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以自由、平等为基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公民教育是现代国家的必然选择。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公民教育,必须把握“公民”概念的基本内涵。要树立主动公民观,以培养知情和负责任的参与型公民为目标:要在应现实之需强调公民权利教育的同时,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进行本源意义上的公民责任、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2.
公民资格是理解公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当代英国公民资格观主要包括道德的公民资格观、法定的公民资格观、参与的公民资格观和基于身份的公民资格观。道德的公民资格观和参与的公民资格观作为当下影响英国公民教育的主导话语,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定的公民资格观强调公民教育中加强人权教育。基于身份的公民资格观则对公民教育实践提出质疑与挑战。英国公民资格理论话语的发展为公民教育实践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变革呼吁新公民的产生。各种公民教育的主张也层出不穷,就其基本哲学立场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个人权利向度的公民教育与公共责任向度的公民教育这样两种类型.前者重在培养权利公民.而后者要培养的是责任公民。虽然权利与责任是辩证统一的.但是当前的基本现实是,出于一种矫枉过正的冲动,权利向度的公民教育在我国学界得到了极大地认可和张扬.而公共责任向度的公民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阐发,这种理论导向的偏颇必然带来公民教育实践的种种弊端.导致一种无道德的公民教育。文章将从分析责任公民的概念着手,阐述公民教育为何要培养责任公民.如何培养责任公民等问题.以期对公民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健康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叶飞 《高等教育研究》2012,(3):18-22,34
"权利优先"与"责任优先"的公民教育取向,各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性,但同时又都有其局限性。当代公民教育有必要在"权利优先"与"责任优先"之间寻找到一种内在平衡。可能的解决路径是,基于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公民理念传统,也基于当代中国权利意识淡薄、责任压倒权利的现实状况,建构一种以"权利优先"为基础的公民教育体系,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培育负责任的公民。  相似文献   

5.
公民与公民身份都是源于西方的历史性概念.我国历史上出现的“臣民”、“国民”和“人民”是公民身份的异化表现,都忽略了公民“个体自身”的存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体公民”的身份诉求显得愈加重要.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考量,当下中国应倡导公民即“个体公民”,公民教育即“个体公民教育”.个体公民教育应以独立人格为前提,以权利优先下的权责统一为核心,以底线伦理为取向.它的内容大概包括主体教育、权利教育、责任教育、协商教育.  相似文献   

6.
储朝晖 《中国德育》2010,(12):73-7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养合格公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一件很艰难的事,需要明确目标,切实贯彻落实。公民教育就是教人明了作为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对这个国家有哪些责任。权利和义务是双向的,有义务的人必然拥有权利;如果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也无法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过于强调义务与责任,造成了“义务异化”,并忽视了公民的权利意识,这导致了公民品质的丧失.权利与义务之间本是矛盾存在,但另一方面,义务却又是权利的衍生体,有权利才有义务;对义务与权利的强调不同在公民教育中也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公民教育中理应坚持权利优先性,进行全民“权利启蒙”,同时再培养公民责任意识,达到权责共生,保证公民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公民责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充足的理论支撑。人本主义学习论作为当今流行的学习理论,对培养公民责任意识具有独特的借鉴意义。文章从学习目标观、学习过程观、教学方法观和教学情境观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人本主义学习论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本主义学习论指导公民责任教育的可行性,最后用人本主义学习论的视角从教育的目标、过程、方法和情境等四个方面建构出公民责任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逐渐步入公民时代,公民教育承担着国家构建和发展的艰巨责任。公民资格和公民教育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公民资格的法理确认是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点,公民资格的充分践行是公民教育的根本诉求。回顾公民资格理论及其演变历程和公民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理清公民资格与公民教育的内在关系,从而对我国的公民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姚霞 《华章》2013,(31)
公民教育指的是能够指导人们准确的把握公民属性和责任权利的那种教育,学生阶段进行公民教育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学生公民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淡薄的公民教育观念与相对狭窄的公民教育内容极大的制约了公民教育效能的充分发挥。要想根本改变当前公民素质和公民教育落后的局面,就应当在学校阶段给予公民教育以足够的重视,在科学的公民教育思路的指导下,及时的调整公民教育的内容,并配合国民教育中的人格培养工作来完成公民精神人格的构建,以期通过健全的公民精神人格推动公民精神的健全发展。就构建公民精神人格来说,其主要涉及公民理性能力的培养;公民道德准则、理想与价值观的构建;公民意志情感的培养与公民知识视野的培养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现代公民精神是公民主体意识和公民责任意识的统一。培育现代公民精神能够防范公民无序政治参与和政治不参与的滋生,促进法理型政治统治类型的发展,进而促进理性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一个重要内容,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又需要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这就是一个普遍民众都具有较强公民意识的现代社会。文章在对公民和公民意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民众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雅典城邦的公民、公民权及公民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雅典城邦是个公民集体,公民是“属于城邦的人”,其权力包括土地所有权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与政治权利。由于需要雅典城邦首数度晨雅典人接纳为雅典公民,但本质上雅典公民是个闭塞、排外的集体,排他性最终使其走上人数日工被外邦灭亡之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城市公民素质在不断提升,作为公民后备力量的大学生对国家公民发展有长期影响。但是,我国历史上缺乏公民教育传统,现阶段公民意识淡薄,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转型的制约因素。在经济科技全球化条件下,大学生是未来改革开放的主要建设者,要成为高素质人才,首先必须成为合格公民,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城市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和首要职责。  相似文献   

