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上网,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对中小学生上网进行调查研究,构建了中小学生导航网站.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主要分析阐述中小学生上网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构建中小学生导航、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以及制定相关上网规定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上网,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丰富生活,也能使一些学生沉溺其中、难以自拔、混淆是非,甚至误入歧途.外界的"围追堵截"对学生迷恋网吧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中小学生处于未成年阶段,他们心理上、思想上对网络的各种诱惑难以正确认识与抵制,因此,如何减少上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筑牢学生上网的心理防火墙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娜 《考试周刊》2008,(53):173-173
本文结合当今中小学生上网的现状,分析了网络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上网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网络已成为中小学生获取信息、辅助学习,游戏娱乐、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那么,现如今青少年学生上网的状况如何?网络为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应如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笔者有幸参与了2005年河南省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网上问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涉及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学业、娱乐、家庭、网络活动等诸多方面,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达66310人次(其中小学生占39.7%,中学生占60.3%),有关网络活动的调查设计为7项,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小学生上网的现状,对指导当前中小学生的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内蒙古赤峰市和湖北省黄冈市共6所中小学10个班级的600多名学生进行了网络词汇使用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群体对网络词汇的使用普遍持有积极态度,但对网络词汇的掌握不全面。平时的词汇积累、上网频率和上网用途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中小学生网络词汇的习得,上网频率越高、上网用途越丰富,其网络词汇的习得状况越好,而使用者的性别和网络词语本身的特性也会影响学生对网络词汇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络席卷全球,“上网”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 基于网络技术而衍生的生活方式及发展方式正在悄然发生。中小学生是天然的对新生事物的敏感群体,是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及发展方式的忠实实践者。有关青少年上互联网而导致心理、精神障碍甚至自杀事件常有发生。如何应对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症”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常见表现及其成因,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当今,随着电脑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学会了上网。网络所具有的新颖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等特征对中小学学生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同时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如伯顿所言:“凡上帝有一所庙宇的地方,魔鬼也有一所礼拜堂。”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也具有负作用。研究中小学的上网心理,寻找相应的调适策略,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应是广大心理教育者和教师亟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己编制的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Young编制的8个题项网络成癌诊断问卷、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对在浙江省随机抽取的2640名中小学生进行测试,研究表明:每周上网时间、上网活动类型、学习成绩、父母对其上网的态度、学生能否处理好学习时间与上网时间的矛盾、亲子关系等6个因素与网络成瘾均呈显著相关,而个人是否拥有电脑、是否容易上网和网史等因素与网络成瘾无显著相关,并据此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的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对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出网络成瘾受到性别、年级、城乡、学校与家庭因素的影响。干预的手段主要有心理、药物、家庭、学校、政府及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0.
网络以传递信息的丰富性、多元性、快捷性、时效性,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当今世界的崭新窗口,他们借助网络可以自主地获取多方面的学习资源,这为拓展中小学生适应未来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创造了条件,而他们在网上冲浪的学习实践也掌握了一些网络技术,初步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也即网络社会的基本生存本领。也正是因为网络的这种神奇魅力,使得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追求时尚的中小学生对上网趋之若鹜。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虚拟性等特点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控制能力差。网络所表现出来的局限性以及中小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922份问卷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随着上网的"量"的增加而加重,网络活动的性质、上网地点等因素也会对网络成瘾发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大踏步入网络时代,享受网络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网络上一些不道德的现象.有些学生受到网上有害东西的影响,心灵受到伤害;有些学生通宵达旦沉迷游戏,浏览色情暴力网站;有些学生为了上网,学会了撒谎、逃课.身心俱损……本文笔者历经在一年,通过《网络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及教育干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与实践,阐述了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成果,提出了构建走“转移兴趣,减轻网瘾的教育干预模式”、“以校园网为联系纽带的互动平台”,“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等策略,以期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对待网络的态度,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和健康的上网方式,共同营造绿色的上网环境。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崛起 ,我国中小学生上网的人数每年也呈递增趋势。网络这种高速而快捷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中小学生学习的效率 ,但我们不能忽视 ,由于沉迷网络缺乏人际互动 ,因而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社会、学校和家庭应采取适当措施 ,保证中小学生安全上网 ,维护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网络以及网络文化的出现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尤其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影响更是巨大。有数据显示,在目前我国的5600万网民中,青少年学生网民占了85%,已经成为网络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网民还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另据调查,在校的中小学生中,55.5%有过上网经历,有40%的中小学生把上网作为自己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其中20%的中小学生常在营业性网吧上网。  相似文献   

15.
互联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崛起,我国中小学生上网的人数每年也呈递增趋势。网络这种高速而快速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中小学生学习的效率,但我们不能忽视,由于沉迷网络缺乏人际互动,因而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社会、学校和家庭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中小学生安全上网,维护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中小学生网络心理辅导进行了概述。然后指出就中小学生网络心理辅导存在伦理和方法方面的问题,伦理方面的问题包括心理辅导员资格和能力问题、知情同意与保密问题、保护来访者问题;方法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现有的方法是否能用于中小学生网络心理辅导。最后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了解网络对青少年学业成绩、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我们设计了《固阳县中小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表》、(镓长对孩子上网情况问卷调查表》,先后组织对全县中小学生上网情况的问卷调查,共下发和回收学生问卷4263份,其中高中学生835名,初中学生1561名,小学生1867名;家长问卷2547份。根据调查结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年初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网络用户已达6800万之众,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上网人数占总人数的85%,青少年网民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据调查,在大中城市有70%的中小学生有过上网经历,有20%的中小学生在经营性网吧上网,有40%的中小学生把上网当作自己的主要课余活动。精彩的网络世界不可阻挡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性、全球性的信息交换平台,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又一新型快捷的大众传媒。互联网像一部电子百科全书,对青少年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上网已成为新一代青少年的一种潮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中小学教育的扩展,随着网络对中小学学生影响越来越普遍,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健康上网并从网络不断地汲取知识,成为中小学校管理者及教师普遍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对今天上海的中小学生来说,上网,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然而,网瘾少年、网络色情暴力内容、网络诈骗、网恋等负面事件的一再出现,又在全社会面前亮起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学生开始接触网络的年龄越来越小,用来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在网上可以干的事情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他们越来越需要在“虚拟世界”中学会选择。中小学生上网,需要干预!而干预,需要方法,也需要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