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F0003-F0003
为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就业观、调整就业心态,尽快完成从学习状态到工作状态的过渡,顺利实现就业;同时指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心态、敬业精神,“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活动——招商银行携手百家名企校园公益行”发布仪式4月27日下午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此次活动由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和《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承办,招商银行提供全程赞助。中国高教学会会长、《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编委会主任周远清,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助理巡视员张浩明,教育部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职业》2005,(19):74
5月20日~23日,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课题《为就业服务的核心能力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开题会议。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永麟、国家职业标准总监李怀康研究员,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助理姜大源教授,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吴念香,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梁北汉,深圳市劳动局副局长李新玲,来自全国各地的43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领导,北京、深圳国家核心能力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共100余人出席了开题会议。  相似文献   

3.
月历     
月历3月11日~4月10日江苏省吴江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举行成立揭牌仪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召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专家咨询会!12!长春市职业教育实验项目招标大会召开合肥职业教育基地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开工奠基!1“7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就业促进法》草案向社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2):F0002-F0002
由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承办的2005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暨200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校企交流会10月26日-28日在深圳召开。来自政府主管部门、高校、企业和专业机构的500多位官员、专家学者和代表们共聚一堂,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新动向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费马 《职业技术》2006,(23):34-34
NO.1毕业生要找的只是一个工作,而不是职业,更不是事业。 ——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上,专家们均认为,毕业生就业时应当放低自身期望值,做好从蓝领、灰领干起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0):F002-F002
为全力推进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探讨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更加明确、科学的目标体系,共同关注大学生就业中最前沿问题,切实做好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5月28日,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和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将联合举办“中国大力支持和指导下,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教育体制、就业机制等密切相关,扩大视野,从更高层面、更宏观地角度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利于我们开拓思路,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专访”栏目,本刊记者与教育专家、经济学者、社会学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职业咨询专家等面对面,就大学生就业、高等教育改革、就业体制、人才环境、人才素质、职业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据教育部资料显示,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834万,再创毕业人数新高。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能更好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价值取向及职业态度等,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来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就业,从时间、方法、内容等方面对近年来关于我国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浅析高职学生就业观中的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年的扩招,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高职高专生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扶持,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校的就业指导。在教育部把就业率和招生数及专业相挂钩的今天,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有义务关心学生的就业情况。政治课教学应从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在社会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0.
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大面积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改变大学生概念,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格局的大问题。要想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有此突破,就应该注重研究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日前颁布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这对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从课程的性质、地位、目标和类型四个角度,阐述对学习"课程要求"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寄语《中国大学生就业》进德修业学以致用>>>刘洪一个人基本情况刘洪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获"黄炎培杰出校长奖"、"深圳市十佳校长"等称号。原任深圳大学副校长,2007年6月至今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党委书记(2010.11)。现为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市政协常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6):F0003-F0003
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将在2007年4月组织“2007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活动。此前于2001年、2004年推出的“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活动取得空前成功,入选企业排名等相关调查结果被多家媒体广为报道,在包括大学校园、企业界在内的社会各界造成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9):F0003-F0003
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将在2007年4月组织“2007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活动。此前于2001年、2004年推出的“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活动取得空前成功,入选企业排名等相关调查结果被多家媒体广为报道,在包括大学校园、企业界在内的社会各界造成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包分配发展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这无疑给大学生带来了震撼。大学生只有树立起了正确的职业观,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勇敢地迎接挑战。而职业观是指一个人对于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理想等。本文就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和应树立怎样的职业意识略陈管见。一、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三种心理准备1.合理的角色定位。青年大学生朝气蓬勃,时代感强,思维敏捷,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今天,由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光明日报社、湖南省教育厅、中南大学联合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学会和《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承办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创业高峰论坛开幕了,我谨代表教育部向此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0):F0002-F0002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是全国唯一的一份为大学生就业和高校就业指导老师服务的专业性刊物。杂志的读者对象为高校在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用人单位招聘人员以及各省市各级就业主管部门。目前杂志发行已覆盖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校,是一本深受广大毕业生和高校老师欢迎的实用性刊物。她既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导师,  相似文献   

18.
2006年6月23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开题会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举行。来自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部门的领导。全国20多个省市教育科研部门的负责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课题组成员100多人出席了开题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近些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就业供求的错位与渠道不畅通。对此应培养现代流动职业观念,创造更多的高层次就业需求,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规范人才劳务市场,以解决现在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谭小燕 《高教论坛》2013,(2):111-113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教育部出台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途径,商务经济类高职院校培养商务人才、扶持大学生创业应是学校特色,更是响应国家号召。本文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学院如何构建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创业扶持、创业氛围服务体系,培养大量创业型商务人才,成功扶持大学生创业,带动了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