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当代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格局为参照,探讨电视晚会在当代文化中的主要功能,电视晚会的形态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本文的基本观点是,电视晚会是当代文化运动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当代文化在社会生活市场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中的多元化转型的新状态;因为它的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必然具有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属性和发展趋势;因此,怎样更深入地实现电视晚会的文化功能,使之在适应社会、文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前提下,为促进当代文化在精神建设和民族性发展中发挥作用,这是当前电视晚会面临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电视晚会不仅仅是寓教于乐的一个载体,电视晚会同样是在轻松愉悦或喜怒哀乐中,进行着人类智慧和审美的高度传递。众口难调,使电视晚会一面世,便处在一个永远不敢懈怠的两难境地。众口难调,反过来又使电视晚会幸运地置身于万众瞩目的辉煌荧屏。前段时间,围绕  相似文献   

3.
程红梅 《视听》2016,(11):158-159
电视晚会编导是一台综艺晚会编创和导演的艺术结合体,加强对电视晚会编导的理论研究,对于电视晚会编导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对电视晚会编导观念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创新机制措施,以不断提高我国电视晚会编导的创新理念水平,从而提高综艺晚会的艺术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综艺文化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节庆电视晚会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中秋节是海内外华人的团圆节,央视中秋晚会从1991年《神州一片月》为始,已走过30多个春秋,在弘扬时代旋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持人是节庆电视晚会的核心审美元素,是晚会实现传播价值的重要支撑。现以央视中秋晚会中的主持人为例,分析节庆电视晚会主持人的传播美学价值、审美构成和实现路径,意图为新时代背景下节庆电视晚会主持人的传播美学价值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1997年9月18日,由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举办的“电视综艺晚会理论研讨会”在本院召开。来自各院校、社科机构和新闻媒体的30多位专家学者,就我国电视综艺晚会的界定、现状、源流、评价、特征、改革等论题,从操作到基础理论层面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探讨,对当前作为显著文化事象之一的电视综艺晚会的认识与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其主要论题与观点综述如下:一、电视综艺晚会的界定徐舫洲(北京广播学院副教授)。“电视综艺晚会”是对舞台艺术的转播,电视在其中只是媒介。电视导演在其中的作用,应限于转播或直播工作,而不应…  相似文献   

6.
试论电视晚会的文化定位应天常从80年代初期电视晚会出现以来,从总体上说,其文化定位处于飘忽游移的状态──是高雅些好呢,还是多些泡沫化娱乐消费呢?它使晚会主创者尴尬无奈。尽管在内容、结构、形式上费尽心机,甚至动用目不暇接的宣传包装技巧,却难免观众的挑剔...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电视晚会具备魅力的重要条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作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电视晚会在众多网络节目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如果不能加以创新,可能会慢慢退出观众的视野。制约电视晚会导演创新意识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将尝试对这些原因进行探讨,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增强电视晚会导演创新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电视综艺晚会,是以电视为载体,利用现代电视传播手段重新进行艺术创作,并区别于专题性晚会的一种晚会形式。它是将舞蹈、音乐、小品、戏剧、戏曲、武术、杂技等艺术样式进行巧妙的艺术编排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每当有重大节日或纪念日来临之际,从中央至地方各级电视台都会举办综艺晚会,特别是除夕的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既是许多中国人度过农历新年的传统,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道文化"大餐"。随着高科技手段的应  相似文献   

9.
电视晚会的主持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霓 《新闻窗》2011,(1):78-79
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电视晚会以它独特的综合性、参与性、媒介性及艺术性,逐渐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其中,电视晚会的主持人作为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  相似文献   

10.
电视晚会是收视受众面最广、也最能创收视率纪录的电视节目之一,主办者和电视台往往极为重视且耗资巨大。电视晚会是舞台或活动现场的一种电视手段的延伸,而电视又是一个视听的过程,因此电视晚会的撰稿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来说,电视晚会的撰稿者除必须具备通常意义上的文字撰稿水平和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熟悉电视、了解舞台、文艺常识、文艺创作和把握导向的综合素质。一个真正好的电视晚会的撰稿者是一个幕后的导演,一篇真正好的电视撰稿是看似无奇、却能“润物细无声”般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晚会主题的灵魂。当电视晚会的宣…  相似文献   

