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柯在回应康德“何为启蒙”时指出,为了理解我们是谁,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需要一种当下本体论(ontologyofthepresent),从而去回答: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去探索一种历史系谱学,去考察我们到底怎样被构成主体,我们的所说、所做、所想如何为社会所形塑,并为其所接受。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去想象一种哲学生活——关注自我的生活,从而去发现生成变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报业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广播电视报的日子不如以前好过了。形势逼着我们去探索、去开拓新的出路。有一些东西需要我们反思,尤其是一些模糊理念和误解需要我们去理清、去重新认识,因为这些理念  相似文献   

3.
谈到温度,大家并不陌生。虽然温度无处不在,而且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只是一个气象学上的概念,只在天气预报时才会去关注。至于温度在维持我们的健康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温度怎样决定我们的生老病死,我们又该怎样利用温度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恐怕就很少有人去思考、去探究了。本届书博会上,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温度决定生老病死》一书,引导读者去发现温度的决定性作用,去运用温度来保证健康、应对疾病。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论断以后,全国上下群情振奋,形势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去掌握、去研究。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和好典型、好经验需要我们去了解、去报道。可以说,新闻工作者的报道素材是很丰富的。然而,如果我们自己不下功夫“富”起来,新闻  相似文献   

5.
马仲男 《中国记者》2022,(10):115-116
<正>《小马哥帮忙》是安徽广播电视台的一档帮忙类节目。帮忙类节目并不是新鲜事物,甚至有些陈旧,那为什么还要去做呢?是因为在基层生活中,在城市或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仍然有许许多多大事、小事、麻烦事,需要我们去参与、去帮忙、去监督、去调解。我们希望,通过热心真诚的小马哥的介入,深入到每一个新闻事件当中,去帮助老百姓,为他们纾困解难。  相似文献   

6.
标点春天     
沧江鱼 《湖北档案》2007,(12):33-33
给春天打个感叹号,因为春天是首优美的诗篇。阳关灿烂、花朵喧嚣、草木繁荣,春天包含了人世间最最美丽动人的情衷。在春天的诗篇里,激昂的情感一如狂热的空气,萌动的心扉一如蓬勃绽放的花蕾。在春天的字里行间,我们的词语库里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内容——十七大。它让我们收获了阳光和希望,收获了勇气和动力;它让我们有新的思想去搏击、去理论、去追求、去开拓、去耕耘;  相似文献   

7.
传统媒体人苦苦探索的媒介融合之路,似乎在忽然间闪现一抹亮色:"云媒体"犹如一朵美丽的云彩飘至我们的身边。她是浪漫的,更是现实的,她为我们带来了充满希望的天际、广袤的宇宙,引领着我们去畅想、去期待、去探索、去实践。探索才刚起步,理论也显得单薄,但读读下面这篇文字,或许会给你认识"云媒体"增添些许感受。  相似文献   

8.
记者的观察     
学会观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是记者搞好新闻采访的重要一环。我们正处于生活发生急遽变化的改革开放时期,记者不熟悉的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这就更需要我们热忱关注、精心观察,以敏锐的眼光,去扫描、去发现、去透视,用头脑去分析思考发生在远远近近的事情。而这眼光,必须是新的、独到的、具有力度的。这对于我们选好角度、写出有一定力度和深度的高质量好新闻来,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大和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国各条战线的面貌确实发生了巨大的、令人信服的变化,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大量涌现。我们的记者去报道这些先进典型和经验,广大读者是欢迎的。可是,在我们的国家里是否还有后进地区呢,是否还有消极面呢?事实告诉我们:有。那么,我们的记者为什么不愿去、不敢去接触它呢? 我们觉得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不少记者还没有真正从林彪、“四人  相似文献   

10.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1,(22):6
郝振省:"走出去"的最终目的是"走进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做客人民网,谈到:我们今天"走出去"不仅是一个单方面的热情、单方面的愿望,我们的目的是要"走出去",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走进去"。要"走进去",我们就必须研究国际市场,研究哪些国家需要我们的什么样的出版物。比如,法  相似文献   

