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意义]构建与分析移动图书馆UGC用户画像模型,挖掘用户潜在信息需求,促进移动图书馆UGC实现精准化推荐服务。[方法/过程]通过Python爬取喜马拉雅APP《三体》的部分评论数据并进行聚类分析;利用RFM模型选取典型用户;采用TF-IDF算法生成标签,利用词云可视化工具生成典型用户的完整画像。[结果/结论]详细阐述移动图书馆UGC用户画像的构建流程,并通过实例分析构建喜马拉雅平台《三体》部分典型用户的完整画像,提出移动图书馆应结合数据驱动的用户画像提供精准化的推荐服务、个性化的知识搜索、智慧化的预测服务、智能化的隐私保护,以促进移动图书馆UGC精准服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王丽娟 《情报探索》2014,(10):126-129
阐述了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内容、策略和用户需求。从基于用户需求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的角度,提出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整体模式和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模式,以实现用户需求与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三网融合所带来的新信息资源环境的基础上,针对移动信息用户的资源需求进行了调研,以分析结论为支撑平台构建了图书馆移动信息资源建设模型,以期实现对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静  黄春娟 《情报杂志》2005,24(8):136-137
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提供给用户。高校要实现个性化服务。必须提供相应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机制。从个性化信息资源模型的构建以及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模型的构建两个方面分析和研究了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模型构建的过程以及构建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当前高校移动图书馆中的数据资源已具备大数据特性。本文在Hadoop平台上构建高校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从用户的信息行为角度出发,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用户信息需求,并以此作为系统个性化推荐功能的输入,能较好地提升高校移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图书馆文化服务进行了内容定位及移动服务的优势分析。在对现有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图书馆移动文化服务系统模型。该模型由信息用户层、服务平台层、服务模块层、服务资源层组成,可实现针对不同类型信息用户、不同类型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共性及个性化的移动文化知识服务及共享过程。  相似文献   

7.
闫文轩  王金秀 《情报探索》2013,(10):122-123,12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用户的信息行为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进行信息查询的行为特征,总结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需求,并对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开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福  刘川 《现代情报》2017,37(3):13-20
[目的/意义]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的适配程度决定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绩效。为向用户提供多元化一站式信息服务和精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特性和机理进行分析。[方法/过程] 从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跨学科特点和内涵,借助于信息接受情境的链模式、域模式和场模式为基础,构建信息接受的生物学作用机理、情境计算机理和情境适配机理,从而分别形成其信息接受情境模型。[结果/结论] 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数据处理,提出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配置、信息接受情境适配和信息接受情境优化方法。以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计算为导向,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杨梦晴 《情报科学》2020,38(1):153-161
【目的/意义】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入手探究移动图书馆社群化服务系统的构建和仿真效果。【方法/过程】 首先构建了移动图书馆社群化服务系统仿真概念模型;然后通过分析确定仿真模型边界,构建了系统动力学仿真 因果结构图和系统流图;通过为仿真模型编写方程、赋予参数,对模型的仿真效果进行检验。【结果/结论】仿真结果 显示用户参与积极性是移动图书馆社群化服务系统模型的敏感性参数;对不同参数下的仿真效果进行分析,本研 究提出关注关键用户、控制用户潜水现象、提高用户社群化行为积极性、注重服务技术提升等移动图书馆社群化服 务系统质量提升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需求与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信息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向用户提供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作为基于知识的网络化信息个性和交互性的图书馆,提出了构建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并以建立用户模型和个性化信息模型,作为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途径,帮助用户建立个性化信息平台的资源建设,使用户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最佳信息。  相似文献   

11.
基于过程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影响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主要因素,认为技术支撑、系统功能、用户需求、用户接受信息的能力、工作人员素质、宣传与用户培训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起主要影响作用;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一般过程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过程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型,最后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息信服务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用户满意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华 《现代情报》2007,27(9):119-121
用户满意是用户在商品或服务消费过程中需求满足的状态,是用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研究用户满意的理念、用户满意的构建、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及分析图书馆的服务竞争优势等对图书馆实现“服务至上,用户第一”的服务宗旨,实现图书馆的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移动图书馆获取其信息服务,但手机移动图书馆的用户反馈功能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服务评价、意见建议、图书荐购等有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功能没有完全普及.文章主要在移动图书馆系统中增加了用户反馈系统,实现了用户提交反馈,图书馆依据反馈内容进行回复,并总结反馈作为信息服务调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姝瑾  郭鹏  王福 《现代情报》2018,38(11):25-32
[目的/意义]虽然目前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得到了改观,且场景化要素不断丰富、应用不断深入,但是用户信息素养及信息需求期望也在不断改变,在双方或多方作用的不断演进中,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也日渐呈现出新的障碍因素,如何有效把握及控制这些因素是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研究较为关注的话题。[方法/过程]为此,以系统论为着眼点,将移动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基于出声思考法将信息接受阻碍编码为信息接受来源阻碍、信息接受过程阻碍、信息接受效用阻碍3个维度,并基于此,构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阻碍机理模型。[结果/结论]以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阻碍机理模型为基础,提出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阻碍因素的控制对策,为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服务空间再造及移动图书馆创新服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论图书馆情报用户的信息能力障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由于图书馆情报服务效益的大小必须通过用户信息需求实现的程度来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强化图书馆现代信息服务功能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图书馆服务对象及其信息行为的研究,以及研究因图书馆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手段、资源结构等因素的改变而导致的用户新的潜在性需求和信息行为障碍,以便帮助用户实现由潜在需求向显在需求、现实需求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用户信息需求的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对人性化服务的概念及图书馆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意义作了论述,提出了构建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人性化服务体系的主要途径,并阐述了图书馆进一步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互联网+"驱动的社会背景下,以服务为主题的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环境、手段、需求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互联网+"这一重要思维的冲击,图书馆应积极谋划,创建适应移动互联网和用户行为习惯的新型服务模式,重组图书馆各项业务的流程、实现资源共建,协同发展、信息共享,以开放的姿态,打造图书馆服务的新型业态。  相似文献   

18.
周玲元 《现代情报》2015,35(11):69-73
本文针对图书馆服务情境信息种类繁多、信息结构和表达方式不一问题,研究利用本体机制实现图书馆各信息系统之间的语义表达、规范业务流程和数据格式。文章进行了图书馆情境感知环境下的本体设计,包括用户、移动智能终端和物理环境情境模型的构建;利用Protégé本体开发工具建立了情境感知服务本体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UTAUT和TTF模型的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图书馆是新的网络环境下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需信息服务的应用平台,近年来其呼声热度很高,但仍然面临用户采纳率不理想的局面,为解决此现实问题,分析和挖掘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的因素,解释和预测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整合UTAUT和TTF模型的基础上,从用户感知和任务/技术的双重视角构建理论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利用结果方程模型探究各个因素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个体创新和感知信任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通过绩效期望间接影响用户采纳意愿。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文对移动图书馆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移动服务供应链模型相关理论基础的回顾评述,包括服务供应链、服务供应链模型和移动服务供应链等,并考虑到移动服务供应链的结构特性,构建了一个基于用户体验管理(CEM)的通用移动服务供应链结构模型。然后,详细阐述了模型中各管理要素,包括CEM、需求管理、能力管理、关系管理和信息流管理,并讨论了该模型在移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最后,对移动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