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诗歌形象是客休形象的类特征与主体感情特征的猝然相合,诗歌形象是假定性的结构与诗人中心感情的结合与凝聚,诗歌形象是变形艺术得以发挥,准确表达情感的符号。  相似文献   

2.
形象性是诗歌的主要特征之一。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理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诗人在创作时总是通过种种手段把自己的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融合在一起,组成栩栩如生的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诗歌的鉴赏实际上就是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诗歌鉴赏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就是写什么、为什  相似文献   

3.
诗歌通过形象反映现实。诗歌的形象有其独具的特征,跳跃性、主观性使诗歌更具启示性、感情性和感染力。在诗歌的创作欣赏中,注重形象的选择,提炼和塑造,恰到好处地“分布”形象,恰如其分地理解、再创造形象,使诗歌向人们昭示出丰富的美学价值和独特深厚的意境,正是本文所力图探讨的主旨。  相似文献   

4.
1.考纲要求。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诗歌形象。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用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古代诗歌的形象包括叙事诗中的人物、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和写景状物诗中的景和物。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多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叫意象。  相似文献   

6.
王兆莲 《新高考》2004,(12):4-5
古典诗歌的形象,是诗人根据各种社会生活现象或自然现象集中、概括、创造出来的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审美意义的具体生动的图画,它以人物形象为主,同时包括各种各样独具形态的事物和千差万别的情绪状态。形象在诗歌创作和诗歌鉴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形象,就没有诗歌;不能阐释形象,就不能准确地鉴赏诗歌。形象分析,已成为诗歌鉴赏的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用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古代诗歌的形象包括叙事诗中的人物、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和写景状物诗中的景和物。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多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叫意象。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思想和情感,是诗人的内在情思与生活的外在景象的统一体。例如借景抒情类的刘禹锡的《石头城》描写的是寄寓着国运衰微的寂寞空城,  相似文献   

8.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鉴赏形象是诗歌鉴赏的基础。《考试说明》明确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每年的高考,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的语文卷,均会涉及诗歌形象的鉴赏。所以,掌握古代诗歌形象鉴赏的答题技巧,对每个考生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徐芳 《语文天地》2010,(5):19-20
2010年《考试说明》中对诗歌考点要求之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形象非常重要.2008年的广东卷、山东卷、宁夏海南卷,2009年的天津卷、上海卷、全国卷Ⅱ都有考查到诗歌的形象.那么什么是古代诗歌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命题类别】命题者考查学生对诗歌“形象意境”的赏析,一般为: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和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这里指意境的色彩、构成、情味等)。【设题形式】诗歌“形象意境赏析”的设题形式有三:(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相似文献   

11.
“长吉体”诗歌形象,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古典诗歌整体风格上的差异。诗人选择了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重组世界的方式,通过非“物态化”的审美追求,汹涌澎湃的浪漫激情,含蓄鲜明的诗歌意象,使其作品具有了现代派诗歌的某些特色。  相似文献   

12.
想像,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诗歌中,诗人把头脑中原有的各种印象、图景、经验等调动联系起来,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通过分析、比较,进行剪裁、取舍,重新加以组织,渗入自己的真挚感情,注入自己的主观见解,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和意境的过程便是想像。它既是诗人对生活深刻理解与思索的结果,是形象思维的飞翔,是感情的升华,也是诗歌的主要特征。正如诗人艾青说:“没有想像就没有诗。”那么如何体会诗歌的想像呢?一、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精心设计朗读,认识诗歌中的想像我们在朗读诗歌时,…  相似文献   

13.
鉴赏古典诗歌是高考必考的一种题型,其内容多为考查诗歌的景物,或考查诗歌中的事物,或考查诗歌中的情感。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指出:学生应学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可见,教学鉴赏诗歌就要从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入手。可事实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根本就读不懂诗歌内容,找不出诗歌中的形象。本文试从如何读懂诗歌和鉴赏诗歌形象这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用精练、形象、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抒情言志的一种文学体裁。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集中表现在作者对意境的审美创造上。何谓意境 ?意境是诗的艺术境界,是“意”和“境”的统一,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描绘的画面和塑造的形象的统一体,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意境是诗美的集中表现。正如王国维所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因此,诗歌教学应突出意境教学,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揣摩、探寻、发掘意境,领略诗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诗歌与比喻     
全国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谈谈诗歌》一文在谈到诗歌的特点时说:“……诗歌是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就是用诗来汫道理,也要借助于一定的形象,用诗来抒情和叙事就更不必说了。”这话说得非常正确。但如何使诗歌“形象”起来呢,这里没有谈及。本文想就比喻在增强诗歌形象方面的作用问题上作些补充。使诗歌形象化的手法是很多的,如描写、象征、借代、比拟、摹状、衬托等,但最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古典文学典雅含蓄,在诗词中常用意象来委婉表达情感,在他们那里,花有生命,草有灵魂,一山一水都浸润着诗人的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曾这样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学创作就是要通过"物色(即作品中的形象)"来表达"声""心"(亦即作品的情感)。在诗歌鉴赏中,读者要真正走入诗歌所创设的意境,还原那些象外之意,体味诗人蕴含其中的浓烈情感。诗歌中的形象既可以是作品中所展示的生  相似文献   

17.
抓住诗歌的特点,把握形象,领会内容是高考诗歌鉴赏题解答的关键。"诗言志",诗人作诗总有其要抒发的感情,诗人在写作过程中不是纯客观地对待对象,或爱或恨,或喜或怒,总有一定的感情和态度。把这种感情抒发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就是抒情。人的感情是主观的,抽象的,直接抒发易失之空泛直露,读者只有依附于一定的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才会感到诗意浓郁,令人回味。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寄离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领略诗人抒发的情感,并期望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燃烧。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往往较含蓄,诗人把无影无形的思想感情蕴蓄在各种具体形象之中,鉴赏诗歌一般要通过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来体味其思想感情。但对于解答诗歌鉴赏题来说,先把握感情基调,不仅为体味诗歌感情打下基础,也为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指明方向,能较快地入情入境。在考场上鉴赏诗歌,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吟诵、品味,快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就尤为重要了。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快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诗歌的特点是以意境这一种特殊形式来反映自然景观、社会生活和表达感情的。因此,诗歌教学要启发形象思维,使学生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第七册《瀑布》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声、色、形三个不同的侧面传神地描绘了瀑布美丽壮观,自然地流露诗人对祖国河山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启发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瀑布的壮丽景色,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的意境,提高了教学效果。一、启发记忆,引导学生通过形象来理解诗题。理解诗的题目时,我这样启发学生:“请你回忆一下,在哪里见过怎样的瀑布?”有的学生回…  相似文献   

20.
诗歌教学之我见王裕厚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是诗歌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种模糊的语言和模糊的表达,是诗的思维和形象思维所特有的。它能揭示出更为复杂的意义和感情,塑造更为鲜明真切的形象,从而把人类内心活动准确地表现出来。但是它却给学生阅读和理解带来了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