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袁滔 《科教文汇》2014,(17):97-98
小说翻译不能仅以是否传达相同内容,更应以是否再现原文风格,表现原作文学与美学意义为评判标准。积极修辞作为小说中使用最频繁的艺术现象,其可译性研究为如何使小说译文和原文在风格上保持一致,避免翻译中的风格丧失提供了新的路径。以《水浒传》中积极修辞的英译为例,通过具体分析小说中的积极修辞及其在译本中的可译性及限度,从而探讨保留原作风格的重要性和应采用的具体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红  王兰明 《科教文汇》2008,(31):258-259
托马斯·沃尔夫的小说以情感旋律作为内在结构,选材切近生活,风格朴实奔放,抒情色彩浓郁。小说《远与近》是他的优秀作品,小说通过远和近矛盾状态下的情境设计,展现了迷惘而浪漫风格中的哲学况味与美学追求,展现了作家多方面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王红  王兰明 《科教文汇》2008,(11):258-259
托马斯·沃尔夫的小说以情感旋律作为内在结构,选材切近生活,风格朴实奔放,抒情色彩浓郁。小说《远与近》是他的优秀作品,小说通过远和近矛盾状态下的情境设计,展现了迷惘而浪漫风格中的哲学况味与美学追求,展现了作家多方面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郑美香 《科教文汇》2009,(11):229-230
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其同时代的作家沈从文在小说叙事方面也有类似的风格,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文旨在通过对海明威与沈从文小说的比较,探讨东西方叙事风格的同与异以及由此影射出来的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最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风格独特,以简洁流畅、跳跃感丰富等特征著称于世。阅读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可以从平淡中感悟到深刻的寓意,而研究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中的语言风格,对于文坛乃至艺术界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官场的反讽表达--试论王跃文"官场小说"的反讽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场小说是当下一种重要的创作现象,王跃文的官场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在文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反讽是其此类小说的重要特征,本文就其作品的反讽叙事作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郭静楠 《科教文汇》2009,(17):269-269
“私小说”是产生于日本大正末期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武。三浦哲郎的芥川文学奖获奖作品《忍川》是一部充满“私小说”风格的短篇小说。本文将以《忍川》为例,浅谈日本“私小说”的特征,带领读者了解日本“私小说”之美。  相似文献   

8.
以写农村题材小说为主的高晓声,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后被划为右派,下放到农村,从此整整沉默了二十二年。坎坷而又富于传奇性的经历,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现试图从高晓声小说艺术风格的主调、具体表现以及独特风格形成的原因等方面做一番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方科大 《科教文汇》2011,(8):142-143,153
本文基于近些年英语小说译介到中国过程中所产生的译作质量不高,对原作风格没有很好再现的现象.以现代主义小说代表作家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为例.选取两个时代的汉译本进行局部比较后.发现译法选择不当容易歪曲原作风格。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提出翻译批评需要建立完善的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10.
官场小说是当下一种重要的创作现象,王跃文的官场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在文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反讽是其此类小说的重要特征,本文就其作品的反讽叙事作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杨艳 《科教文汇》2009,(25):242-242,244
简·奥斯汀的《诺桑觉寺》作为她的小说中唯一一部采用作者型叙事声音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在小说理论方面的一些见解:介乎于理查逊式与菲尔丁武之间的创作风格,超越时代的“元小说”叙事手法中对小说结尾和小说精练简洁的要求,对哥特小说和风俗小说的戏仿中透出对这两种小说模式的批评,以及直接介入小说提出对小说和小说家的期望。所以这部小说虽不被评论界誉为奥斯汀的上乘之作,但通过对它的研究却可以了解作家本人的小说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12.
李莉 《科教文汇》2008,(33):240-240
刘震云小说的叙事风格卓异,其叙事笔调也随着他主体的精神突围、逃亡而调整和变化。  相似文献   

13.
王顺子 《内江科技》2009,30(8):68-69
翻译中如何最大可能地保持原作的风格,是译者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小说《祖国对你说什么?》的两个译本的比较。来探讨海明威的个性化语言风格在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通过赏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经典之作《幸福》,揭示作者与众不同的小说创作风格和蕴涵在作品中特有的细腻、抑郁情感。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学者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长篇小说风格的界定常常以共时性为主,本文认为这种共时性风貌只有在历时视域的拘囿之下才能更为恰当地呈现.1969-1995年间,她的小说风格因为反映了加拿大国内“主义(criticism)先于现实”的谬境,呈现出现实主义的特色.1995-2003年间,她的小说符应了历史变化,完成了与国际后现代浪潮对接,从而展示出具有“加拿大特色”的后现代主义风格.2013年,阿特伍德的最新作品《风颠亚当》(MaddAddam)问世.这不仅标志着其“反乌托邦三部曲”的结束,亦喻示她近十年来的叙事风格转向了以揭示“全球化”与“末日”关系为主的启示叙事(Apocalyptic Narrative).  相似文献   

16.
文体学是语言学的分支,意在分析文本的语言风格.总结了现代文体学的特点并讨论了文体学在诗歌、戏剧和小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鸿旭 《科教文汇》2008,(18):171-171
在张洁三十年的创作经历中,其风格发生了多次转变,但在其小说创作,特别是爱情婚姻小说中却始终贯穿着一个相似的婚姻模式——老夫少妻,这与作家自身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种模式也随着作家创作风格的转变在内涵上有了一定的变化。老夫少妻是作家依据自己的理想创作出来的,必然带有作家生活经坜的局限,而笔者认为对于这种精神之恋的婚姻本身,是应给予理解和尊重的。  相似文献   

18.
简·奥斯丁是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她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反讽艺术受到了西方文学评论界的高度评价。简·奥斯丁生活在一个舒适的安逸的环境中,接触到的是农村中产阶级、牧师等人物,她以女性的敏锐和细腻感觉描绘周围小小的世界,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奥斯丁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庄园风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她的文学背景,分析了她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创作风格和艺术,同时指出了她对英国小说发展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简爱》是英国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由于其语言风格独特、用词寓意深刻、句式变幻复杂、形式多样、人物语言丰富高雅而被译成多种语言。在李霁野和祝庆英的两个中译本中,从其所用词语、句子和段落等方面比较,可以看出二者语言风格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邵妍 《科教文汇》2008,(32):251-251
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被称为“第一部塞林格风格的女性小说”,反映了一名女大学生梦想幻灭,寻找自我的悲剧过程。本文将从女性榜样的缺失和男性对贞洁观的虚伪标准出发,阐明主人公埃斯特·格林伍德的身份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