11.
沈琮姝 《大观周刊》2012,(39):120-120
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记住多少知识.而是会运用更多的知识为社会服务,而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去创造,不能把知识当成“死”的东西,要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利用它去掌握更新的知识,利用它去实现我们更高的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12.
冯少波 《新闻实践》2001,(10):57-58
什么人物是新闻人物?这是人物通讯的核心问题。对此,穆青有精辟的阐述:“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音,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应当成为我们报道的主体,我们的新闻人物是指那些在平凡岗位上经年累月做出了不同凡响的成绩,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仰,堪为楷模的人物。我们的新闻人物是生活在群众中的,可以说是埋在沙土中的金子,需要我们去挖、去选、去发现。”(穆青《新闻散论》)这段话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观察     
学会观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是记者搞好新闻采访的重要一环。我们正处于生活发生急遽变化的改革开放时期,记者不熟悉的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这就更需要我们热忱关注、精心观察,以敏锐的眼光,去扫描、去发现、去透视,用头脑去分析思考发生在远远近近的事情。而这眼光,必须是新的、独到的、具有力度的。这对于我们选好角度、写出有一定力度和深度的高质量好新闻来,有极大的帮助。恰当的位置与角度采访中,我们在观察某些事物时,选择恰当的位置,将有助于自己完成采访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做客人民网,谈到:我们今天“走出去”不仅是一个单方面的热情、单方面的愿望,我们的目的是要“走出去”,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走进去”。要“走进去”,我们就必须研究国际市场,研究哪些国家需要我们的什么样的出版物。  相似文献   

15.
我和沈阳军区一位负责宣传报道的中校,从哈尔滨市出发,去北部边陲的一个地级市去采访。地方修的小铁路,颠簸得厉害,我们在人声嘈杂的车厢里。直坐了一夜。旁边该市一位税务局的女同志听说我们是记者,说:“你们去了到市领导的住宅区去看看,为了修他们门前那条路、为了自己方便和美观,拆了多少家工厂和民宅,老百姓恨透了这件事!”我们笑笑,心想,这就是道听途说吧! 列车徐徐进入了车站,边防团队的政委带一辆伏尔加车来接我们。晚上,为我们接风,还请了市委宣传部长。政委说:“我和他并不熟,他们今天和部队联欢——其实是宣传部的几十个人到我们的艇上去玩。正好大家见见面”。  相似文献   

16.
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传统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着重视理论学习而不去亲身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模式因循守旧等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对比分析中英传媒教育培养模式,寻找到适合我国传媒教学的契合点。当然,对待英国的教学模式,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模仿,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17.
男人和女人因没有警觉彼此应该有所不同,因此纷争不断。由于忘记彼此不同的重要事实,我们常对异性生气或失望,我们期待异性和我们相像,希望他们要我们所要的,及以我们的方式去感受。 男人错误地期待女人要以男人的方式思考、沟通、反应;女人也错误地期待男人要以女人的方式去感觉、沟通、反应。我们都忘了男人和女人应该是不同的。结果我们的关系充满了不必要的摩擦与冲突。  相似文献   

18.
看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张泉灵作的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只见张泉灵声情并茂,台下的听众中也有多人在擦眼泪。不过我记住的是她说的一句话:灾区需要我们的坚强去支撑,需要我们的关爱去抚慰,需要我们去尽记者的天职。以后几天,《人民日  相似文献   

19.
建议同志们读一点书,学一点马列,并且在工作实践中学习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道理说起来也简单。我们是共产党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行动指南;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和理想。不懂得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不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甚至连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书也没读过几本,我们凭什么标准去判断是非美丑、确定哪是应赞成或反对,用什么思想去指导我们的报道实践?毛泽东同志说过,单凭朴素的阶级感情、革命热情,想当然地去办事,常是要犯错误的。我们的宣传报道工作,在某个时期,在某个问题上,出现错误的导向,出现摇摆  相似文献   

20.
崛起的后果     
我们不能简单以为中国去投资,去买别人的东西,去给别人建基础设施,别人就会对我们感恩戴德。当中国的老百姓都开始质疑一切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模式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