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在每年发表的几百篇稿子中,总有数十篇获奖。闲聊时.一些文友问有什么“秘诀”。我说‘“秘诀”谈不上,心得倒有几点。其一、吃透征文启事。所谓征文,实际就是一次命题诈文。其具体要求。一般在征文启事中.都讲得明明白白。因此,你若想参加某个征文时,首先就应将征文启事好好作一番研究,吃透精神。诸如征文的目的、内容、体裁、字数、截稿日期等.都应弄它个一清二楚。特别是征文内容和体裁,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你写的内容或体裁不符合征文要求的话,即使你的文章写得再好,也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其二,独辟蹊径。有一句俗语…  相似文献   

2.
由《上海档案》编辑部主办的蟠龙杯“档案叙事”征文自一九九八年年初刊登征文启事至7月31日截稿,现已圆满结束。经征文评委会的慎重评选,共评选出获奖征文计有:一等奖2篇(每篇奖金500元)、二等奖4篇  相似文献   

3.
5月22日,备受全国高校师生热切关注的《人民日报》’96大学生寒假见闻征文终于评选揭晓,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问队学员彭光明采写的《举村同贺“夕阳婚”》名列榜首,荣获一等奖。他是如何采写的,有没有什么“秘诀”?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彭光明,挖掘他采写这篇征文的幕后新闻。“首先,我认为最量要的一点就是审题,”彭光明开门见山,言语中透射出新闻专业学员的敏捷思维,“放寒假前队领导专门传达征文启事时,我就特别注意到征文的要求是以耳闻目睹的事实充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精神风貌发生的重大变化,真实…  相似文献   

4.
1992年12月,我在某报上看到“首届中国改革建议大奖赛”征文启事后,就寄去了一篇征文,在我的劝说下,几个战友也参加了这一大赛。去年4月份,我收到组委会寄来的“喜报”,声称我的征文经过初评进入400名获奖前列。信中可兑:获奖作品将辑成一书,但为了保证该书的首次出版印数,请汇该书的成本费及邮费150元、对此我产生了疑问:如果我们提的建议对我国的改革大业有参考价值的话;应当给予鼓励,为什么还要交150元钱。我带着这些疑问向《解放军报》写了一封信,没出几天,就刊出了,并且刊出了记者采访出版社的报道,进一步证实了这的确…  相似文献   

5.
我写作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从1983年中学时代开始至今,18年的写作历程被获奖这条金线串起,迄今大大小小的奖励已超过50次,其中一等奖占一半还强,被同仁们称为“获奖专业户”。我参加征文的体会是:新。就是人之未闻,就是独特,就是自出机杼。新是对一切征文的要求。凡是认真研究征文启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征文都把“新颖”、“新意”、“新人新事”等有关新的字眼放在征文的要求中,因为新的的东西人爱看、爱传、受人青睐,也容易使人记住,同样更会受到编辑和评委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我从事新闻写作已有10多年,发表新闻、文学作品700多篇。其中近年内有25篇作品分别获得全国或地方报刊、电台征文比赛的一二三等奖。在此,我谈三点不成熟的经验: 吃透“征文启事”。一要领会征文的题意和内容。有的征文题意出得简明扼要,有的则出得比较含蓄。我在“香料杯新闻大奖赛”参赛时,紧“咬”住“新闻”两字,将征文启事细嚼了老半天,撰稿时以“题材新、立意新、写法新”贯穿全文,写出了《请瞧咱厂的“合同工”》这篇征文。结果在6000多篇来稿中夺得一等奖,捧回了“香料杯”。二要看清征文的题裁。有的报刊征文题材只限于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有  相似文献   

7.
近观数则征文启事,均有如下文字明示:“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来稿录用了,即致稿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圈内人的常识,又何必正儿八经地添此“蛇足”?一位从未投过稿的同事见此启事后问我:“是否属于征文的给稿酬,不是征文的稿件不给稿酬?”我答曰:“不是这么回事。”怕他不解,我又解释说:有的征文,稿酬从优是真的。  相似文献   

8.
我曾收到人民日报社文学研究会办公室的一则征文启事,对它的第六条规定特别推崇。这条规定是“中小学生谢绝参与征文,以免影响学习”。  相似文献   

9.
世界读书日当天,“驾民族品牌读传统文化——吉利杯中国大学生‘悦读中国’征文”活动在清华大学颁奖。此次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吉利集团共同举办的悦读经典活动,始于2008年11月,征文启事发布以来,全国各类高校积极响应,学生、教师踊跃投稿。此次征文投稿,  相似文献   

