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今年4月15日出版的沈阳日报上,引起读者注目的是一组有关失实报道的公布材料,它具体地列举了本报在去年发生的7条失实报道的题目、时间、失实内容和失实原因。这是我们编委会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加强新闻的真实性而采取的措施。为了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从1983年起,每年4月15日,在报纸上把前一年度比较突出的失实报道公布于众,求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平时,每当报道中出现失实问题时,我们及时地在报纸上进行更正,并  相似文献   

2.
沈阳日报今年4月15日在一版显著地位,向读者公布了1985年度较突出的失实报道。这家报纸自1983年以来,每年4月向读者公布一次一年度的失实报道,这反映了他们严肃认真办报的态度和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决心。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是件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3.
沈阳日报今年4月15日在一版显著地位,向读者公布了1985年度较突出的失实报道。这家报纸自1983年以来,每年4月向读者公布一次一年度的失实报道,这反映了他们严肃认真办报的态度和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决心。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一要认真,二要坚持。沈阳日报经常对编辑、记者、通讯员进行新闻必须真实的教育,强调调查研究,深入采访,认真核实。此外,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报纸上出了差错及时更正,不打马虎眼;二是差错责任者署名检讨,不吃“大锅饭”;三是每年4月公布一年度的失实报道,进行自我批评。目前,全国性的报纸、省市报纸出了差错大都能及时更正,但象沈阳  相似文献   

4.
陕西日报在新闻改革中成立了报纸检查科,使报纸上失实报道和差错大为减少,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提高了报纸的威信,受到读者的好评。报纸检查科是1984年10月报社机构改革时成立的,由几名从事新闻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同志参加,从1985年元月起,专门从事监督检查工作。两年来,他们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陕西日报在新闻改革中成立了报纸检查科,使报纸上失实报道和差错大为减少,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提高了报纸的威信,受到读者的好评。报纸检查科是1984年10月报社机构改革时成立的,由几名从事新闻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同志参加,从1985年元月起,专门从事监督检查工作。两年来,他们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分析近几年的新闻失实现象和从读者中调查的结果,我们不能不承认,失实报道给读者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维护新闻真实性,确实已是燃眉之急! (一)失实报道给一些具体单位造成的损害一个单位,是一个群体,群体的意识远远超过个体的意识的影响。我们的新闻能够影响群体意识是很难的,但是破坏这个意识却很容易。1986年1月31日,一家报纸在头版刊登一条消息《国产手表将第四次降价》。丹东手表工业公司的领导看到后,不得不对手表市场形势重新进行估价。为慎重起见,派两人专门走访这家报社。这家报社只向他们提供了这则消息的作者,对手表会不会第四次降价,怎么个降法,没有任何说明。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各新闻单位对新闻真实性的问题十分重视,在刊物上不同程度地揭露批评了一些失实报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和采访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有的还建立了必要的奖惩制度。这些努力,使失实报道有所减少,报纸信誉逐步提高。但是,报道失实问题就象按下葫芦浮起瓢一样,仍不断出现。怎样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同新闻失实现象斗争呢?笔者认为,沈阳日报的办法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电视权威性及作为公共媒体公信力的关键因素,电视新闻报道真实性问题探讨涉及到了真实性及失实两方面的因素,是当前学术界探讨比较多的问题。根据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失实性本文分为两部分阐述,一部分是从现实真实、媒介真实和主观真实三方面诠释了新闻真实性问题;另外,一部分则从新闻真实性的角度出发谈到了新闻失实,具体分析了电视新闻失实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在就党报影响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新闻失实仍然是读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新闻失实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什么现在仍得不到根除?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导致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体和记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过分重视新闻时新性,淡化了真实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科学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新闻真实性与新闻时新性的辩证关系新闻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在记者头脑中的反映,主体与客体必须一致,否则就是对客观事实的歪曲。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每一件事的反映都是准确的、可靠的,每一细节都经得起检验…  相似文献   

10.
一谈起新闻失实,人们就会想到编造假新闻的“客里空”和动机不纯的虚假报道.其实,这只是新闻失实的一种表面化现象.新闻失实还有一种隐形化的表现,即在新闻内容部分真实掩盖下的部分失实.这种表现虽然与假新闻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同样能给读者以不真实的感觉,而旦,它的出现频率较之内容全部失实的假新闻要高得多,更不易被察觉.它对坚持以真实性为基本原则的新闻工作会造成经常化的影响和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闻失实的问题,我国新闻界一直高度重视,采取不少措施加以防范。1984年全国召开过专题的新闻真实性座谈会。将新闻失实归纳为十种表现加以痛斥,并要求新闻单位切实杜绝。遗憾的是,这么多年过去,这种种新闻失实的表现在我们的媒体中一直没有消失,且有花样翻新。言过其实仍大量存在。在报道中作者不是实事求是地报道新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位同志在谈到新闻失实问题时,感慨地说:“有的人写新闻,失实了他也脸不红,心不跳。”这话指斥了少数新闻工作者对报纸、对读者缺乏责任感的态度,也揭示了新闻失实这种痼疾久治不愈的一个重要原因。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读者看报,发现有报道失实现象,就会有受骗感,次数多了,就会动摇对党报的信任,报纸也就丧失了应有的组织、鼓舞和激励作用。十年动乱中,  相似文献   

