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抽象是西方现代绘画不可忽视的美学特征。本文梳理“抽象”在现代绘画艺术中的表现,并揭示“抽象”包含的艺术精神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裘德燕  谭细雄 《科教文汇》2008,(30):258-258
绘画作为传统的艺术表现媒介,它顺应整个时代的变革而随之发生改变。在当代作为视觉艺术中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影像多媒体、装置、摄影、行为表演、网络艺术等诸多的艺术形式对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一年的绘画在各国际大展中的比例的日渐减少,在国内的重要的实验、前卫的艺术展览中的比例也是少之双又少。它在当代艺术舞台的表现越来处于劣势,甚至有走至边缘的危险。我认为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以往有着无尚荣耀的架上绘画真的走到尽头。绘画艺术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3.
赵思山 《科教文汇》2008,(33):253-253
中国画与西画在线的运用、理解等方面的差异,是一种文化上的差异。“线”作为绘画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造型手段,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构成符号,而这种符号又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中西方的绘画艺术都经历过以线造型,以线寄情的表现历史。由于中西方在社会背景、文化心理,欣赏习惯等不同,在不同时期对“线”寄予了不同的表现和精神内涵。“线”已经成为中西方绘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内质。  相似文献   

4.
缪怡端 《科技风》2012,(2):213-214
水墨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传统水墨画具有写实、表意言志的特点.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中国水墨画也逐渐发生了现代转型.现代都市社会的人文和社会环境对水墨画的绘画观念和题材提出了全系的要求,相应的材质媒介与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抽象表现因素在水墨画中的作用增强.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是水墨画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吴正英 《科教文汇》2009,(36):98-99
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都以塑造形象、创造深远的意境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不同的只是两者的外在表现形式,文学是以文字为主,而绘画则是以线条和色彩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绘画艺术引入其中,即通过绘画艺术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把文学作品的内容形象表现出来,可以激起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审美情趣,进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诗意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师生双方在快乐和谐的互动中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赢 《科教文汇》2007,(12X):239-239
本文主要阐述绘画艺术与文学素养的共同性与紧密性,两者均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反映出不同意境,相辅相成。两者是不同的环境中对艺术的两种不同表象。  相似文献   

7.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既所谓的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感情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这种语言的运用,是根据画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就愈强,愈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吕敏萍  吕耀坚 《科教文汇》2009,(12):202-202,254
在异彩纷呈的现代绘画作品中,人们往往会看到有一些作品的表现形式及风格与幼儿绘画有颇多相似之处。一些现代的画家纷纷从孩子的绘画中吸取灵感。从绘画内容、形式、审美心理等方面对现代绘画与幼儿绘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从中获得启示并指导于幼儿绘画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绘画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孕育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成为世界画坛上一朵耀眼的奇葩,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线是中国绘画造型艺术的基础,是人们对自然形态最概括的表现形式。结合理论与实际对中国画中的线的特点进行阐述。线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方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民族绘画艺术之中,并将以一个民族的绘画艺术风貌继续傲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0.
在异彩纷呈的现代绘画作品中,人们往往会看到有一些作品的表现形式及风格与幼儿绘画有颇多相似之处。一些现代的画家纷纷从孩子的绘画中吸取灵感。从绘画内容、形式、审美心理等方面对现代绘画与幼儿绘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从中获得启示并指导于幼儿绘画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绘画艺术与文学素养的共同性与紧密性,两者均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反映出不同意境,相辅相成.两者是不同的环境中对艺术的两种不同表象.  相似文献   

12.
王涛 《中国科技信息》2008,(12):245-246
抽象绘画的产生,也如同其它艺术流派的产生一样,并不是孤立的,必然和美术史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归根到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只要把这一艺术现象放在历史的基础上来考察,就不难了解,在未出现抽象绘画之前,早已有了各种准备。从浪漫主义到表现主义,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长期酝酿,终于出现了抽象绘画,实现了非对象绘画的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提象美、韵律美等方面去综合阐述中国书法艺术与西方现代抽象绘画中所蕴涵的相似美感。通过文中的相互比较探讨其如何从中国书法艺术的层面去看西方现代抽象绘画中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4.
各种艺术均以其独有的艺术语言而存在,现代装饰绘画相对于写实绘画而存在,有其自己的艺术语言特征。它的语言特征有别于写实性绘画的"科学的再现",在多元的观念下,以意象造型观念观照世界,以创造性的想象力为其思维方法的特征,以多种材料技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段来表达内心对世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抽象艺术在二战期间欧洲主要国家的发展情况及艺术家们的探索。同时也说明了艺术--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映。并且抽象艺术仍在不断的发展着。  相似文献   

16.
想像物理上不可能实现的事物的能力,是人类意识最奇妙的结果之一,利用这一方法,我们可以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去探索自然。目前,对不可能性的表现已经成为现代绘画艺术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且有着多种形式。它看上去似乎是个真实的世界,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实际上与我们生活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绘画中的色彩,是一件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逼真地再现物象的色彩,表达物象的质感,已不是绘画中色彩的最终目的,色彩自身应具有充分的表现力和相对的独立性。当这些因素用的恰到好处,所表现出来的我们便称之为美的优秀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舍和得两个方面谈起,有舍才有得,有得必须舍。从舍得的论述最后谈到绘画,从绘画的艺术角度在谈舍得。  相似文献   

19.
<正>自15世纪开始,无论是在内容、形式还是风格上,欧洲绘画都经历了一次空前的转变,这一转变通常被视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伟大成果之一。人们无需具备任何艺术鉴赏理论,就足以被这些画作中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所震撼:栩栩如生的人物、逼真的细节刻画、精确的光影处理、严格的空间表现等等。以至于在这些绘画面前,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画得就像照片一样!"——这一赞叹并非完全是外行的无心快语。从历史上看,与相机密不可  相似文献   

20.
抽象艺术是当代艺术的一大热点话题,但是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已经有了"大象无形"的理论,这就是先人在理论上最早对抽象艺术的描述了。抽象艺术是指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从中国古代陶瓷抽象元素的萌芽到宋代钧窑的"窑变"以及到现代抽象陶艺的发展,从古至今,以时间为线索,追寻抽象元素在陶瓷上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