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的宣传如何深入人脑?”这是近期新闻界的“热题”。如何入脑。实际是讲宣传艺术问题。使我们的报道脱离“宣传腔”。让读者感到自然亲切,易于接受。回顾我们铁岭日报的近—个时期的宣传报道工作,体会有这么三点。  相似文献   

2.
党报无疑要宣传党的主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是,报纸不是文件,不能以上级向下级发指示的口吻,硬梆梆地罗列一二三四条。而是要按新闻规律,以平视的眼光,以促膝谈心的形式,让读者通过鲜活的新闻和精彩的评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的主张。因此,宣传要讲究艺术,报道要讲究技巧,千方百计使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三大体裁之一,与消息、通讯鼎足而立,其在报纸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作为政论文体的一种,新闻评论是以说理的方式阐述观点的。但这个理怎样阐述,却很有讲究。说得好,读者频频颔首,心悦诚服;说得不好,你就是声嘶力竭,人家也不买账。以我多年写作和编辑新闻评论的经验教训来看,一篇好的评论,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有三个因素需要认真把握,即讲真话,动真情,用真功。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记者的职业定位是,有高尚的品德,有敏捷的思维,视野开阔,行动机智,有倚马可待、落笔成章的能力,地市报记者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不比大报有专门的分工,而是要成为杂家和多面手,特别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建设,对应读者对记者的角色期待。  相似文献   

5.
舒童 《出版经济》2005,(10):80-80
图书行业的发展往往是缓慢的,但在书业各个领域,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变化,或是一种畅销书的诞生,或是一家新书店的开张,也或是发生某件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办一张报纸,像办一桌酒席:新闻如热菜,副刊若冷盘,广告似酒水。服务质量,就是真善美。  相似文献   

7.
当前,经济报道存在着罗列数据、单纯的政策诠释、理论化的说教等问题,使得报纸可读性不高,亲和力不强。如何使经济宣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以适应读者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潮州日报》的《社会与家庭》专刊创设于1999年10月,至今已出了360多期。该专刊在报社的历次“您最喜欢的版面”读者问卷调查中都有很高的“人气指数”,被誉为本报的品牌专版。身为该专刊责编,我拟谈一谈办好该专刊的体会,希望能通过具体的工作回顾,对地市党报如何办好专版专刊作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袁玥 《出版经济》2003,(11):46-48
关于定位 在信息社会里,人们每天都被浩如烟海的信息商品所包围,越来越多的期刊鳞次栉比地充斥在报摊书亭,同质同效的期刊少则七八本,多则十几本、几十本,望之令人眼花缭乱.那么,读者会不会迷失于其中而无从选择呢?答案是:不会.因为每个读者都早已将这些期刊在心中排好了顺序,他们只会购买排列在前面的期刊.因此,一本期刊要想赢得市场,办法就是要独具特色,占领目标读者的心理位置,成为其首选目标,这就需要--定位.  相似文献   

10.
在报刊媒体繁荣且竞争激烈的今天,广告做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应对读者负起责任.这就需要广告人不单纯做业务员,也要像其他版面的编辑记者那样,同时做一个好的广告编辑,让广告内容和版面设计吸引读者的目光,了解广告的意图,让广告对读者起到应有的作用,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做好广告对读者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自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文以来,"核心竞争力"一词被广泛引用.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1].近年来,在出版业,"出版社核心竞争力"、"期刊核心竞争力"、"编辑核心竞争力"等概念大量出现.其中,期刊核心竞争力就是期刊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吸引、拥有和团结作者、读者的影响力和核心能力[2].它是关系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通俗地讲,其内涵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其特征可以归纳为价值性、独特性和持久性.应该说,期刊不同,其核心竞争力的表现也不同.近年来,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得到了期刊社的高度重视,都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本刊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关注民情、体验民生、畅达民意”,《浔阳晚报》几乎从创刊时开始就以“民生新闻”为主角,并且以本地“民生”这张底牌,有效地抵挡住了省城媒体的挤压,扩大了《浔阳晚报》的发行量,分割到了当地广告市场上的大份额蛋糕,从而成为九江市场上最有公信力的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13.
本书作者霍尔布鲁克&#183;杰克逊(Holbrook Jackson),是一位著名的书痴。他撰写的《藏书癖之剖析》,被誉之为“爱书人的百科全书”,几乎涉猎了各种关于书的话题。《书&#183;阅读》汇集了他关于阅读的种种独特见解。在这本书里,作者把书看做是艺术的媒介,把读者视之为艺术家。作者不仅展示书籍阅读的方法层面,而且还以相当多的篇幅来谈论阅读的体验,坚信读者独立选择、自主思考所带来的巨大乐趣。本书初版于1947年,后来不断再版。杰克逊一生著述颇丰,本书是其著作在国内的第一个译本。2008年10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翻译者吴永贵。  相似文献   