13.
及时地更正失实报道,是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之一。以新记《大公报》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报纸在法律规定以及借鉴西方通行做法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更正为主的报纸纠错机制。虽然报纸还没有设立固定的纠错栏目,但自我纠错已成为许多近代报人的自觉意识;在实践中,更正的形式多样而且内容极为广泛。报纸纠错机制的确立体现了报业及其从业者对真实性原则的维护,以及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意识的彰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认为,许多软新闻的失实,是由编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因为读者只对“符合自己的某种精神需要或价值判断”感兴趣,对新闻的真实性便“忽略”了。而编辑呢,在“报纸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下,挡不住“精彩”软新闻的诱惑,也就对“新闻的真实性看得轻于内容了”。于是,假新闻就这样被“共同创造一出来了。 现实生活中确有只是好奇而忽略真实性的读者,但他们毕竟是假新闻的受害者。至于编辑,他所发的每一条新闻都必须对社会、对读者负责。有的读者不关心真实性.那是他个人的事。况且还有关心真实性的读者在。编辑是绝不能因为有读者不关心真实性,自己就可以不重视真实性,这既违背新闻规律,也为新闻职业道德所不容。因此,“共同创造”的说法,值得研究。我们刊发此文,是想请同行们来讨论假新闻问题,它的根源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个时期,报纸上失实的报道时有出现,严重地影响了报纸的威信,也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不久前,由新华社播发,全国多家大小报纸、电台,包括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峨眉山摄身崖五彩蛇群遍山梁,特大蚯蚓长似蛇,林海漫漫如迷宫”的“奇闻”,是这些失实报道中最为突出的一例。现已证实,这完全是一条胡编乱抄的“奇景新闻”,虽经更正,但它的恶劣影响已经造成。不少读者来信,严肃地批评通讯社为什么播发、报纸为什么刊登这类假报道,指责记者的欺骗行为。读者的批评是尖锐而又十分正确的,它又一次向新闻界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应该引起严重注意。  相似文献   

16.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对广大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媒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失实新闻乃至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应当引起我们新闻从业者认真反思。新闻失实产生的原因新闻从业者认知不到位造成新闻失实。新闻报道是再现新闻事实的一种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新闻从业者基于新闻事实的再创造。因此,新闻事实再现过程中,其真实性的体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从业者的认知能力。2007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在7月30日下午6时10分左右,在北京市  相似文献   

17.
广大听众和读者对失实报道是深恶痛绝的。我们搞新闻工作的同志,就主观意愿来讲,总想杜绝或少出现失实报道,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可是,仔细检查起来,失实报道数量还是不少的。下面就我经历的两次失实报道为例,从中引出点教训。去年9月,我们泰顺县广播站编辑部收到了县民政局一位同志写来的《县委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大扫除》一稿,当时,正值我编发新闻稿。我看后认为,当前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县委领导带头树新风,值得一播。编稿之前,我曾想去县委核实一下情况。但又一想,  相似文献   

18.
从去年起,一场制止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人民战争已在全国各地打响,新闻界上下一心,同仇敌忾,重拳出击,并对其进行围追堵截,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肄论声势。许多新闻媒体在强化管理、建章立制、严密防范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发生的同时,组织从业人员反复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论述。以进一步提高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认识路线的自觉性,从根本上铲除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赖以生存的土壤,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新闻图片具有客观纪实性特征和视觉形象直观的特殊功能。然而,多数摄影报道者把客观纪实等同于新闻摄影,使报纸上司空见惯的图片报道比比皆是,最终导致新闻图片质量不高。 新闻图片仅仅停留在客观纪实印证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在客观纪实的基础上具备揭示性与感染力,这是报纸提高竞争能力赢得读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读者从报纸上“读”一幅新闻图片,是从图片的形象画面中领悟接受客观事实的真实性,新闻性和视觉信息。新闻图片揭示性深,感染力强,新闻价值高,读者就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反之,读者对那些图解印证事实、概念化、表面化的图片报道不感兴趣,其新闻图片就不能发挥视觉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2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新闻失实则是对新闻真实性的背离,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是对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伤害。对新闻失实的分类见仁见智,就笔者理解,新闻失实包含要素部分失实、稿件整体失实和报道群体失实三个层面。要素部分失实新闻真实性的最基本要求是要素真实。新闻稿件中,五个W、一个H等新闻基本要素要准确;人物思想、观点和言语要正确;事件起因、经过和细节要经得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