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的“自由”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要使学生们真正喜欢上写作.就必须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学生只有在最自由的、最放松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释放出最好的写作能量来。  相似文献   

2.
萨特哲学的中心是人生哲学,人的“自由”是萨特关注和研究的最核心问题。萨特自由观的哲学基础是“存在先于本质”。萨特的自由观具有绝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等几个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辩证地剖析萨特的自由哲学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国内学术界有关审美体验的本质的几种观点,认为以“自由”和“生命”这两个概念来界定审美体验的本质都有一定的缺陷。笔者认为审美体验的本质是“超越”,只有“超越”这一概念才能最深刻、最充分地揭示审美体验的内涵,因为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超越”一词的含义比“自由”和“生命”更丰富、更宽泛,它既包含了“自由”和“生命”的双重含义,又超越了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4.
去年年底的一段时间里,有少数大学生喊着叫着“要民主、要自由”。他们不要一切纪律对自己的约束,深更半夜,闯开别校的校门,破坏别人的自由,妨害别人正常的学习生活,而自认是在争取“自由”。这少数学生追求“自由”的行为,倒促使人们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是纪律?什么是自由?为什么要有纪律?纪律和自由是什么关系?纪律同社会的进步是什么关系?对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应当认真地弄个明白,以便不再犯自由的“幼稚疾”。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心灵深处激荡着一种饱满的自由意志。鲁迅的自由意志是尼采用的“酒神”和首家的 “狂士”性格的集合。杂文是鲁忱自由意志最充分的载体。鲁迅的自由意志决定了鲁迅洞察黑暗、与黑暗进行殊死搏斗的品格。自由意志使鲁迅专断、霸道而缺乏宽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西方文学所具有的许多特征都可以说是源自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影响,其中“自由写作”理念无疑是最能体现“现代性”复杂的文化内涵的特征之一。西方文学“自由写作”理念是自文艺复兴始,经启蒙运动发展起来的“现代性”孕育而生成。由于种种原因,“自由写作”理念与“现代性”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一理念最根本的价值却正好是“现代性”自身的异己因素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道家自始至终最崇尚的精神,是自由精神。道家思想的自由精神关爱个体生命,在政治上尊重个人基本权利,在精神上追求“与道逍遥”的超然境界。道家自由精神对现实中教育自由的种种异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的“规则”与“自由”,其哲学依据就是“自由”与“规则”的辩证统一。“自由”是以规则为前提,“自由”是规则中的“自由”,而“规则”是为了更好地保证“自由”。  相似文献   

9.
《天津教育》2008,(10):12-12
最近,在网上浏览几所学校的“贴吧”,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心头,久久挥之不去,那就是中小学生在网络中的那种“自由”该不该管一管。在网络这个最便捷、最包容、最自由的思想表达平台上,人们可以放开思想的翅膀,无所顾忌地说所见、话所闻、谈所思、议所得。因此,中小学生的网络留言往往是他们最真实、最直白的思想流露,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先秦道家代表性人物,庄子的思想主旨是自由,自由的表征是“逍遥游”。在庄子看来,生民多处于不自由的境地,其因在于有所依傍的“有待”。而最根本之“有待”是“形躯”。故只有摆脱“形躯”之羁绊,才能臻于无所依傍的“无待”。于此间,生民安然适意地“逍遥游”。“逍遥游”之内涵是人为天地大化之一例,从而随顺自然,浑同于物。而此之法门是“忘”,于“忘”中复归人“虚静”、“和适”的本然之性。于自然本性的状态下,“以人合天”,直面事物本身。  相似文献   

11.
在竭力标榜“自由”、“个性”的美国,有这么一个不讲“自由”、“个性”的团体,他们以牺牲个人的自由为前提,换来美国的军威和个人素质的提升;他们延揽全美最优秀的人才组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充当“世界警察”;他们用单调刻板的训练方式造就了众多的精英:总统、将军、宇航员、企业家、科学家……他们来自于同一个学校——“西点军校”。秩序,是文明的标志,也是生活之所必需,一个不讲秩序的社会必然是落后的、混乱的。而把自己的秩序(抑或需要)强加给别人,更是一种可怕的倒退。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历史上,“自由”一直是一个最能体现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共同理想、因而也就最有感召力的字眼。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在自由问题上给人以许诺或用自由概念来抨击某种时弊,也就最容易把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感情挑逗到吞没理性的程度。由少数学生发起的“学潮”已经平息了,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年轻大学生中引起的心理波动,恐怕一时还难以平静。其实,问题并不十分复杂。历史早已向人们表明,从奴隶社会中的奴  相似文献   