15.
公民社会就是"公民"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公民社会在成长和发展中应具有相应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体系。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是融为一体的。公民社会的本质不仅可以从制度层面体现出来,而且有着深刻的文化价值蕴涵。公民社会的文化价值状态反映着公民文化的内涵。公民文化是社会民主制度建构的基础。公民文化的培育既是公民个体的自觉实践,也是一项根本的社会使命。公民文化的培育能够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完善。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是公民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公民文化与公民教育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公民教育主要包括公民意识教育、公民伦理教育和公民责权教育。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传统的反映和文化合理性的表达。理性精神、伦理精神和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16.
公民教育思想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个重要论述,贯穿了他构建理想国的整个过程。理想国是他对日趋衰败的希腊城邦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反思的结果,而在构建理想国时表露出来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强大的理论魅力对我们今天的公民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民是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共事务的权利的人:这是公民定义。公民应该是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能力的人:这是公民身份或公民资格。一方面,根据政治权利的平等原则,每个国民都应该享有政治权利,都应该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根据人作为政治动物之本性,每个国民都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政治能力:实在的或是潜在的。因此,每个国民便都应该具有公民资格,都应该成为公民,都应该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对于那些不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能力,而仅仅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的潜能的国民,政府负有通过公民教育而使这些国民具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能力的责任:保障每个国民的政治潜能得到实现乃是国家的义务和国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面对未来社会与文化转型的挑战,大学必须以培养健全的公民精神为目标,大力弘扬人文精神,通过把普通教育、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9.
公民的本质精神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本质精神体现在公民实存的历史和发展中,古代社会确立了公民的基本内涵,近代社会发展了内涵丰富的公民精神。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是传统道德教育实行转向并回应现代公民精神缺失的一种建构性策略,公民道德教育所要建构的就是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相契合的体系。公民道德教育是以公民为对象,以培养“德性公民”为目的,以实现公民精神为宗旨的社会系统工程和终身教育体系。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建构不仅要以公民的本质精神作为着眼点,而且要针对公民本质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实存状况,确定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和有效途径,并将建构的关键点放在提出实践措施上。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与公民文化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制度与公民文化是互为因果,相互推动的关系。村民自治作为我国农村民主建设的初始的、非国家形态的制度形式,必须会推动农村的公民文化发展。虽然由传统的依附性文化到公民文化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但在村民自治制度的教育与训练下,在经济利益的密切驱使下,在党和政府的合量介入下,公民文化改将日益成熟并对村民自治制度的日益完善提供有力的价值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