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26名中学生网瘾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对实验组进行12次以自我控制为主的团体辅导,实施团体辅导前后采用网络成瘾问卷、自我控制问卷等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后,实验组被试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提高,且网络成瘾以及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困扰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说明以自我控制为主的团体辅导对中学生网瘾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者采用团体辅导的干预手段,降低其成瘾倾向,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筛选出30名具有手机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包括初次相识、人生规划、时间管理、我与手机、自我管理、临别留念的6次团体辅导干预,并在结束后对其进行后测。结果显示30名被试前后测总分的平均分分别为56和42,被试前后测结果在四个维度和总分上的差异均显著,P<0.01。由此得出结论:团体辅导对有手机成瘾倾向的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9):136-137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网络依赖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试图通过团体辅导对"90"后网络依赖大学生进行干预,并探讨团体辅导对"90"后网络依赖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关系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四个方面的干预效果。结果发现,通过该模式团体辅导训练,"90"后网络依赖大学生在网络成瘾戒断反应、人际关系与健康问题方面得到显著改善。这表明该模式的团体辅导对"90"后网络依赖大学生的网络依赖行为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本研究以14名具有手机依赖症状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的7名被试进行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控制组不做任何实验处理.在干预前、干预后以及3个月后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实验组在干预后以及追踪测查中,其失控性、戒断性、低效性及手机依赖总分显著均低于干预前水平;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失控性、戒断性、低效性及手机依赖总分在后测中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心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鉴别量表、大学生学习量表、离线、在线社会支持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和SCL-90量表对614名大学生施测,筛选出102名贫困生,其中30名贫困生为网络成瘾者,72名为非网瘾者,对这两类贫困生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网瘾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学习状况和在线社会支持能较好地预测贫困大学生上网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6.
对经招募和筛选的30名大学生进行八次认知疗法取向的团体辅导,考察认知疗法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干预效果,总结形成缓解就业焦虑的有效干预模型。结果:问卷结果显示团体干预后,实验组的就业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结束两个月后的追踪测试也说明效果同样显著。结论:认知疗法取向团体辅导可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就业焦虑干预模型可供推广。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出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如下六种心理特点: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娱乐心理、逃避心理、补偿心理和自卑心理。基于这些特点,文章介绍了Young的行为干预策略、Davis的认知干预策略、Hall的心理干预策略和团体辅导法四个方面的心理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分配实验班对照班前后测的实验设计,对40名大二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班相比,采用心理讲座+团体训练+心灵茶座+自创报刊的综合团体心理干预方式可以显著改善实验班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念及其状况,并且干预后间隔2个月有延续效应。这说明,综合性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念及状况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出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如下六种心理特点: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娱乐心理、逃避心理、补偿心理和自卑心理.基于这些特点,文章介绍了Young的行为干预策略、Davis的认知干预策略、Hall的心理干预策略和团体辅导法四个方面的心理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自愿报名选取大一1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3周共6次团体辅导,探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团体辅导的方式及效果。用《团体单元回馈表》、《团体成员回馈表》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问卷》对团体辅导进行评估。团体成员对辅导干预内容的有效性、团体的满意度等方面都给予肯定。干预后学生在就业信心、职业认知、自我认识、规划认知、总体评价方面有显著提高。这说明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