13.
马兰霞 《现代教学》2005,(10):18-19
郭老师的课例充满着一种自由探讨的氛围,生长着一种民主的气息。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最可贵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而关于思想的自由。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妨碍人的思想自由有五大因素,其中有一个因素就是“坏的教育”。那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到底是“好的教育”还是“坏的教育”?像郭备老师的这种课就是“好的教育”,但可惜这样“好的教育”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这样的教育能够成为常态的话,我们何愁不出创新人才呢?  相似文献   

14.
《竞选州长》是19世纪初期美国最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早期优秀作品之一。小说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美国“自由选举”和“民主政治”的黑暗与肮脏的本质。告诉世人,所谓“自由竞选”、“民主政治”,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政客们争权夺利、残酷倾轧的遮羞布而已,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当时美国政治腐败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5.
自由生命力是自然生命力三级提升的结果。自由生命力有它特有的量度、力度和特征。量多,不等于力强。自由流变、生生不息是自由生命力最基本的特征。生命力有如电力,看不见,摸不着。自由生命力的外化--对象化,有如无线通信:主体发出的信息,经“力之波”的传送,在对象中得到复现与肯定。美和美感都是“力之波”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日记三则     
叶子的颜色春天说:“叶子是淡绿色的,是颜色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生命向人间踏出的第一步。”夏天说:“叶子是深绿色的,是颜色中最成熟的组成部分,是生命中最青春、最富有活力的。”秋天说:“叶子是土黄色的,是颜色最暗淡的组成部分,是生命走向衰亡的时期。”冬天说:“叶子是灰色的,是黑色的。不……它看上去根本像快没有了颜色。”叶子说:“你们都错了,我是五彩缤纷的……”自由选择了蓝天,我就是一只快活的小鸟,自由地翱翔在天空中,尽情享受蓝天带来的酣畅。选择了大海,我就是一艘不系之舟,自由地荡漾在海面上,用心聆听大海带来的美妙。选…  相似文献   

17.
郑琦 《思想教育研究》2023,(10):137-143
“劳动审美”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马克思的劳动美学思想立足于实践论和存在论的维度,将“美”界定为建立在人的自由自觉劳动基础上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解放,是一种高级、开放的“身—心”自由之美,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人的实践开辟了通达“自由劳动之美”现实历史路径。客观来看,马克思关于劳动美学的相关思想,为新时代劳动观审美向度的开辟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提出了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为表征的新时代劳动美学。习近平关于劳动美学的相关论述不仅在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美学思想,而且在现实层面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形成尊崇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社会风气奠定了实践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年幼时,尚不更事。不曾为琐事烦恼,不会因外物感伤。拥有的只是简简单单的快乐,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自由。皮筋、踺子是最贴心的密友;哭喊、吵闹是最直接的情感。看得“流连戏蝶时时舞”,听得“自在娇莺恰恰啼”,寻得“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想化作“蜻蜓立上头”。  相似文献   

19.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法的一个核心内容。很多行政自由裁量行为虽然没有明显违背法律规定,合乎“合.法.胜”要求,但处理方法却有失妥当,缺乏“合理性”。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控制是最有力、最有效的控制。根据行政合理性原则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作用,笔者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合理性司法审查的必要性加以论证,进而提出合理性原则应该成为继合法性审查之后的又一个司法审查原则,并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合理性司法审查的内容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日益凸显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性价值,同时由于自由裁量权本身固有的“自由”裁断属性,裁量权的行使者偏离法律精神和公正原则而引发的公正失范现象不免存在。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我们主张,不是简单限制或剔除自由裁量权,理性方法是在制度之外辅以责任伦理来确保这种裁最自由以一种符合民主、公正要求的负责任的方式行使。责任伦理是一个“不单纯的混合物”,是对“管理中心主义”所确立的最低限度的责任规定的超越,构建行政人员责任伦理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伦理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