11.
植根于新媒体而生的网络晚会作为传统电视晚会的补充,似乎成为电视晚会发展的新趋向.它在节目内容上以传统电视晚会为根基,突出草根性,追求时代感;运用多场次多主题的结构方式,囊括大量信息,形成规模效应,当然也导致节目资源混杂;在传播方式上受网络文化影响巨大,碎片化、即时性特点突出,同时也受制于技术发展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郑立新 《视听界》2000,(4):58-59
时下电视晚会,要办好它确实不容易,好多电视晚会编导每每陷入黔驴技穷之窘境。这难那难,我认为最难的还是电视晚会出新问题,电视晚会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出新问题。“出新”问题是个系统工程,推新人、出新作、上新科技固然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作为一个电视晚会编导,我认为最为重  相似文献   

13.
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各种电视晚会的出台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品位,就要求电视晚会具备一定的观赏性。而导演作为一台晚会的核心人物,对一台电视晚会能否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电视晚会中导演作用进行分析,指出导演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杨松 《记者摇篮》2010,(7):48-48
诗意是对情感的纯粹的表达,它需要通过实际的介质来实现,如一台晚会中视觉上的和谐优美,听觉上的绕梁余音。“声”带来了听觉的诠释,“色”、“光”、“影”则带来了视觉的冲击,这两者都是对晚会主题的表述。强烈的诗意和散文色彩,会给人们带来欣赏的喜悦和美的艺术享受。一个给观众以美感的电视晚会,更应该富有诗意。  相似文献   

15.
电视戏曲晚会是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电视传播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歌舞、小品等节目样式早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戏曲节目中便已成型,央视春节戏曲晚会则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为电视戏曲晚会中的典型代表.其创作节目的主要思路包括浓缩精华、元素强化、创意混搭、跨界合作.以剧种特色为基础的戏歌是适合电视戏曲晚会的一种独特节目样式,好的戏歌作品应是一个圆融整体.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越来越高,电视综艺晚会已经成为了人民文艺娱乐的主要选择形式之一,这对于电视综艺晚会导演的素养与操作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此电视环境下,电视综艺晚会导演的素养基础,其次,探讨了电视综艺晚会导演应当具备的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中国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晚会的丰富性、娱乐性、快节奏,大信息量以及时空的延伸性充分满足了这种精神需求。以1983年春节晚会的成功为标志,我国的电视晚会进入真正的全盛时代。特别是在重大节目期间,几乎每个电视台都要举办自己的晚会,春节前后有的电视台多达近10场,而像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这样的重头节目更是引起全国瞩目.收视受众数以亿计。电视晚会的优势远远超过舞台演出的局限性,同时又保留了舞台艺术的精华,使其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电视文艺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电视综艺晚会从它闪亮登场的那一天起,就以其无所不包的巨大综合能力、紧随时尚潮流的纪实传真性,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观众的喜爱。以春节联欢晚会为典型代表的各种节日庆典晚会和大型主题晚会,更是光耀荧屏,蔚为壮观,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电视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倘若用小平同志的那句“摸着石头过河”的名言来状述我们的电视晚会的话,那是最恰如其份的了。因为“电视晚会”对于我们广大电视文艺工作者来说,确实是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完全靠我们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正由于此,电视晚会不尽人意处时常出现,电视观众怨声载道之事时常发生,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我们的电视晚会到底存在哪些常见病?应该如何防范?这便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重均衡,轻高潮,是目前电视晚会最大的问题,其病症主要表现在:对于晚会的每个节目均衡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总希图将每个节目都搞成精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的生存状态及未来走向的分析,总结归纳出它所具有的三大文化功能作为传统民俗文化的表征,成为广大戏迷自我身份确认的途径,以及其对于戏曲文化资源的发掘与普及.这三个方面的关联,使得央视春节戏曲晚会足以打破传统戏曲在文化功能上的娱乐与教化的二元对立,而显示出戏曲电视文化传播的现代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