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书院在宋朝非常兴盛。宋代书院的形成、发展及壮大,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加以扩大,并弥补了官学教育的不足,因而成为一种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
书院是我国教育史上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并在其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则就宋代初期创建、盛行千年不衰的"天下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为窗口,全面透视其教育理念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王功琪 《兰台世界》2014,(7):144-145
书院是我国教育史上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并在其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则就宋代初期创建、盛行千年不衰的"天下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为窗口,全面透视其教育理念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书院是古代重要的教育和学术机构,清代是我国古代书院的全面普及和繁荣时期。在教育对象范围扩大化的情况下,清代书院道德教育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介绍清代书院在道德教育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书院是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由私人讲学进化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教育体系,创建者一般为宿学鸿儒。文章总结了明代阳明书院讲学方法和学术活动特点,总结了书院讲学对明代学风的影响,为研究明代学风提供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6.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出现了全国性以经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流派--汉学.学术思想的繁荣发达,总是要寻求、获得相应的教育组织来传播.汉学兴起之后,就开始进人书院传播、发扬.钟山书院作为清代的一所著名省会书院,其在汉学的教育与实践巾成绩卓著,对汉学的发展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国辉 《兰台世界》2014,(1):141-142
书院是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由私人讲学进化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教育体系,创建者一般为宿学鸿儒.文章总结了明代阳明书院讲学方法和学术活动特点,总结了书院讲学对明代学风的影响,为研究明代学风提供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8.
蔡志荣 《兰台世界》2016,(24):149-151
书院作为地方重要教育机构,除了教育功能,还有社会教育功能不能忽视。书院通过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开展教化活动,书院对地方社会的发展,反思对当前地方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概念范围广泛的书院讲会既是一种学术组织、学术团体,同时又是书院固有的学术讨论、会同讲学等会讲制度。本文从明代书院讲会的复兴、发展趋势以及书院讲会的类型三个方面来研究明代书院讲会,以期为明代私人教育研究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唐细英  谢玲 《兰台世界》2012,(28):60-61
书院藏书是我国古代藏书的一个特点.书院之名起于唐代,北宋后书院发展成为一种读书、讲学新的教育组织,它的目的在于自由研究学问、讲求身心修养,是理学家或者学者讲学之所.明清时期,书院几乎遍及各省通都大邑,以至穷乡僻壤,这一时期出现了古代比较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等有名的书院.  相似文献   

11.
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教育组织,它起源于唐而形成于宋,对中国古代的教育、文化和学术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作用。扬州书院创建较早,自宋代开始,历代均有兴废,而以清代书院最具规模。柳诒征《江苏书院志初稿》称:“江宁布政使所属各府之文化,以扬州称首”,“扬州之书院,与江宁省会相颉颃”,“其著者,有安定、梅花、广陵三书院。”这三所书院所以能闻名遐迩,主要得益于“两淮鹾利甲天下”。清代扬州为两淮盐运中心所在,书院划归盐务,“谕商捐修,并定每年经费,更新其制”。所以扬州书院的“廪之给,视他郡为优”。名师硕儒纷纷…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古代,书院作为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承担着许多的社会责任,不仅可以向学生提供读书、习艺的场所,还可以让许多的知名学者进行讲学,宣传自身的思想。因此书院为后世教育提供了一种更加完善的方式,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兵 《图书馆》1999,(4):75-75
书院是唐宋时期出现的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是由读书人自己开拓的集讲学、祭祀、藏书为一体的一条教育之途。如果对书院制度加以系统的研究,使之从原来的零碎的研究状态变为有序的系统,从对书院的个案性研究变为综合性、系统性研究,从而对书院制度本身带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4.
书 院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唐朝。清代袁枚在《随园随笔》中记:“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唐代的书院负责校刊书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尚不是教育组织。到了宋代,书院成了讲学的场所,或为公办,或为私办,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 曲阜为推崇孔子而设立的书院,有洙泗书院、尼山书院、春秋书院、石门书院,称为曲阜的“四大书院”。《曲阜县志》记载:“尼山为至圣诞生之地,洙泗乃至圣设教之区,历朝建有书院,并设世官享祀。”《阙里文献考》曰:“书院本为春秋讲学而设”。这四大书院…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籍中唯一一部反映嵩阳书院的志书:《嵩阳书院志》,对我国古代官学、私学、书院教育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籍中唯一一部反映嵩阳书院的志书:《嵩阳书院志》,对我国古代官学、私学、书院教育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试论明代书院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不仅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也是重要的藏书之所。从书院藏书的发展轨迹、书院的藏书特点、书院藏书的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对明代书院藏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书院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唐,盛于宋,衰亡于清,历时千载,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发展、人才培养,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它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亦独具特色.作为教育机构,书院由宋至清也一直承担着刻书的职能,至今声誉很高.清代河南书院所刻之书,无论在质量上、数量上都超过了前面任何一个朝代.  相似文献   

19.
陈尚敏 《档案》2022,(3):15-20
清代书院政策,经历了由禁创到鼓励的不同阶段,其转棙出现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廷谕令各省督抚于省会设立书院,并各发帑金一千两以资膏火,其不敷者准动公项支用,各省会书院相继建立。结果17个省的23所书院享受了此项优惠政策,甘肃兰山书院位列其中。兰山书院的设立,其意义首先在于,兰山书院为甘肃各府州县书院的发展确立了范式;其次,围绕兰山书院,清代甘肃教育中心形成;再次,兰山书院为外省人士来甘肃讲学搭建了平台,这不仅推动了甘肃科举教育的发展,而且还提升了地方教育的内生能力,这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元代书院刻书事业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矩弘 《图书与情报》2006,(2):111-115,119
书院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教育机构,元代书院不仅从事教学活动,而且还从事出版活动,雕版刻印了不少高质量的书籍。书院的刻书活动推动了整个元代出版业的繁荣,在元代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