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动作协调上给予支持小班幼儿在开始学习绘画时,动作往往显得极不协调,如果此时缺乏正确的帮助和指导,幼儿就有可能形成今后难于纠正的不正确的动作习惯。因此,在幼儿动作练习的开始阶段,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对一些动作发展水平较慢的幼儿甚至需要“手把手”地教。1.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幼儿握笔动作和身体姿势直接影响其今后的绘画和学习。因此,教师在幼儿开始接触画笔时,就要结合幼儿能够接受的讲解、演示方式,指导每位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动作。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身高、视力情况,提供适宜的桌椅让幼儿在光…  相似文献   

2.
小班幼儿年龄小,手肌肉尚未发育成熟,手臂动作一般很难控制,只能胡乱画出一些点线或色块体现绘画思想。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小班幼儿进行美术绘画指导呢?小班幼儿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黄满意 《考试周刊》2014,(66):190-19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小班幼儿涂鸦不仅是一种美术活动,而且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感受、与周围大人和小朋友交往、获得肯定的一种天然成长方式。但由于小班幼儿绘画的目的性不强,绘画技能不完善,他们不能自如地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教师应将情境法运用于小班幼儿绘画教学中,通过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幼儿通过绘画大胆地表  相似文献   

4.
唐建芬 《考试周刊》2014,(18):189-189
对于刚从家庭走向新环境的小班幼儿来讲,由于年龄小,手上动作不够灵活,加上绘画目的不太明确,他们不清楚应该如何画,怎样涂色,怎样让画面变得漂亮,只是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随自己兴趣任意涂抹。他们的绘画大多只是一些乱线、乱点或乱色块。如何更好地开展小班幼儿绘画教学,使他们在这方面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呢?文章对此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组织小班幼儿绘画活动时.我发现不少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对绘画不感兴趣,他们过分依赖教师帮助,有的不肯自己握笔、有的乱涂乱画。反思这一现象,我感到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幼儿绘画过程中的引导、示范、指导,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忽视兴趣的作用、忽视作品评价的积极导向性。因此,我在评价环节中多动脑筋,巧妙鼓励、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相似文献   

6.
幼儿韵律活动的核心是通过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引导其感受音乐的节律,从中获得愉悦,并通过自己身体的律动再现这种节律和表达自己的愉悦。开展小班韵律活动,应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有节奏感和重复性的曲目,教师指导语言要具体、明确、适时,动作指导要从自然动作到模仿动作,再到表现动作,让小班幼儿的随乐节奏动作变得更富有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郭宝凤 《福建教育》2013,(10):60-61
美工区是幼儿自主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场所,它既为幼儿提供精细动作练习的机会,也为幼儿审美表征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小班美工区因其材料的动手操作性强、成果易显现而成为小班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区域之~。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班美工区的创设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8.
小班幼儿正处于绘画涂鸦期向有表现意图绘画转化的阶段,该阶段幼儿的绘画特点与其生理、心理的发展密切相关。针对目前小班幼儿绘画指导存在的误区,小班绘画指导应以游戏贯穿始终,应采用边说边书空、有意识绘画以及延迟评价等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9.
朱丽娜 《教师》2014,(19):110-11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学会应用绘画、图书以及其他多种教学方式,引起幼儿对于书籍的阅读、书写等兴趣,培养孩子养成前阅读和前书写的能力。"小班幼儿正处在身心发展和认识发展的认知阶段,那么作为教师,引导和培养小班幼儿阅读的兴趣成为了我们指导小班幼儿绘本阅读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0.
活动由来小班幼儿注意倾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都较弱,《大象和蚊子》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外在形象反差很大,情节是幼儿生活中的经验,能够吸引他们又易于理解、记忆,于是,我进行了一次教学尝试。活动目标1.引发小班幼儿倾听的兴趣,培养倾听习惯;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理解。2.引导幼儿认识呱呱筒、手铃、小鼓的名称,能感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位从事多年美工教学活动的老师,为了提高小班幼儿画画的学习兴趣,发展小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小、动作不协调等年龄特征。美工活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孩子。  相似文献   

