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问:夏老师,您好!当今时代,世界各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有一个共同趋势,即回归生活——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您能否结合地理学习谈谈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关系?答:好的。首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科学世界建立在数理一逻辑结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构成,其基本特征是不可知觉的客观性。生活世界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  相似文献   

2.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现代社会哲学认为,科学世界(scientific world)是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基础上的,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构成的世界;生活世界(life world)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用德国著名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l)的话说,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区别在于:前者具有"不可知觉的客观性",即人们永远也无法实际知觉和经验到这个世界本身,所经验到的只是以形形色色的概念原理、规律规则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课程理念,针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问题,分析了仅按单一的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所存在的弊端,论证了由生活逻辑、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所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的合理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原则,试图为科学地认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科学素养是指将来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作个人决策时所必需的对概念和过程的理解能力,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需较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5.
关于当前课程设计中几种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认为,在现代教学中,育人是课程设计之本,课程设计应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作为核心,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充分、自由地发展为已任,帮助他们建构独立的主体人格,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人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为此,现代教学的课程设计必须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以及现时生活与未来生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活世界是人类一切有意义的活动的发源处.是一切人的生命、生活、组织、社会的存在基础.是个体生命存在的真实根基。近代启蒙运动以来所产生的科学技术和所形成的科学世界观,异化了人类真实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理论关照下的生命教育主张教育要走进“生活世界”,建立师生之间的主体际关系.构建充满温情的教育生活世界和倡导教师要使用生活化的温馨评语。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科学素养是指将来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作个人决策时所必需的对概念和过程的理解能力,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需较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一、对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1.要具有广博的科学视野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也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资本,知识改变世界。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对人…  相似文献   

8.
一、考试内容:由重知识、轻经验向重能力、联系学生生活世界发展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世界。学习方式与教学观念这种注重学生的经验、生活世界和对知识的自主建构的变化,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规律,这种变化必然会造成考试内容的改变。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客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生动的世界。联系学生生活世界的考试内容,容易引发学生对生活世界的好奇心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2.重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与能力并举。体现教育目的的考试内容要着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是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课程生活化是要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文本、科学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登阶入室,顺利进入文本与科学世界文本或科学世界是一个由学科理论知识所构成的抽象世界。它的抽象性与概括性使得学生与它有一定距离,学生面对这些抽象知识就会感到陌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作垫铺,就会使学生难以理解,从而增加学习的难度;如果硬性灌输,就会让学生囫囵吞枣,难以内化,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文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文本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有…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所需要并追求的课程文化是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科学与人文整合、向生活世界回归和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几个层面体现其基本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学生生活经验圈的逐步扩大,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将引领学生由学校生活经验圈步人家乡与祖国生活经验圈。《走进树林》单元是在四年级校园生态认识的基础上,把探究的范围扩大到校园外森林群落的认识,以林中树木、菌类、鸟类等为观察对象,引领学生进一步感知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无穷奥秘。探究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通过探究,意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树立生态和谐意识。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和过程,也是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核心。为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需要创设宽松、和谐的讨论氛围,所以教师需要努力挖掘和利用好当地资源优势,将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与课堂有效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建立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平等的讨论,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和机会,树立学生的地区优越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视当前的中小学课程,其困境和误区就在于把学生定格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念给予我们新的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回归学生生活世界,要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重建学生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所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由此形成的主要价值取向包括,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教育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相似文献   

15.
"自由人"的回归:课程内容改革的根本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内容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知识、教材、课程资源等因子构成的,在这些因子建立新的平衡时,要把握学习者自由的获得。本文就是在分析学习者应该获得何种自由的基础上,来探讨课程内容的因子——知识、教材和课程资源在自我调节中应该如何去保证学习者自由的获得,以及在课程内容改革中获得自由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课程内容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知识、教材、课程资源等因子构成的,在这些因子建立新的平衡时,要把握学习者自由的获得。本文就是在分析学习者应该获得何种自由的基础上,来探讨课程内容的因子--知识、教材和课程资源在自我调节中应该如何去保证学习者自由的获得,以及在课程内容改革中获得自由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小学科学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科学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科学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科学教育的真蹄。  相似文献   

18.
<正>初中物理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科学探究是科学知识生成、验证和发展的过程,面对的是开放性的问题,需要探究者的科学知识、研究方法和技能、直觉和想象力、创造性以及个性品质的介入。将科学探究纳入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乐趣,养成科学精神。科学探究作为一种研究能力,在初中阶段应作为一种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 ,在现代教学中 ,育人是课程设计之本 ,课程设计应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作为核心 ,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充分、自由地发展为己任 ,帮助他们建构独立的主体人格 ,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人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为此 ,现代教学的课程设计必须面向学生 ,面向社会 ,面向生活 ,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以及现时生活与未来生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职业教育价值的概念及基本构成出发,初步阐述了职业教育工具价值由合理性衍变为合理化的实践机制,以及个人个体化导致的本体价值的偏失,由二者所造成的价值危机的结果。消弭其二元对立的根本策略是回到本源的生活世界,重新审视价值主体存在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职业教育的价值真正体现为通过其作用来增强个人主体的本质力量,从而改善或提高他们在职业世界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