地与高校食堂点点对接,从源头采购安全农副产品,教育部、北京市提出了"农校对接"的新举措。2011年9月,北京市举行了食堂原材料直供基地启动仪式,"农校对接"工作全面开展。推进"农校对接"工作之前,清华大学伙食原材料采购有三个途径,分别为:联合招标采购、绿色食品基地采购和公开市场采购。我校米面粮油等大宗食品原料采购均通过北京市联合招标渠道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一,我校"农校对接"工作开展情况江苏师范大学共有四个校区,约27000学生,有学生食堂6个,特色网点30余家。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学校为强化安全管理、有效降低成本先后采用了招标采购、委托采购、市场自采、合格供方遴选等采购方式,其中米、面、油等大宗物资的采购相对统一规范,成效显著。2010年,国家启动"农校对接"工作后,我校自发开展了一些"农校对接"工作,但未取得预期效果。2011年,我校和某合作社签署了《蔬菜采购"农校对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始和某合作社深度合作,但因为蔬菜质量稳定、品种单一、送货不及时等原因,仅合作半年就结束了。2013年上半年,我校又探索"农校对接"工作,积极与徐州供销合作总社进行了交流洽谈,通过走访和实地考察,初步与其达成了"农校对接"的框架和实施办法,形成部分农副产品产销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11月,教育部、农业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上海市作为首批"农校对接"试点地区之一。2011年8月,教育部等五部委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其中再次提出要"积极  相似文献   

4.
正黑龙江省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农校对接"的工作要求,依托较为成熟的高校伙食物资准入制,组织高校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直接采购,积极推进"农校对接"工作,努力降低伙食原材料采购成本,保障产品安全和质量。一、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出台保障食堂有序良性发展的政策文件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饮食物资采购“农校对接”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物价不断上涨与保持饭菜价格稳定是一对矛盾,如何打破二者之间的矛盾,是高校后勤管理者要去探讨的一个问题。通过对高校后勤饮食物资采购"农校对接"的实践探索,旨在探讨稳定高校食堂饭菜价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1."农校对接"的提出 "农校对接"是指鲜活农产品由农民或农业合作社直供高校学生食堂,高校食堂采取"农校对接"方式采购农产品. 2009年11月,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湖南、重庆、陕西等七个高校较为集中的省市,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直供高校食堂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农校对接”工作是由教育部、农业部和商务部于2009年11月共同发起并实施的一项惠农惠校政策措施。“农校对接”工作主要是探索从“田头”到“餐桌”的直销模式及试点工作,农产品订单式生产,提升农民标准化种植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运用冷链物流,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农校对接”减少了农产品采购的中间环节,降低了高校食堂的采购成本,对搞好学生食堂,促进高校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阳辉 《高校后勤研究》2012,(4):9+17-9,17
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和商务部办公厅联合于2009年发出《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希望通过这一模式,降低高校餐饮成本,做好餐饮服务工作。"农校对接"无疑给高校餐饮服务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是值得发掘和研究的一个课题。然而,  相似文献   

9.
2009年11月5日,教育部、农业部和商务部三部委联合发文《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当年11月24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农校对接”政策研讨会,专门听取北京、天津、上海等七个试点省市及各方面的意见。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农校对接"供应链接模式发展前景广阔,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农校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基于"农校对接"多赢模式的释读与运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困境分析,提出"农校对接"模式良性循环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世昌 《高校后勤研究》2012,(1):17+20-17,20
一、统一认识,明确职责,合力推进 《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出后,安徽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确定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首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之后,安徽省教育厅即联合省商务厅、省农委等部门举办了安徽省"农校对接"启动仪式及洽谈会,建立"农校对接"采购平台。  相似文献   

12.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农校对接”的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学生、农民和其他社会成员借“农校对接”而创业、就业.如何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农校对接”联系起来,通过“农校对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个新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11年8月17日,教育部在济南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上,开通了由"中联联合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的"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推动"农校对接"工作进入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地方     
《教育》2011,(29):13
北京:高校食堂直供50%可实现产地直销日前,北京高校推进"农校对接"建立食堂原材料直供基地启动,北京高校代表与首批14个食堂原材料直供基地签约。直供基地启用后,北京高校食堂米、面、油、肉、蛋和蔬菜类采购,有50%实现到产地源头直接采购,预计每年可节约采购资金3000万元。基地建立后,新鲜的蔬菜、米面等纯天然、绿色、低价优质的农产品将直接送上首都百万学子  相似文献   

15.
日前,北京市教委对外宣布,北京高校推进农校对接建立食堂原材料直供基地启动,北京高校代表与首批14个食堂原材料直供基地签约。直供基地启用后,北京高校食堂米、面、油、肉、蛋和蔬菜类采购,有50%实现到产地源头直接采购,预计每年可节约采购资金3000万元。基地建立后,新鲜的蔬菜、  相似文献   

16.
推动农超对接模式的有效实施可以为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搭建起顺畅直通的桥梁,是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稳定农产品价格的良策。可是我国靠"农超对接"这种模式流通的农产品量仅占全部农产品流通量的15%左右。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超对接模式实施的制约因素,制定科学合理全面的配套措施,大力推进农超对接模式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商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286号文《关于做好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农超对接"这种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出世改变了我国一贯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与传统对比,这种新型流通模式中的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成长和发展。首先确立了农超对接的研究意义,然后在分析安徽省农超对接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农超对接绩效水平提出了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8.
自2009年11月5日,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三部(以下简称三部委)办公厅【2009】8号文《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发布以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于2009年11月24日和2011年4月20日召集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湖南、重庆、陕西等第一批试点省市专门召开了“农校对接”政策研讨会和试...  相似文献   

19.
《教书育人》2012,(24):155
本报西安7月27日讯(记者高靓张学军柯昌万)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今天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以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委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鲁昕在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高校食堂工作对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校园乃至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每年举办"农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为进一步推进“农校对接”工作,教育部和农业部在山东省济南市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教育部、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中农办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农业行政部门领导、学校后勤行业组织领导、高校后勤主管领导及饮食服务机构领导参加了会议.全国有关行业组织、金融机构、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关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