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形成的网络文明是现代人类社会文明的新形态。青年——作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在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学习知识、信息获取等方面都与互联网深度贴合。通过理清新时代青年网络文明素养培育在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引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方面的现实意义,剖析当前导致网络文明意识模糊、催生网络文明失范行为的缘由,找准自律与他律、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这三重着力点,才能更好地探索网络文明素养的培育策略,建设风朗气清的网络环境,以网络文明之风浸润青年心灵,让青年真正成为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相似文献   

2.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教育大学生理性、文明、健康地使用网络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实证研究为手段,对大学生网络不文明行为进行了心理层次的探析,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高等院校要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离不开和谐网络,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高校的网络文明建设。我们应从强化阵地意识,牢牢掌握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主动权;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文明环境等三方面促进高校校园网络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广大人民的福祉,关乎着人类和民族的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表现在生态优先、和谐共生以及永续发展.生产关系因为生产力产生大幅度变化从而影响生态文明价值诉求的实现.在农耕时代,人与自然是基本平衡的;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失衡巨大;我国近40年的高速发展也对自然造成严重伤害.新时代下,防治生态文明价值诉求失衡,应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诉求的理念出发,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建社会和谐,构建新型生态文明价值观,为生态文明提供政治及制度保障,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互联网+"政策的出台,网络和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相互交流的主要工具。而在网络和手机的使用过程中,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也渐渐显现出来。研究者通过量表测验的方法,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分为网络言论不文明、网络学习违规、网络责任侵权三个方面,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后果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生态科技手段与生态文明理念两者深度融合的“互联网+绿色生态”的新模式.这种新价值理念由“以人为本”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参与主体由“政府为主”走向“全民共建、治理模式由“先污染,后治理”走向“提前侦测,果断解决”.“互联网+”与生态文明的交互融合也为产业转型、智慧环保、网络净化带来新的融合思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信息传播到监督实施都离不开大众媒体的宣传、优化与净化。网络文明传播要求我们在媒介融合的理念上,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信使"、"喉舌"和"通道"作用,与新媒体覆盖面广、传播快、参与性强等优势相结合,遏制精神垃圾对群众思想的侵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场国际性的文化运动,越将对中国社会文明进步产生现实影响和推动。以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为视角,深入分析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政治文明之间关系的理论渊源,阐述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产生的全方位的影响,科学引进并正确发挥奥林匹克对中国政治文明的作用和功能,健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中势必会遇到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市场主体的不当行为与生态文明的矛盾尤为突出,因此,规范和完善政府、企业与居民户三大市场主体行为,化解市场主体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将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阵地,承担着弘扬与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一般做法、创新做法及对其科学性和持续性、时效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社会转型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地位的阐述 ,透过精神文明建设中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的剖析 ,认为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应认真对待精神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精神文明建设应破旧立新 ,以立为本 ,构建一种新的价值观 ,强化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服务功能 ,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一定意义上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塑造未来的生态社会,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新实践的客观要求,是时代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也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体育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体育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必将推动绎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明建设;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人权的完善,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作为社会总化的组成部分,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产业,在促进人体健康的同时,也有利于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全社会对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长期持续的基本条件。探究对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认知,以云南大学大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他社会群体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情况,并就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繁多等因素造成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认知度低下的问题,拟从制度、宣传、教育等角度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的核心观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本质在于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共存共荣与一体化发展。生态文明是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扬弃,它不仅凸显了和谐社会的理论主题,而且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指导。理性地分析和谐社会视阉下的生态文明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提出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而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的政府治理方略具体包括:加强生态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确立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推行循环经济等。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视域下节庆体育与农村文明进程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文化学及经济学的视角阐述了节庆体育与农村文明进程的内在联系,节庆体育与农村文明进程互动对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出了节庆体育与农村文明进程协调发展对策,旨为节庆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框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之一,第一次把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列的位置,与之相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的进程。四个文明是辩证有机的统一整体,四个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文明形态,它对生存于其中的个体提出了与以往文明社会形态迥异的要求。纵观历史,人类社会因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文明断层乃至消亡的案例中外有之。因此,在我国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深刻矛盾的现阶段,提升包括当代大学生在内全体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谓功在当代,利盖千秋。它既是响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建设生态校园的有力推手,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更是人类步入生态文明社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