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许沁 《新闻世界》2013,(5):71-72
法制新闻在地方媒体的各类新闻节目中向来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各家媒体竞相争抢的新闻资源。以往地方媒体对此类新闻报道都是集中在"辖区"以内,不过随着媒体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将触角伸向全国性重大法制新闻事件,参与此类报道,不仅可以扩大新闻选题范围,更能彰显媒体权威性。而作为外地媒体,参与这类报道往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么如何报道好这类新闻呢?笔者就自己曾经参与报道的"重庆警方击毙周克华"题材,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地方性媒体越来越重视采写、发表外埠新闻或与外埠相关的新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媒体的活动半径正不断扩大,媒体的眼界不断开阔,对他地、他人的关注也在增强.从这个意义上看,外埠的新闻和本地的新闻具有同等的新闻价值.同时,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给外埠新闻也提供了立足之地.从媒体运作实践看,媒体主管部门和宣传、新闻出版部门一般对有关本地的报道管理较严,而对涉及外地报道则相对宽松.  相似文献   

3.
杜勇清 《新闻战线》2021,(5):116-118
淮安报业深耕本土资源、策划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提升报道辐射力、扩大报道覆盖面,进一步探索媒体深度融合路径,为地方党报组织策划重大主题报道、当好新时代新闻战线“答卷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语: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的内容日益丰富,尤其是在融媒体发展的今天,传媒产业的重整、优化和创新成为传媒业发展的一大优势。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平衡性原则是大众传媒报道内容的规范与指南。媒体工作者理应坚守职业操守,客观地揭示新闻原貌,报道内容要涉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平衡报道内容。本期"传媒大讲坛"栏目关注媒体报道,研究大众媒体视域下传媒业发展的各类社会现象,首先特邀中国传媒  相似文献   

5.
中国入世 ,使得我国的媒体突然之间生存和置身于全球化的竞争之中。在经历媒体集团化改组整合之后 ,我国的各类媒体第一次集体亮相于韩日世界杯的赛场上 ,从而形成我国媒体与其他国家媒体的竞争 ,以及国内媒体合作且竞争的格局 ,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传媒的世界杯比赛。其中的成功与失败必将成为新闻传播学、传媒营销学中的典型个案。本期“中国传媒的世界杯”发表中央电视台前方报道团团长岑传理的《中央电视台的世界杯转播与报道》 ,唐敏的《聚焦媒体世界杯报道与竞争》 ,董奕、夏宁的《论我国电视专业体育频道的生存现状和发展模式———以世界杯为例》 ,以及熊永新的《个性独立创新———从世界杯看网络媒体新闻业务发展》等文章 ,引领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观察硝烟仍存的韩日世界杯。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长沙晚报的报道实践,探析地方媒体如何运用本土化策略做好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策划和报道。地方媒体可以第一时间从国内外重大事件中找到与本地相关联、受众喜爱的新闻元素,从独家视角深入采访挖掘出不一样的落地报道,从而为受众提供及时、精准的新闻内容。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不止体现在能发现“有”,还要善于看到“妙”,在“从无到有、有中生妙”中发掘新闻金矿。  相似文献   

7.
唐嫣妮 《东南传播》2021,(12):133-134
尽管如今新媒体、融媒体、自媒体等媒介样态层出不穷,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但传统主流媒体在时政报道、权威报道、主题报道等方面的地位依然稳固,地方台与省级电视媒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也是有着永久的存续期.作者深耕省级电视媒体30余载,本文集结了作者在地方台和省级电视媒体新闻互动方面的思考,探讨如何提高地方新闻的录用率、出镜率,让地方新闻更多地在省级平台上呈现,也成就省级媒体平台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则是吞噬媒体公信力的毒瘤。"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展开。  相似文献   

9.
周子杰 《新闻记者》2022,(7):45-57+70
记者身在何所处关乎职业管辖权,记者与新闻发生地的紧密联系弥补了新闻业对专业知识控制的不足。互联网时代,记者不必外出做新闻,通过线上采编的方式就能生产全国社会类新闻,这一远程报道的现象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沿着地方(place)这一概念的指引,基于在媒体进行参与式观察与访谈获得的经验材料,本文认为远程报道的常规受到社交媒体与平台媒体的双重塑造,远程报道的方式消解了媒体的地方性,使其在事实核查、地方性知识、受众信任与新闻权威上面临诸多挑战。在这一情境下,新闻室中仍保有活跃的在场文化,出外勤做新闻关乎新闻的质量,也是构建记者职业想象与职业荣誉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全国媒体的操作情况看,各媒体的策划重点都集中在自身形象、地方新闻和国内新闻方面,对国际新闻的报道策划,似乎是有心无力,颇有鞭长莫及的感觉.即便是中央级媒体,对国际新闻的报道策划也是偶尔为之,更不要说地方媒体了.  相似文献   

