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学生发散方法,而且要培养学生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相似文献   

2.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相似文献   

3.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相似文献   

4.
创新来自思维,而发散性思维以其灵活性、独创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训练中得以开发创新思维。同时对作文教学有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因此,作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开发要从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做起。教师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作文教学是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在加强作文教法和学法的同时,注重开拓写作思路,培养创造能力的训练.下面仅就自己的作文教学谈几点做法: 一、从审题入手,深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十分必要,我们教育者应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良机,逐渐使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到发散思维在作文指导中的价值,并能把它有机地贯穿于审题、确定中心、开拓思路等作文的基本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6.
彭健燕 《广西教育》2008,(16):43-43
发散性思维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出创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作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的基石,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挖掘话题作文的主旨。发散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孕度、贡同鬯善径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维方式。本文就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具体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依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阐述了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时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运用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9.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有巨大作用。思维导图可以将不同的主题连接起来,能让人们的思路更加清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倘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思维导图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也能让学生的作文更富有逻辑性。对于初中生来说,学生的写作经验还不够丰富,在写作时他们经常会觉得无话可说,其作文也存在着一些结构上的问题。比如作文思绪混乱、中心思想不突出……这是由于学生在写作时没有制定相应的思维导图。接下来看看应该如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更好地利用思维导图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中,从训练学生的思维着手,加强发散思维训练,通过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开拓思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加强顺向思维、逆向思维、辐合思维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11.
邓赛红 《湖南教育》2002,(13):50-50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从一点向四面八方发散开去的思维。在这种思维中,某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对某一现象有多种看法。作文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发掘题材的新意,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手托一个苹果,苹果被切了一个小洞。我要学生说出他们看到这个苹果的感想。他们觉得新奇,纷纷举手。有的说,他想到了断臂的维纳斯;有的说,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还有的说,人无完人……于是,我在他们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启发他们思维的多向性。通过运用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2.
薛颖 《甘肃教育》2004,(5):18-18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从多角度立意.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这是由于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强调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其特征就是“思路不为习惯所囿”,所以容易另辟蹊径,达到“柳暗花明”。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常常面对同一题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说起,指出创造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意义,并结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论述了发散思维、想象思维、辩证思维的培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高中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叶水金 《考试周刊》2009,(30):62-63
本文从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说起.指出创造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意义,并结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论述了发散思维、想象思维、辩证思维的培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在高中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发散"和"聚合"是作文构思的关键两步。"发散"可以让学生思维向不同方向辐射,转换角度,使得文章别具一格;"聚合"可以聚焦重点,收敛全篇,使得文章凝结为一个有机整体。下面,笔者通过回眸2013年南通市中考作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谈谈怎样运用"发散"和"聚合"的思维方式进行作文构思。一、作文构思中的"发散"发散性思维是指"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  相似文献   

16.
刘元华  舒勇 《海南教育》2013,(11):43-43
一、课堂作文训练与创造思维的培养(一)发散思维的培养所谓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这种思维能力的特点是由一点想开去,产生广泛的联想、想象。它能想到一个问题的各个部分,也可以由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甚至可以想到互不相干的事物。课堂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1.作文的命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训练时,多选择一些能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的作文题,如"老师,我想对你说",说什么呢?说自己的理想、前  相似文献   

17.
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作文时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在作文训练中如何展开创新教育: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想象和联想是发散思维的基本组成方面,在作文教学中也应重点培养;冲破旧的观念的束缚,积极思考社会的问题;拓宽视野,促进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8.
桑爱宾 《文教资料》2012,(11):77-78
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组合思维、多向思维和辩证思维等思维能力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功能,然后对思维导图在作文立意训练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从训练学生的思维着手,加强发散思维训练,通过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开拓思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加强顺向思维、逆向思维、辐合思维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