12.
贾丽娜 《宁夏教育》2003,(11):20-20
幼儿期是一个人运动能力发展的基础阶段,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运动过程,实质上就是帮助幼儿习惯各种运动感知的过程。这一过程将会为幼儿今后的运动学习以及体能的全面、协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手段之一,在活动中,教师除注重身体的锻炼价值以外,还要有意识地把体育与其他相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动作的单一、练习及组织形式的小学化,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有的教师认为,幼儿体育只是锻炼身体,掌握基本动作,所以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活动形式比较单调。有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绘画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引导幼儿观察感受,但泛泛的观察不仅会影响幼儿对形象及其特征的深刻体验,还会直接影响幼儿充分的表达和表现。在小班幼儿的绘画中,我就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绘画时,总有些幼儿乱涂乱画,缺乏兴趣;有的对绘画缺乏信心,总说“我画不来”;有的还因为达不到预期效果而对绘画产生胆怯、自卑心理;还有的一到画画就照着别人的画,出现许多“依葫芦画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林晓云 《教育艺术》2009,(11):14-14,16
在区域活动中开展绘画活动,让小班幼儿自己选择绘画的内容、工具、时间等,能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也能更有效地做好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当前,幼儿园绘画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形式多样。但如何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既满足他们涂鸦兴趣又能为中大班绘画活动打好基础的绘画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情境游戏中开展的小班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既能让幼儿体验涂鸦活动的乐趣,又能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美,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绘画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他们表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的特殊形式。从事小班教育多年,笔者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注意力时间很短,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动作不够协调,还停留在涂鸦末期。但是这个时期的幼儿开始产生想画点什么的意愿,可画出的东西总是不像,表现不出他们内心希望的东西来。绘画时,总有些乱涂乱画,有的还说我不会画,表现出对绘画缺乏兴趣,甚至有一些因为画得不像,达不到预期绘画效果而产生胆怯、自卑心理。为了帮助幼儿克服对绘画的胆怯心理,树立对绘画的信心,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教师认为绘画活动中教师范画会限制幼儿的思维,就全盘否定范画教学,过分强调幼儿的自由发挥。然而,大部分小班幼儿的绘画发展阶段尚处在涂鸦期,有的虽已发展到图式的再现阶段,  相似文献   

18.
林园 《考试周刊》2014,(39):188-188
小班幼儿的生、心理特点决定了在对其进行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运用不同方法激发小班幼儿的兴趣,才能在具体教学中有效长久地维持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本文从童心激趣出发,探索一种让幼儿学得兴趣、学得主动的方法,使教师在绘画指导方法上有所突破,发挥激趣法在小班绘画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实现幼儿绘画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小班幼儿具有好奇心强、对色彩反应敏锐等特点,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的最佳时期。本人经过实践探索,发现以"激趣"为突破口,以"添趣"为生长点,以"护趣"为稳定剂,是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的有效策略。一、以"绘画语言"激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绘画内容主要以单一线条、简单图形和块面涂色为主。怎样使简单内容的活动变得鲜活而灵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常看到一些很喜欢画画的幼儿,在作画时会不自觉地"自言自语",甚至"手舞足蹈",如果我们多为幼儿创设"绘画语言",或许能对激发孩子绘画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儿歌语言明方法。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看似  相似文献   

20.
小班时期是幼儿想象力最丰富、最旺盛的时期。但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小班幼儿的绘画作品比较单一,带有明显的模仿痕迹,缺乏这个年龄段特有的想象丰富的涂鸦。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种现象与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有范例或进行示范、讲解、重视模仿有关。为此,我们分别在小班幼儿绘画前,绘画中,创设宽松而富有情趣的活动环境,大胆想象的活动空间,进行情景绘画活动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