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软件专利相伴而生的是商业方法专利.其实这也是一种软件专利,不过是用于互联网络电子商务方面的软件专利.  相似文献   

2.
欧洲商业方法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方法专利是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自然产物;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用和渗透的必然结果。1998年,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通过State Street Bank一案的判决确立了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原则。次年,美国专利商标局(简称USPTO)便收到商业方法专利申请2821篇,授权1005篇。相比美国的积极态度,欧洲表现得保守而谨慎。最初,欧洲持反对态度,认为对商业方法授予专利  相似文献   

3.
商业方法专利侵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判定商业方法专利授权后随之而来侵权问题,是我国接纳商业方法专利后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商业方法专利的特性,从侵权主体、侵权判定方法、间接侵权等方面分析商业方法专利侵权中的特性问题,并为我国商业方法专利的侵权判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电子商务的兴起,作为电子商务基本支撑点的各种商业方法应运而生。与传统的一般商业方法所不同的是,它不仅是通过人类智力创造的方法,还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创建出网络中电子商务运行模式的系统工程,是商业思想、商业产品、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方案、商业运行模式等内容的集合体。简言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商业方法采取专利保护的国家,但其对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也经过了一系列的波折。通过论述美国商业方法专利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因,对我国的商业方法专利提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商业方法的应用在企业经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成为企业能否在商业竞争中获利的关键因素之一。任何新颖的商业运作创意或创新的商业模式,都能够创造出商机和财富。因此,企业一方面努力追求更新更好的商业方法模式,另一方面又尽可能通过商业方法专利阻止其他同行企业使用相同方式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商业方法专利的国际发展态势的阐述与国内中、外资银行相关数据的对比,着重分析我国银行业目前在商业方法专利保护上的现状尤其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未来我国银行业在商业方法专利问题上的策略选择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试论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山行  胡海平 《情报杂志》2004,23(8):5-7,10
企业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竞争非常普遍,但申请商业方法专利却是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所没有明确的。通过追溯商业方法专利的产生过程,探讨了商业方法可专利性上的不同观点;在商业方法授予专利“三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其“创造性”的审查标准;还就我国对待商业方法专利的态度和商业方法专利审查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2年底、2003年初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授权了两件美国花旗银行商业方法专利,引起了媒体和知识产权业界的重视和较大的社会反响。本文介绍了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评判原则,并通过实际申请案例展示了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苏婷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6):173-175
通过对商业方法专利的国际发展态势的阐述与国内中、外资银行相关数据的对比,着重分析我国银行业目前在商业方法专利保护上的现状尤其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未来我国银行业在商业方法专利问题上的策略选择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朱瑾 《世界发明》2003,26(4):30-31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法院的裁决令许多公司纷纷为其“商业方法”寻求专利保护,并把这一主题置于战略日程的首要地位。关于“商业方法”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应该说,对电子商务商业方法发明给予专利保护是国际专利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不能被授予专利,这些资产必然演变为人所共享的公有知识,抑制进一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但对于电子商务商业方法专利究竟是废纸还是钞票?不同的人可能给出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结合商业方法专利法律特征及一般专利侵权判定原则,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侵权判定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商业方法专利的侵权判定仍应遵循一般的专利侵权判定原则,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应当针对商业方法专利的特征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管理各环节的梳理,得出金融领域正积极进行商业方法专利的布局和战略运用.虽然已有研究表明商业方法专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实践中金融机构仍在积极进行专利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应遵守各方利益平衡的原则,同时学术界也在寻找更科学的专利绩效的测量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美国State street bank案之后商业方法专利频繁出世。商业方法专利并不是新兴产物,它的出现不但与美国的重视知识产权政策和战略有关,还与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体系息息相关。尽管美国、日本和中国在商业方法专利的分类上稍有不同,但是,商业方法专利的特征却有其共通性。商业方法专利给世人带来的是专利意识的革命。  相似文献   

16.
在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问题得到美、日、欧三方普遍认可的情况下,创造性标准是掌握专利保护之门放开程度的尺度.而在创造性审查方面,商业成功这一传统专利法视角下的辅助性判断标准正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对各国对商业成功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对商业方法专利发展中典型的判例进行重新解析,探讨商业成功标准的实际应用.随后,对商业成功标准在创造性判断中的适用性进行评析,分析了其合理性和存在的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欧盟商业方法专利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研究了欧盟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现状。通过瑞士再保险公司专利管理的典型案例,分析了金融企业对于专利管理的实际运用,为我国金融企业专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玉蓉  袁春生  余翔 《科研管理》2010,31(4):119-126
摘要:为探讨金融商业方法专利诉讼策略,本文研究了专利价值和专利公开程度对金融企业专利诉讼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价值越大的专利或公开越多的专利,诉讼的可能性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专利公开对诉讼行为的影响因专利价值不同而有所差异。当专利价值较低时,该专利引证的专利技术文献越多,专利权利人提起诉讼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9.
网络商业方法专利保护在我国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益林  吴子贵 《情报科学》2004,22(11):1346-1348
在我国现行专利制度的框架下,网络商业方法发明成为可专利性主题并不存在根本性的障碍,应该将网络商业方法纳入现行专利法的保护客体范围。我国在网络商业方法专利保护方面应采取相关应对策略,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专利商业运营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专利运营模式更多的是企业、高校等独立地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借鉴国外先进专利商业运营模式,有助于加快我国专利商业运营模式的建设和发展,挖掘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个人等潜在的技术供给方,寻求企业等潜在的技术需求者,对实现专利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德温特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SM检索的国内外专利数据,着重分析了我国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智谷公司等专利运营模式;以大连理工大学的专利数据为例,分析我国高校等纯研发性组织的专利成果转化;在企业专利商业运营方面主要分析了华为公司的专利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