14.
《出版经济》2004,(3):76-76
现代文学读物一向是浙江文艺社的优势出版项目。从80年代的“现代经典作家诗文全编书系”到90年代的“世纪文存”50种,都在国内同类出版物中扮演了领跑者的角色,这两套书不但在出版理念上影响了整个市场,就连具体的编辑体例都成了许多跟风者效仿的范本。为了保持这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的可持续性发展,以扩张的态势保持“世纪文存”的鲜活形象,浙江文艺出版社在推出了“世纪文存、时尚文本”10种,获得读者和业界好评之后,又集中推出了“世纪文存、摩登文本”12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播》2007,(3):80-80
2006年中国广告增长18%,广播增幅居媒体之首;天津台区县联盟广播开播;上海市“政风行风热线”开通;江苏省出租车电台“的士之声”开播;沈阳电台开办茶座式广播书场;  相似文献   

16.
上海有家著名刊物,有位顾问仙逝,时跨两个年头了,但名字依然期期赫然印在显著地位。此事我早就发现,本想即向该刊编辑部质疑,但事杂忘了。近日与文友闲谈,又谈及此事,一位文友调侃说,此刊是跨时空、阴阳两界都发行的啦。我赶紧发一电邮给该刊编辑,叫他向主编转达。  相似文献   

17.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三个相互关联的主体、三个重要因素.书籍、刊物的编辑过程是组织、处理稿件的过程.稿件是作者创作、编著的,编辑组织加工稿件并印刷出版以满足读者需要,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和中介作用,也可称之为"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闻策划,实际上应该叫新闻宣传策划。新闻天天在发生,但不是每一个新闻在宣传中都有策划的必要。所以,新闻策划涉及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选材。新闻素材选择恰当与否是新闻策划能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事实做策划呢?我以为,关键在新闻素材的“三性”:导向性、针对性、成长性。  相似文献   

19.
叶辉 《新闻实践》2008,(5):36-38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是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30周年,也是光明日报恢复记者站30周年。报社决定编辑出版记载各记者站在30年中难忘的新闻工作经历。在我25年的新闻工作经历中,难忘的事很多,如与我的老师、享誉中国新闻界的名记者樊云芳的交往,而最难忘的却是最近一次对她的采访。2006年3月8日中午,忽接本报副总编辑翟惠生的电话,让我和严红枫火速赶到海南采访本报驻海南记者樊云芳。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实践》2003,(2):3-6
主题:<"慈善送温暖"大型主题系列活动/走进困难家庭>报道研讨会 时间:2003年1月12日下午2点半 地点:浙报大楼三楼会议室 主持人开篇:作为都市报,如何围绕党委的阶段性工作重点,发挥特有的表现形式,既应有浓烈的氛围,又贴近生活,并引起读者的共鸣?作为年轻的报纸,如何通过具体的宣传报道,既发出强有力的声音,达到好的渲染效果,又让年轻的记者得到锻炼,更加真切地了解百姓生活?策划性报道如何既让领导肯定,又让群众满意,也能提高报纸的美誉度?最近,我们组织了"慈善送温暖"大型主题系列活动,"走进困难家庭"是第一组报道,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记者、编辑也从中受益不浅.希望通过今天这种形式的总结和探讨,既交流业务,又畅谈心得,成为早报共同的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