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波 《南平师专学报》2008,27(3):100-103
现在高校全面开始的“两课”已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承担着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由于各种原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教学,为此高校应改革当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模式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考核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建立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是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两门旧课程合并而成的一门新课程。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构筑了这门新课程设置的哲学基础。深入地探索和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哲学基础,是学习和掌握这门新课程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坚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辨证统一.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育人,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优先观念,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科学研究支撑教育力度,确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术研究与教育任务适度分离原则,以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当借助手机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创新,并对具体的教学创新形式和创新实效性做了分析探讨,试图寻找解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困境的新途径,改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6.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进行实践教学设计和实践性教学,有助于提高和发展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目标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法律修养,有效匡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道德信仰危机、人生信仰庸俗、宗教信仰功利等不良倾向。但从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来看,这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解决,必将影响其教学质量的提升。由此可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水平,就要打破传统型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本文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评价方面做了一定的新尝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将高职高专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增强本门课程的吸引力,提高课程实效,必须对本门课程进行全面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主要应该从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等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05方案"的开篇之作。本文立足宜宾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实践,重点对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职院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其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主渠道。要增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整合教学内容是基础;改革教学方法是关键;提高教师水平是保证。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为进一步深化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着重探讨了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等问题,以期对高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如何实现"要我学"的被动接受知识向"我要学"的主动获取知识之间的转变,是亟待研究和探索的课题。通过连续两个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探究性教学实践尝试,笔者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探究性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少相关教学人士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的背景,基于该课程的理论,将研究聚焦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调查和分析,旨在能更好的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希望本文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方法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东 《时代教育》2012,(23):142-143
民办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常常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和专家学者来说,提高该课教学的有效性和实践性,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结合现阶段民办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以期提高民办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施主题教学模式是突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难点的有效方式之一。主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可以分主题的确定、内容建构、引导探究、合理评价等几部分进行。同时,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处理好主题教学模式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目标、“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主题教学设计与学校相关活动等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如何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行了专门的探讨.文章首先对情境教学法应用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和说明,然后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步骤、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法律意识的养成对大学生及整个社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认真探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中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民族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入手,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目前上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成因,就民族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如何改善教学效果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期达到民族院校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把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对2011级新生作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思政课的心理预期是积极的,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他们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帮助,只是受益的主要方面因人而异。同时,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从学校环境、教师因素、学生引导方面切实改善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