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言之,人格就是一个人心态、品格个性、气质和行为方式的基本特征;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一个教师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相似文献   

2.
做魅力教师     
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愿意亲近,聆听其教诲。回想走过的路,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拥有内在的魅力比外在的形象更为重要,如果教师能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优美的语言、规范的行为和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启迪、塑造、熏陶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学生,那么我们的学生将沐浴在魅力无限的阳光雨露中,  相似文献   

3.
韩侠 《考试周刊》2012,(60):32-32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形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教师应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一个教师若有魅力.他的课就自然有味道,学生就喜欢多聆听其教诲。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让课堂充满魅力,像蜜一样牢牢粘住学生。怎样做才能让课堂充满激情与魅力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花时间读;人有魅力,别人就乐意与之交往、倾谈。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亲近他,聆听其教诲、回味其课堂。谁不想成为学生眼中的魅力教师呢。但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是凭自己的感知去揣测:学生心中的魅力教师究竟是怎么样的?魅力教师的达成,无疑有许多因素,在影响教师魅力的若干因素中,  相似文献   

5.
<正>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学生就愿意多读,一个教师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并永远爱戴。一般说来,学生喜欢哪一个教师,那么,他就喜欢这个老师任教的学科,这门学科学得就好。"亲其师,信其  相似文献   

6.
程颖 《教育艺术》2011,(7):35-36
魅力指对人的吸引力,是一种无形的美。一本有魅力的好书,能引人入胜;一个魅力四射的人,能吸引别人主动与之交往、亲近。而一个教师如果有魅力,那么他所教授的课程自然就能吸引学生,使学生愿意聆听其教诲。化学本身就是一门蕴含了神奇魅力的科学。因此,我认为一名化学教师应该时刻以展现自身魅力和学科魅力为己任。个人魅力具体表现在思想素质、文化修养、言行举止等方面,落实到化学教师身上是指:化学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广博的文化修养、优雅的形象气质。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魅力?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感染力。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读;讲话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听;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接近交往。在教学中,教师是否有魅力,就可以基本决定教学的成败。身边的青年教师曾经问过我:“是什么样的魅力,使学生喜欢你的数学课?”这个问题让我首先想到魅力的修养。一、魅力的修养1.道德情操的修养。北师大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典范”。这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才会尊敬你、爱戴你、喜欢你,乐意亲近你、听你的话、接受你的教诲。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位教育学家说得好:“以…  相似文献   

8.
<正>教师的个性魅力具有导向、凝聚、使学生亲师等多种功能,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可,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由认可到模仿乃至内化,产生学习兴趣。富有个性魅力的英语教师就像黏合剂,能以独特的教学风格,使学生迷恋而听从他的教诲。南京师范大学曾进行过一项"学生对教师态度与学习兴趣、成绩的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70%的学生认为喜欢一个教师就会喜欢他上的课;超过70%的学生认为不喜欢一个教师就没兴趣听他的课。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除自身爱好外,对教师的喜爱程度往往决定了其对该学科的好恶态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灵性而又有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不仅培养学生学习并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最大最深刻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个魅力四射的人——课堂上要妙语横生,挥洒自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生活中要博学多才,品位高雅,幽默机智。语文教师要关注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做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也只有这样才能教出语文学科的魅力。那么,我们主要关注哪些方面才能成为一名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呢?一、关注自身的知识积累,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博学为师,身正为范。"我们当代的语文教师有几人能堪称"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呢?平日里要求学生每天多读  相似文献   

10.
“两课“教师魅力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提高其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本文在对高职类院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两课"教师的魅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学生认定的"两课"教师魅力包括四个方面,即知识魅力、人格魅力、语言魅力、形象魅力.学生对"两课"教师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要求比其他教师高.这一结果对"两课"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交往,学生喜欢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学生只有喜欢某位教师,才会愿意与该教师交流,才会愿意学习教师所教的学科。所以,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吸引学生并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刘晓华 《快乐阅读》2012,(9):104-105
爱是教师的天职,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爱是教师职业的特有的道德准则,一个有爱心的教师是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没有爱,教师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作为教师,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关爱你的学生,否则"教书育人"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冯国文 《成才之路》2014,(15):56-56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科发生了兴趣,就会心往神会,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快乐的事情。兴趣不是先天的就有的,在于教师平时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和教师之间处理得好,学生就愿意上这位教师的课,就愿意上这门课;相反,对教师产生了厌烦,这位教师所教的科目他就不愿意上。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培养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4.
龚昊 《教书育人》2013,(6):92-93
上好中职校的德育课,充分发挥德育课的功能,提高学校的育人成效,这是中职校德育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下面,本人就这一问题从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用良好的修养感染学生,使其愿意学首先,德育教师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所以,作为德育教师,我们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  相似文献   

15.
教师如何关爱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 《课外阅读》2011,(12):95-95
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教师的伟大在于宽容,教师真正的力量不完全是知识的权威,而在于关爱。我感觉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一个富:有责任感,一个对学生成长寄予良好期待情感的教师,他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用师爱滋润学生心田。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关心、尊重、理解、信任,会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师心的魅力在老师角色中就是对学生细微的关心、教导,具有极其影响的感召作用。她就像一缕晴和灿烂的阳光,、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甘露,催开了无数人才蓓蕾的花朵,使老师的教导如春雨润物无声渗透学生的心灵,哺育学生茁壮成长。魅力出口碑,关心出真情。细微的关心能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能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解困惑。让学生尊敬你、爱戴你,愿意和你做朋友、愿意接近你、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也非常愿意听你的课、接受你的教育,而且对学习你这门课更加热情、更加有劲。细微的关心是老师教学成功的致胜法宝。因为,正是一些细微的关心,关心到学生的心坎上,让学生感动、感激,从而提高对老师的认可度,扩大对老师的尊敬、信赖,所以老师的魅力来自于对学生细微的关心。  相似文献   

17.
有一种普遍现象,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学生对这位教师所教学科也会重视,进而愿意在上面下工夫.花精力;而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感到厌倦,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不会有多大兴趣,很多人会因此学不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描述了如何在大学课堂里做一个有魅力的领导者。本研究从调查教师和学生开始,以他们所反思的结果为结论。经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后,得出五个结论,分别是:教师和学生在理解"魅力教师"概念上是存在差异的;学生喜欢尊重学生和公平对待每个人的老师,不喜欢照本宣科,上课时缺乏激情,并且有不雅行为的老师;魅力教师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后天培养的;教师是否在课堂上有魅力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成正比;有魅力的老师的领导力体现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吸引或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讨论部分主要针对作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该如何理解学生,并提供差异化指导,增强自身的知识和修养,关注自身的形象,真正热爱教师行业,喜欢学生。  相似文献   

19.
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纵然有十条八条教育方法,但是"说理"是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一个擅长说理的班主任,比起不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来,就具备了更加优越的条件,就更有可能教育好学生。长于说理,重在说服人,感召人。有时,同一种思想,这么说对方就愿意听;那样说,对方就听不进去。因此,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提高"说理"的艺术性。一、教师的说服并不总是有效的,有时会产生障碍首先是语言障碍。教师的说服一  相似文献   

20.
刘艳芝 《成才之路》2012,(10):83-83
正当教师已经十多年了,经常听周围的老师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什么事都可能干,什么事都敢干,就是不愿意读书"。面对这样的事实,探究"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读书?怎样才能让学生钟情于读书"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从专业角度讲,是因为学生没有读书的动机,而动机源于需要。美国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