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104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齐聚南非约翰内斯堡,参加被称为“地球峰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朱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言。类似的全球会议曾召开过两次,第一次是1972年的瑞典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第二次是1992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也就是在里约会议上,各国首脑首次将环境问题优先于政治问题加以讨论,并就如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物种灭绝以及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等问题制定了一揽子乐观计划。10年过去了,里约会议制定的目标却很少实现。全球环境情况不但没有变好…  相似文献   

2.
在葡萄牙,一年前开办企业需要54天,现在只需要8天。中国和印度都将开办企业所需时间降低到了35天。全球的商业环境正在发生巨大改变——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全球112个经济体共进行了230项改革。这些改革简化了商业法规,加强了产权保护,减轻了税负,增加了信贷获取渠道,并减少了进出口成本。 哪些国家和地区的改革获得了成功?哪里的商业经营环境最为便利,适合新创企业生长?世界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的《2007全球商业环境报告》除了阐述这些问题之外,还对175个经济体的商业环境进行了排名。[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近二、三十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结果便是环境NGO(非政府组织)的大量涌现。环境NGO凭借自身的特点和灵活性,建立起全球网络结构,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希捷科技公司日前宣布,将携手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全力支持“环境小硕士(中国)”项目,该项目旨在16~18岁的学生中普及环境教育。此项赞助是希捷全球企业公民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瑞典隆德大学国际工业环境经济学院于1999年开始开发“环境小硕士”项目,旨在青少年中普及可持续发展知识,开展环保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密切的关注。近几年,我国就减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与国际社会开展了多项合作,中国和加拿大于2002年5月签署的“中加气候变化合作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公众意识和宣传教育”。此子项目的目的是将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和理念传播给各级决策者和普通大众,  相似文献   

6.
湿地生态系统──一个有关全球环境的新概念魏德兰在《大自然》1996年第1期撰文介绍,一个“热点”,温地保护和研究的热点,正在中国悄然形成,一个概念,革新地球环境观念的新概念正在深入人心。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接受的广义的湿地概念,将湿地列于陆...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脆弱带对全球变化研究的特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带对全球变化响应具有独特性,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全球,体现全球变化的早期信号,且将变化过程记录在系统物质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带的研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章以农牧交错带对全球变化响应为例,分析响应的自然基础、响应过程及特点,说明生态环境带研究是展开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环境治理的推进需要环境伦理的指引,离开环境伦理的指引,环境治理便会迷失方向。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环境伦理需要在更高的全球格局上去把握,如此需要一种全新环境理论的产生。推动气候治理的伦理转向是突破全球环境伦理的重要内容。论文从全球视野审视气候正义与环境伦理的演进,提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环境伦理的转向,从而为全球环境伦理缺失的国际社会走出气候治理困境提供全新的革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试论全球环境治理的框架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环境日渐恶化,越来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迫切要求世界各国、各国际组织和全球市民社会组织共同行动起来,对已经发生的对国际社会有共同影响的环境问题和对全球环境有损害或潜在危害的活动,本着全球伙伴和合作精神采取必要的共同行动和措施加以解决。全球环境治理框架设想的提出,为更加合理、更加全面地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沈江 《今日教育》2005,(11):27-28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历史文件,体现了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关注数量和发展速度.而且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人口观,懂得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为此,广大地理教师应努力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将之贯穿于地理课堂教学之中,增强学生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旱现出明显变暖的趋势。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的问题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全球变暖的真正危险不是温度上升儿度的问题,而是一旦突破全球系统动念平衡的临界,整个地球气候系统会运转失常,并将引起全球的状态改变,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其产生的影响,使人类有意识地规划和控制各种影响环境和气候的活动,使之向有利于改善气候条件的方向发展,提高人类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网络》2014,(7):61-61
近日,一家欧洲安全公司将其所能监测到的互联网黑客攻击行为绘制在了一张世界地图上,并公布与众,旨在向人们展示出全球那些互联网环境最糟的地区,且存在着大量黑客。该安全公司的发言人表示,此地图不包含所有的网络攻击事件,而只是全球黑客活动的一个缩影,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却展现出全球网络的安全现状。根据地图显示,我们可以看到发生在全球的黑客攻击来回碰撞。  相似文献   

13.
未来五年,随着数字化变革的不断拓展和升级,数字技术将会进一步渗透到娱乐及媒体行业的各个领域。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丝毫没有减缓行业变革的步伐.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一年前的预测。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2010~2014年展望报告》显示。消费者无疑成为变革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电教》2003,(12):67-67
由联合国组织编写的《全球环境了望》近日面世.1100名科学家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勾画出了这样一幅景象:30年后,地球上70%的自然环境将遭严重破坏,许多物种灭绝,一半以上的国家严重缺水,而可怜的地球还要养活20亿的新增人口.  相似文献   

15.
从1992年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到2002年约翰内斯堡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人人心,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了全球瞩目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与会的各国首脑一致通过,将2005-2014年确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强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后,各国从本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出发,重新审视了本国的教育政策。瑞典一直是北欧国家中积极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有关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支持下,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瑞典教育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瑞典政府已经将学校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实现瑞典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3月29日上午,2008年哈佛大学全球校友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五百多名哈佛校友、著名教授和特邀精英参加。此次哈佛大学全球校友会将在3天时间里,讨论科技、卫生、法律、文化、环境等当今前沿课题,以及研究如何塑造哈佛大学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21世纪是环境世纪”,教科文组织已将90-99年作为“环境教育十年”,提出要在全球普及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为全球环境的好转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龙学峰 《辅导员》2010,(7):9-10
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相似文献   

19.
在葡萄牙,一年前开办企业需要54天,现在只需要8天。中国和印度都将开办企业所需时间降低到了35天。全球的商业环境正在发生巨大改变——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全球112个经济体共进行了230项改革。这些改革简化了商业法规,加强了产权保护,减轻了税负,增加了信贷获取渠道,并减少了进出口成本。哪些国家和地区的改革获得了成功?哪里的商业经营环境最为便利,适合新创企业生长?世界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的《2007全球商业环境报告》除了阐述这些问题之外,还对175个经济体的商业环境进行了排名。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月,美国的30位互联网专家组织了“跨越网络革命性创新的障碍”研讨会,这个研讨会是由Tom Anderson、Larry Peterson、Scott Shenker以及Jonathan Tumer等人发起的,会议向NSF(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提交了相关的报告。在这个研讨会报告的基础上,一个美国网络研究领域重构下一代互联网的计划——GENI项目逐渐成形。2005年8月底,NSF专家在费域的科学讨论会上首次公开讨论了这一项目,目标是创建一个新的互联网和分布式系统架构,其设想超出了目前渐进式改进Internet的努力范围,预计将耗资3亿美金,为期10年。目前,该项目仍处于规划阶段,3亿美元的投入预算还处于评估之中。GENI于2006年2月从原有的“Global Environment for Networking Investegations”(全球网络探索环境)更名为“Global Environment for Network Innovations”(全球网络创新环境),这一更名体现了其革命性的主旨。本刊将分三期对“跨越网络革命性创新的障碍”研讨会报告进行全文译介,奉献给关注并正在进行互联网研究的工作者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