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富贵无边     
《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12):127-127
一位老员外。特别喜欢牡丹花,庭内庭外都种满了牡丹。老员外采了几朵牡丹花,送给老翁,老翁很开心地插在了花瓶里。  相似文献   

2.
一位老员外,特别喜欢牡丹花,庭内庭外都种满了牡丹。老员外采了几朵牡丹花,送给一位老翁,老翁很开心的插在花瓶里。隔天,邻居激动的和老翁说:"你的牡丹花,每一朵都缺了几片花瓣,这不是富贵不全吗?"  相似文献   

3.
“金邻”     
付宁 《老年教育》2010,(9):30-30
在无锡市黄巷社区,有一位七旬老伯和一位八旬老翁,这两个原本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却亲如家人。自打两人做了邻居,老伯自愿当起了老翁的“男保姆”,吃喝洗涮照顾得无微不至。  相似文献   

4.
古时一老员外,有一双儿女。女儿才貌双全,待字闺中;儿子年幼,老员外请了一个先生教他。这个先生很懒惰,上课时常常是只出个对子让学生做,自己却到处游玩。一天,先生外出前留一上联给学生: 有客登堂,惊醒万里春梦。学生几天想不出下联,寝食难安。姐姐问过情由,代弟作出下联:  相似文献   

5.
一位老翁在河边垂钓,两个年轻人走来,都非常羡慕老翁渔篓中闪耀金光的大鲤鱼,其中一个聪明人说:“老丈,您的鱼太好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将金色的大鲤鱼送给了他。另一个愚钝的说:“老丈,您的渔艺太神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让他坐下来静心学习垂钓。  相似文献   

6.
章睿齐 《家长》2014,(6):30-3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翁在泥泞不堪的小道上踉踉跄跄地蹒跚行走,举步维艰。一小姑娘见状上前,搀扶老翁走过了这段路面。临别,老翁不无敬意地对小姑娘殷殷叮咛:“请代我向你的父母表示感谢!”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启示:孩子的爱心来自贤良的父母及其家教。  相似文献   

7.
曾听说过一个故事,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很有启发。一个老员外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的智商都不高,老员外很发愁,怕自已的家产败在儿子的手中。老员外决定给三个儿子找一个家庭教师,让教师教三个儿子学文化。老员外找到当地一个很有名气的老秀才,聘请他来做家庭教师。老秀才说,你请我做你儿子的家庭教师可以,但不能破了我的规矩。老员外说你有什么规矩?老秀才说我得考考你的三个儿子,他们通过我的考试我才能收他  相似文献   

8.
一位老翁在河边垂钓,两个年轻人走来,都非常羡慕老翁渔篓中闪耀金光的大鲤鱼,其中一个聪明人说:“老丈,您的鱼太好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将金色的大鲤鱼送给了他。另一个愚钝的说:“老丈,您的渔艺太神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让他坐下来静心学习垂钓。  相似文献   

9.
在济南市大明湖东畔一条僻静的小巷里,隐居着一位90岁高龄的老翁,他就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真传弟子刘敦和先生.  相似文献   

10.
相传,清代辽宁辽阳有个才子叫王尔烈,他在进京赴考的路上遇到一位砍柴的老翁,老翁见王尔烈温文尔雅,便有意考考他,于是指着他刚砍的一捆树枝,出  相似文献   

11.
《家教世界》2015,(3):48
汝州农村有个老翁,家道殷实,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辈辈都是文盲,连"之乎者也"等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不识字干很多事都极不方便,老翁尝够了苦头,决心让儿子念书识字。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  相似文献   

12.
珍惜自己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健壮的少年,成天埋怨自己穷困潦倒,生不逢时。有一天,他遇着一位老翁。老翁问他:“我有一件珠宝换你一条腿,愿意吗?”“不!”“那么换你一只手或一  相似文献   

13.
从前,在一座美丽的岛上住着一位老翁,他高寿,热爱自己的家乡,在那儿过着十分愉快的生活他的家族世世代代在这片岛上繁衍生息,建立家园,维持生计.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过客》中有三位“过客”,即紫发女孩、暮年老翁、壮年过客。这些人物极具象征意义,紫发女孩象征人之初的美好与单纯,暮年老翁体现了黄昏时的畏缩与逃避,壮年过客则象征着永远的游走者。他们体现了鲁迅直面生存虚无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不是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如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  相似文献   

16.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板桥是他的号.若说起被时人称为“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题写“难得糊涂”四个大字,还有如下一段神奇的故事. 郑板桥在山东任县令期间,一次游览莱州的云峰山时,本想观赏其山中郑文公碑,但因时辰已晚,便借宿于山中一茅屋中.茅屋主人是一位自称“糊涂老人”的儒雅老翁,屋中还陈列一方石质细腻、镂刻精良的桌子般大小的砚台.翌日晨,老翁请郑板桥题字,并声称要刻于砚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张一平《〈杜甫《石壕吏》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辨讹》一文所提出的三个问题,逐一答辩,认为:"张文"认定杜甫写作《石壕吏》一诗时,府兵制"早已灰飞烟灭"纯属杜撰;"张文"强行把"老翁"二字拆分为"老"和"翁",并取这两个字若干个字义中的一个字义,来证明老翁必有六十岁以上是一种"不严谨、不科学"的治学态度;以历史史实说话,证明《石壕吏》中的石壕吏的确是一位法律的执行者,而老翁也的确是一个逃兵。  相似文献   

18.
一、出示例1"花坛中有4行牡丹花,每行15棵.一共有多少棵?"分析题意后,列出加法和乘法对比算式,再概括揭示乘法的意义.二、映出牡丹花组灯片,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观察:横着看,牡丹花是几行,每行几棵?求这些花一共  相似文献   

19.
真假名画     
北宋仁宗年间,有个叫吴育的人喜欢收藏书画,并有很高的鉴别力。一天,一位官员高兴地带着自己最近买到的一幅名画来请吴盲鉴别。这幅画名叫"正午牡丹图",画面上,繁茂的绿叶映衬着色彩缤纷的牡丹花,艳丽动人。牡丹花下,还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猫。  相似文献   

20.
百花选美     
今天是一年一度百花选美大赛,花儿们都赶来了,主持人牵牛花开始介绍参赛的小姐们:“第一位是上年度获得冠军的牡丹花,这次会不会再获得第一名呢?”牡丹花在一旁悠(you)闲地喝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