11.
会议报道、成就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多年来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老课题。“十六大”报道专栏纷呈,内容丰富,首都媒体更是得地利之先,在内容、形式和合作机制上都有不少创新,而这些创新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更加重视按照新闻规律来报道会议,注重从受众本位、传播效果来组织报道,这也正是多年来贯穿于会议新闻改革中的重要共识。  相似文献   

12.
新闻教育·电视栏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上传出信息,目前全国高校开设新闻、传播、广告、公关类学院、系、专业,达到470余家,比去年增加了110多家,在校生超过10万人,每年的毕业生超过2.5万人。新闻传播类院系的蓬勃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兴旺,值得高兴;但同时也已经发现新闻传播师资力量不足,平均教育质量下降,毕业生分配难等问题。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注意防止媒体发展泡沫现象,现在看来,新闻传播教育的泡沫化问题同样值得重视。我国的电视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作为内容产业的电视节目发展更为迅猛。央视索福瑞…  相似文献   

13.
很多省级媒体都要报道大量的地方新闻,这.些新闻大多是由地方媒体提供的。对于大多数省级媒体的编辑来说,是否选用地方台的新闻,新闻内容是否新鲜有趣是第一位的,至于新闻内容是否真实,往往不去核对和深究。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一些虚假新闻有了出口,极大地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降低了公信度。  相似文献   

14.
郭亚萍 《今传媒》2014,(6):55-56
灾难事件因其突发性、重要性和冲击性等特点使得灾难报道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电视媒体在直播报道灾难新闻时更加强调真实、客观、理性和专业精神。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突发灾难事故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雅安地震期间电视媒体的直播报道为例,分析了我国电视媒体灾难报道的痼疾,并强调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日本3.11大地震因其震级高、次生灾害多,影响力大,成为我国各级媒体争相报道的一个新闻事件。中国电视媒体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多次灾难报道的锤炼后,对灾难新闻的报道能力如何?本文通过对央视《东方时空》一个月间的样本进行新闻叙事学的内容分析,归纳出其"平台、悬念、责任"的电视灾难新闻报道理念,"日本3.11地震——一场全人类的灾难"、"日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公众的新闻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权威媒体的报道。众多的信息渠道满足了公众对事件的知情权,与此同时,网络的迅速普及和使用,也致使了一些虚假新闻不断滋生,这大大影响了相关媒介的公信力。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矛盾凸显的  相似文献   

17.
林锦 《报刊之友》2012,(11):41-43
框架分析是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以剖析新闻的文本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建构和互动。本文从框架分析的视角出发,对VOA、CNN以及《纽约时报》这三家美国媒体的网络报道中,对我国“7·23”动车事件在事发半年内的报道议题与报道方式进行分析,探析美国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对我国官方媒体形象、新媒体形象以及事件受害者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中,地方纸质媒体存在采编力量薄弱、信息源匮乏、新闻高度同质化以及新闻时效性差等困难.<福州晚报>在奥运报道模式上从拓宽稿源渠道、整合新闻资源、突出本土元素、强化照片处理以及纸媒与读者、新闻网络联动等方面作了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视听·网络     
《视听界》2003,(5)
“第五媒体":从通讯终端到信息终端的演变http://www.sina.com.cn新浪网作者:田中初发表日期:2003年08月11日11:09 借助伊拉克战争报道、抗击非典报道,手机作为“第五媒体”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手机短信新闻的发送和征订量呈现直线上升势头。手机彩信新闻定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报喜不报忧"的思维定势,让几乎所有主流媒体对灾难报道讳莫如深,即使面对灾难新闻,也多着眼于"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①这种有救少灾的原则进行报道和处理。然而,这次汶川大地震,媒体没有刻意用大量篇幅来唱英雄主义赞歌,反而更多地以被救者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