10.
按照《北京市档案局关于开展“档案在你身边”征文活动的通知》(京档通[2013]9号)要求,市档案局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为主任,相关副局级领导、处室负责人为副主任和成员的征文组委会,对“依法管档从我做起”主题征文进行了评选。经过严格评选,征文组委会从区县档案局和市属单位档案部门报送的352篇征文中,最终评出获奖征文43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30篇。获奖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武警北京总队二支队新闻干事王济民从事报道工作11年来,先后42次获奖。例如——1989年,他采写的《捍卫法制尊严和共和国卫士ler文,发表在全国13家报刊上,在全国“神州之光”征文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1990年,他采写的《站在两个制高点上》、《前方后方共保平安》两篇稿,在亚运征文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1993年,他采写的《为人民服务诞生记》在全国几家报刊发表后,在全国范围举办的“毛泽东;永恒的话题”征文中荣获一等奖……为什么他能在短短的时间能获得这么多的奖?笔者采访这位年轻警官时,他说啥也不肯谈自己,笔者只好通过…  相似文献   

12.
这些年来,我颇喜爱评论的写作,作些有感而发的东西。居然有十篇作品在省以上评比中获奖,其中四篇作品获一等奖。于是,不少通讯员给我来信,询问我写评论有何“秘诀”。其实,我哪有什么“秘诀”!如果说写作体会,那到是有一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到生活中去捕捉选题我以为,一个评论作者应当是一个爱管“闲事”、爱论“是非”、爱辨真伪的“好事者”。对社会现象、事物变化、人情事态等都要投以极大的热心、兴趣和关注。平时眼要尖一些,耳要灵一些,嘴要勤一些,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馆学会开展的“锇的图书馆情缘”征文活动业已结束,共收到来稿1400余份,经评审委员会一个多月来的认真评议、甄选。我省有41篇征文获奖,居全国之首,其次是北京市有26篇征文获奖,甘肃省15篇。为此,我省图书馆学会与北京市  相似文献   

14.
刘子琪 《湖北档案》2014,(10):27-27
历时3个多月,“走进档案”征文活动承载了很多读者的关注和热情。活动期间共收到征文近200篇,其中不乏优秀之作,有23篇征文获奖。本刊将辟出专版连续刊发获奖征文,由此表达对作者的感谢和敬意,也期盼读者能受到感染和启发。  相似文献   

15.
本次年会共收到会议征集论文214篇。经省学会学术委员会在沈部分委员的评审,共有132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53篇,占征文总数的24.8%;二等奖36篇,占征文总数的16.8%;三等奖论文43篇,占征文总数的20.1%。获奖论文占全部征文的61.7%,未入选论文82篇,占征文总数的38.3%。  相似文献   

16.
本刊编辑部8月16日收到一件寄自河北省魏县院堡乡的包裹。打开一看,原来是这个乡的青年农民韩书堂为参加第二届“如何办好地市报纸”明珠杯征文活动而撰写的20篇稿件,共计近2.4万字.在这些装订整齐、书写工整的征文稿件中,有6篇是韩书堂在看到征文启事后,不顾农活忙和家务缠身,  相似文献   

17.
日前,收到人民日报社文学研究会办公室的一则征文启事,对其中一规定特别推崇。这条规定是“中小学生谢绝参与征文,以免影响学习。”其实,参与征文并不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只要写一句人生格言。且无须交参赛费。尽管如此,主办单位还是特别说明,谢绝中小学生参加,以免影响他们的学习。这是多么难得的“谢绝”啊!时下,社会上一些人以为学生的主意最好打,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编辑的《和谐社会与广播电视——“宁波广电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广播电视征文获奖作品选》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征文活动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总计45篇文章。书后附110篇荣获优秀奖作品的目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我于1982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写言论。十多年来,尽管工作和职务都多次变化,但始终没有停笔,写作水平由“小言论”到“中言论”,再到“杂文”,不断有所提高。这几年平均每年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级各类报刊、电台发稿几十篇,并有数十篇言论(或杂文)在征文评选中获奖。前不久出版了杂文集《世象闲品》。回顾十几年的言论写作,确有一些感受颇深之处。今仅将自己粗浅的体会列出一二,请各位文友不吝赐教。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我在写作中深深感到,作为一名言论作者,首…  相似文献   

20.
自从我们刊登了“我与《图书馆杂志》”征文启事以后,对征文的企待正如扬州制药厂图书室陈金梅在征文一开头所表露的热切心情一样:“每当双月的下旬,我一到收发室,面对当日各种刊物,眼光总是搜寻着她——《图书馆杂志》。然后随即检出,来不及登记,即细细阅来,贪婪之情连自己也感到惊奇。”陈金梅读者搜寻的是《图书馆杂志》,而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