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章通过界定应用型人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梳理教育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并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关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等四大人才培养要素在实施人才培养任务时相互关系的“范型”和“式样”。我国传统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其他要素之间的矛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把解决这些矛盾作为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观的演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伴随着社会与文化变迁、政治变化、科技发展,人才培养观经过了清末"维新"人才观、民国时期"通才"人才观、新中国"社会主义"人才观的演变。人才培养观的演变体现出高等教育与政治体制的关系,为研究现代大学精神提供了依据;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经过碰撞和摩擦逐步由分离走向融合,推进"专"、"通"相融的人才培养观形成;发展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异质化是高校主动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才培养观引领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伴随着社会与文化变迁、政治变化、科技发展,人才培养观经过了清末“维新”人才观、民国时期“通才”人才观、新中国“社会主义”人才观的演变。人才培养观的演变体现出高等教育与政治体制的关系,为研究现代大学精神提供了依据;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经过碰撞和摩擦逐步由分离走向融合,推进“专”、“通”相融的人才培养观形成;发展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异质化是高校主动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才培养观引领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关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等四大人才培养要素在实施人才培养任务时相互关系的"范型"和"式样".我国传统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其他要素之间的矛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把解决这些矛盾作为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广义的概念。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都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题中之义。无论是从高等教育职能产生和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要求看,亦或是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当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文章基于整体性视角,从思想渊源、制度基础与社会需求三个维度出发,分析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义:回归教育初心在于坚守人本理念、体认并尊重人的主体性与差异性,这是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渊源;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个体多样化需求,"破旧立新"成为必然选择。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效性、连续性支持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有效衔接、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以灵活多样的路径选择,为人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社会发展渴求卓越人才,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以合规律的教育,输出具备卓越特质的人才以回应社会诉求。在明晰要义的基础上提出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8.
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家对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号召,既给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发展方向,也使高职院校面临人才培养困境。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环境,本文以构建创新型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提出构建"理实一体化"、"岗证对接"、"四训递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课程体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能力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国家教委列入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整个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本文旨在对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走向进行一次探索与研究;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国外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状况,阐明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的目标选择、人才培养主体改革、人才培养条件的创造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三个基本问题。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取决于市场多元、多变的需求,不同的高等院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主体改革的可行路径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标尺,按照针对性、时效性和责任性相结合的原则改革高等院校用人制度;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则是国家、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工程。  相似文献   

11.
工程教育改革:构建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工程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要课题。作为大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是: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口径,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发展学生个性,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同高校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条件进行定位选择,设计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人才培养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构建高技能、开放式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实现管理体制创新,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是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以动画游戏产业为背景,探讨创意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提出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院校要办出高职特色,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理论进行研究与改革,通过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理论的实践,构建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理论框架,为培养出适应21世纪的高职人才提供指导.这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4.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着体制性的发展瓶颈和实施中的现实困境。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当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构建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和人才培养目标。我国专业学位发展应当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人才培养结果的评价三个角度去探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制度的科学定位与建构。  相似文献   

15.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已进入 2 1世纪 ,2 1世纪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主要体现为高层次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因此 ,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使之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关键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本是高等教育一贯的目标 ,并不是新鲜话题 ,但是在今天的时代它有着特殊的意义与时代特点。首先 ,提高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是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强烈要…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的变革,教育的发展,促进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化,以适应教育的社会化发展。本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的分析,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类型的总结入手,结合当前知识的变化及社会的要求,构建新的人才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则是提高质量的前提条件。相较于部属高校,占我国高校绝大多数的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更加突出。从地方高校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的重要使命,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和困境等方面综合分析,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走向社会中心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同时又存在或然性因素。现代高等教育的社会中心是一个中心面的概念,由此决定了高校必须分层定位和分类发展。高校分层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如何处理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解决人才培养的粗放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细化之间的矛盾,以及发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引领功能,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中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素质平衡基础上的个性发展。素质平衡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个性发展才能建构一个有价值的或自我实现的专业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就是科学引导与自主建构交互作用的过程。科学引导是一种适度引导,要依据并适应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科学引导是一种启发,要审慎处理价值问题。自主建构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主导机制,它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它是一种双向建构,需要在多元对话关系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探究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途径和基本形式。理论教学实现学生的历史性建构,切忌灌输与独白,需要互动与对话。实践探究实现学生的现实性建构,它验证知识,生成新的知识,并建构学生的缄默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实践探究应成为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大学教学的基本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