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行探索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数学科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使学生尝到“我会学”的甜头。一、导入新知要精心铺垫,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动机导入新课的方式有观察、讨论、竞赛\操作、讲故事等,其意图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动思维;二是对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铺垫,促使旧新知识接轨,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如,在教学“分数乘以分数”时,针对知识的连结点作铺垫激趣:1.0算:先说出各式的…  相似文献   

2.
激趣教学理论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环境、技术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理论,主张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促进学生的智力提升,由此优化教学效益与质量.对此,高中数学教师也要积极落实激趣教学理论,根据学生的个性、喜好、特长等开展激趣教学活动,由此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通过“创设直观情境,实现情境激趣”“设计探究活动,实现探究激趣”“组织赏识教育,实现激励激趣”“设计实践项目,实现体验激趣”四个角度,阐述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落实激趣教学理论,由此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与认知效益.  相似文献   

3.
“引导——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着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教师重在引导、激励,贵在传道、授法;学生重在参与、获取,贵在乐学、勤思。从而让学生乐学、会学,减轻学生负担,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模式的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新知导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可分为复习准备和激趣引入两个环节。   2.新知探究阶段   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知过程的关键,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  相似文献   

4.
课堂导入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门教学艺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教师可利用游戏、任务和悬念等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参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的导入新课,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课,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成学生情绪高涨,进入智力振奋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导课的主要功能有:1激发兴趣,形成学习动机。2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3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和新技能作鼓动和铺垫。■一、在设计和实施导课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将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2…  相似文献   

6.
马恒辉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281-282,300
所谓“激趣导学”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的一种多维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激趣导学”在歌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假以教学分析作为共性指导,给音乐教师提供一个全新的歌曲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7.
1.短──短时高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分析,一般来说,上课后的第5分钟到第20分钟这段时域是儿童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最佳时域。为了确保学生能在这最佳时域内学习新知,复习铺垫的时间要短,务必控制在3~5分钟内。2.平──平中见奇。复习铺垫的练习和提问的难度要小,使学生一开始就有成功感,同时要在这平淡的练习和提问中,创设出思维情境,使学生产生“愤”、“悱”的求知心理,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的探究活动。3.快──快速反馈。复习铺垫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快速提高学生的认知清晰度,扫清学习新知的障碍;另一方…  相似文献   

8.
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前奏。一些好的课,往往能在短短几分钟就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比例的意义》作为一节传统的概念课,研究过的教师当然不少。从收集到的教学设计资料来看,导入部分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归纳起来大体有四种,即复习导入、提问导入、激趣导入和解决问题导入。一、复习导入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各有其中心任务,根据不同环节的侧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提问策略:导入新课环节突出提问的“激趣与铺垫”;探索新知环节突出提问的“感悟与发现”;拓展应用环节突出提问的“巩固与深化”;总结反思环节突出提问的“整合与升华”.  相似文献   

10.
围绕新课程理念,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以“趣”引“探”,促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趣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想学”。激起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由“怕学”变为“会学”利用现场资源.有效展开教学,由“跟师学”变为“我善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物理。  相似文献   

11.
当前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倡导“愉快教学” ,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用什么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收到“乐而不知疲倦”的效果呢 ?课始激趣。 导入新课时 ,要根据教材的特点 ,做到课始“激趣” ,让学生一上课就精神振奋 ,在快乐的气氛中想学。因此 ,教师不但要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要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每节课开始 ,我都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 ,以趣激情 ,尽量使学生进入乐学的最佳境界。具体做法有 :用猜谜语入境 ,读儿歌入境 ,演示入境 ,说奇入境 ,表情朗读入境等…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男同学起立,女同学起立。我是按什么标准给学生分类的?2.住校生请坐,走读生请坐。我又是按什么标准给学生分类的?3.今天我带来了6个图形,它们是?4.三角形有哪几种角?(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迁移铺垫,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情境导入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的导入要紧紧围绕以下标准来进行:其一是内容要扣住文本,语文的课堂教学要作内容上的铺垫;其二是以激趣为主,选材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其三是时间安排要合理,长篇大论式的导入语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一谈语文课  相似文献   

14.
邱学华教授曾经说过:“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必须使学生喜欢数学,数 学教师能把学生都教得喜欢数学,乃是最大的成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想 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激发来形成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处于乐学状态 ,把激发兴趣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以活动课“古今 数学知多少”的教学为例谈谈激发兴趣与培养能力。一、导入部分:游戏引趣,诱发思维设计导入部分时,不但内容要为新课做铺垫,而且形式要新颖、生动、活泼,这样才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诱导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一、游戏激趣,让学生乐于“做数学”一堂课成败的关键问题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能不能”学习,更要十分重视学生“乐不乐于”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游戏激趣,正能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激趣,导向目标“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语言激趣、情境激趣、谜语故事激趣等。激趣要找好导向的作用,创设与课题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探索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引导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什么,自己努力的方向,要探究的问题,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人们对数学练习功能的认识,已不局限于"巩固新知,形成技能",而是已认识到它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还起着"激趣"、"反馈"、"实践"等作用,对学生学习科学思维方法,发展数学能力也有着一定的价值。那么,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儿童的数学认识规律来优化课堂练习,提高练习效率呢?笔者根据数学学习流程谈谈如何有效设计各类练习。一、复习准备性练习:强调题目的"激趣·铺垫"作用在学生接触新知识前,即教学的导入环节,学生的认知任务是唤醒旧知识储备,引发认识新知识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自主动参与 ,自主探索 ,才能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呢?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1.创境激趣。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 ,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很有必要。因为创设学习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助于使学生产生想像 ,从而能激学生尝试参与和探索知识的欲望 ,达到感知新知的目的。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1)如果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 ,每人分到几个?(2)如果有1个苹果…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引入”这一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学生迅速进人“角色”。下面,谈谈我常用的几种激趣导入法:  相似文献   

20.
如何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参与教学中持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兴趣的保持,运用良好的导入方法激趣后,都需结合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逐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发展到“我会学”,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如在学习图形面积时为学生设计参与的机会,人人制作学具,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操作。在推导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公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