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从未长久地停顿过,迄今为止的战争,就其军事形态而言,都是绝对战争,进入21世纪,绝对战争正日益为可控性战争所代替,其根本原因在于战争手段的巨大破坏性制约了战争目的的无限性;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制约了绝对战争的爆发与升级;战争的高消耗制约了战争的规模与强度。战争控制包括军备控制、危机控制、冲突控制和局部战争控制诸环节,就战争要素而言,战争控制涉及战争目的、战争手段、战争对象、战争方法、战争时间与战争空间因素的全面控制与全程控制,《孙子兵法》是战争控制的艺术杰作。  相似文献   

2.
《左传》在叙述战争时,有重点地选择了战争发生的原因、战争成败的原因、战争的场面、作者的战争思想这些要素进行叙述,将战争叙述得生动细致,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战争环境的辐射和全身心地投入战争,改变了杜鹏程的心理和生理方式,战争内化为杜鹏程生命的节奏形态。同时,本文论述由于强烈的生命活动的影响,使杜鹏程不仅用战争的节奏写出了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而且把建设题材的小说,写得富于战争的神韵。本文认为,杜鹏程是战争化了的作家,战争是杜鹏程生命的节奏。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革命战争的进步目的、掠夺性战争的反动目的、统治阶级借助战争转嫁危机的险恶目的。列宁高度关注战争的政治目的,区分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不同目的。斯大林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捍卫民族生存"的正义目的,正义战争目的对于士兵的道德有激励作用。毛泽东特别注重战争的政治目的,剖析了革命战争及帝国主义战争的政治目的,揭示了战争的军事目的,探究了战争的军事目的与政治目的的相互关系,阐明了战争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十分强调对战争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他认为战争是有规律的、可知的,战争规律有一般战争规律和特殊战争规律,应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研究战争规律,研究战争的目的在于应用规律指导战争。毛泽东研究战争规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为科学研究和认识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春秋左传》中比较完备地保留了春秋时期的大量战争史实。这些翔实的战争记录显示,春秋时期频繁复杂、充满残酷杀戮的战争中却有着一整套与后世迥然不同的战争礼。这些战争礼不仅折射出当时战争不同于后世战争的温情与体恤,而且反映了人们尊王、从礼、敬德、重仁等思想。两千多年前中国战争的原始状况借助于战争礼得以真实展现。  相似文献   

7.
我们为什么要痛恨战争,因为战争伤害了人民。我们为什么要欢庆战争,因为我们胜利了。我们为什么要审判战争,因为需要建立一个秩序。那个秩序就是要以法律的形式来惩罚战争肇事者和战争阴谋家,建立一个用和平通向和平的有效通道。  相似文献   

8.
任兴科  苏凤 《现代语文》2007,(10):30-31
从陈寿的《三国志》、民间的三国故事,到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经历了一千多年的虚构、想象的民间再创作过程。《三国演义》不是为写战争而写战争,而是更着重战争氛围的渲染、战争过程的表现,用小说的细腻和深刻,以戏剧的夸张和幽默,对战争场景、战略谋略、战争氛围、敌友变化以及战争人物进行了戏剧化的再现,从而达到了让读者对战争题材多元感悟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1600—前1100年的古代东地中海世界战争,因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是神的意志,而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虽然这一时期的战争大都打着弹压叛乱的旗号,但是其本质却是为争夺势力范围的非正义的争霸战争。在频繁且规模宏大的战争中,一些规范各参战国军事行为的战争准则业已形成,从而为通过战争重新构建世界秩序提供了先决条件。纵观古代东地中海世界的战争发展,它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以争夺生存空间、掠夺财富为目的的原始部落战争,以服人为目的战争和以兼并为目的的战争。公元前1600—前1100年的战争已经发展到以服从为目的的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10.
闫栋栋 《孩子天地》2016,(6):267-268
唐朝建立之后,逐步与朝鲜半岛三国建立了宗藩关系。但高句丽在权臣盖苏文的专政下,一再破坏这种宗藩关系,攻伐新罗。于是,唐和新罗开始联合打击高句丽及百济,而学术领域有关这场战争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战争性质、战争原因、战争影响等方面。本文将从战争前的背景、战争的经过,战争的影响,和战争的性质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11.
《红高粱》是战争修辞话语的另类:其非宏大、非高调叙事,引导了关于战争的另类想象。对强悍生命的修辞书写,召唤着民族的刚健之魂,并接续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尚“力”传统。莫言的时间修辞改写了战争叙事流程。作家在战争现实之外,重建了一个关于战争的审美现场,也重建了战争修辞话语的审美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12.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是以制信息权为特征的不对称战争,虽与传统的战争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战争的突然性、残酷性、短暂性都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但涉及战争的一些基本形式仍然未变。毛泽东人民战争的军事思想在指导我们如何夺取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胜利的实践中将具有新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精髓是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毛泽东把它用于一般战争规律和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研究 ,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研究 ,用于战争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反复的认识过程的研究。要在新的矛盾中探求规律 ,依客观规律办事 ,学会和运用一般和特殊相联结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阿富汗战争是苏联对一个弱小国家发动的战争,是苏联实现其南下战略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美苏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中亚地区争夺势力范围的结果。苏联在这场战争中削弱了国力,没有获得好处,反而使美国从中得利。战争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至今这个国家仍陷在内战之中。  相似文献   

15.
艰苦的抗战八年,中国经济和社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以战时湖北、湖南后方手工业为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了抗战时期后方手工业勃兴的原因。通过比较两湖后方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及异同,本文认为,在战时工业品异常短缺的背景下,两湖后方手工业与有限的机器工业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坚持长期抗战,提升鄂西、湘西山区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均发挥突出作用,从而成为大后方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都在沦陷区开展游击战。国共两党敌后游击战都在抗战中起到积极作用,但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导致两党敌后抗战的结果迥异。这种差异反映了两党阶级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军公开入侵朝鲜,并将战火烧到我国边境。为保家卫国,中国派兵入朝参战。但我军落后的后勤供应很难适应这场现代化的战争,物资运输线成了美军轰炸的主要目标,其畅通与否,成了我军能否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王鼎钧的《碎琉璃》是“观剑画兰”精美之作,那么,由三十多篇散文合成的《左心房漩涡》就是一曲雄壮的交响乐。作家透过种种触目惊心的表象,在哲学与神学的维度叩问民族精神,寻求在战争废墟上修补破碎心灵、重建道德王国的可能。而真正的战争史诗,则是1992年以来陆续出版的三部回忆录。正是《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和《关山夺路》这三部摄取了战争灵魂的大品,使王鼎钧步入了世界文学大家的行列。从此,王鼎钧的战争文学有了一个精神转向;由表现战争场面满足读者的猎奇欲,到表现战争灵魂,以引发读者对战争的形而上思考;由渲染战争残酷、一厢情愿地反战到尝试引领人们走出战争阴影,在心灵的废墟上重建价值体系;由表现指挥者赢得战争胜利的智慧到表现金字塔下的小人物在战争中保持做人尊严的智慧。战争文学的这一精神转向,开始了作家以新的支点诠释战争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9.
2003年美国悍然发动的对伊拉克战争虽已结束,但战争给美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渐显现,美国为此付出高昂的政治、经济和安全代价:政府形象和外交地位严重受损;经济复苏受阻,财政负担沉重;安全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