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教育经济学几个热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出现,为教育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促使人们转变观念,从传统教育理论或研究方法中“解放”出来。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内容的经济学问题、教育规模经济问题等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从经济学视角观照、解决教育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育经济学的核心主题及其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教育经济学核心主题并架构体系,应以方法论为基础,以“人的发展”和“为人”为目的,解释和探索教育中的经济问题及具有经济学意义的教育问题。教育经济学内容根源于教育过程中具有逻辑联系的3个问题,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可以提炼出教育经济学核心主题并形成体系,以此丰富教育经济学内容体系、梳理研究线索和拓展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国教育经济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首届教育经济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的相关分析,从中管窥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教育经济学在研究内容上较为重视微观研究、方法上侧重实证研究、性质上倾向实践研究、研究队伍上层次不断提升,这些特征恰恰也蕴藏着其诸多不足与尚待完善的空间.笔者认为,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必须更加关注教育经济领域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建构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应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更加重视探索教育经济学独特的研究方法论、培育我国教育经济学派,以提高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准备谈四个问题,即:教育与经济关系、教育投资性质与投资比例、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及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问题。不当之处,欢迎同志多为指正。一、关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经济”这一概念有多种解释,教育经济学应该主要使用“经济是指物质生产方式运动”这一概念为宜。这样不仅可以说明生产关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也有推动作用。反过来也可以说明不仅  相似文献   

5.
教育经费是推进所有教育改革的基础物质保障,对于教育投资问题的研究则是教育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教育经济学者以国家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研究导向,综合运用教育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和方法,对这一关键问题进行了持续研究和探索。本文从教育投资研究的本质问题、核心问题、时代性和本土性问题以及测算方法等多方面梳理了多年来国内学者们的代表性成果,提炼总结了以往研究的学术价值,以期对新时代深化教育投资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向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英语国家教育经济学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教育经济学是随着对人力资本研究的不断深入 与完善,逐渐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走入大学和研究生的课堂。本系统地介绍了英语国家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及其内容。首先追求了人力资本形成的历史背景。其次,阐释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及相关成果,最后,阐释了教育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始子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教育和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产物。回顾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历程,阐述这一学科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它本身的特点和内容,分析它在各个时期或各个阶段的具体理论,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构造和完善我国教育经济学理论,从而把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风险态度和个体教育、就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是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国外关于个体风险态度问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结论,理解风险态度在教育决策和劳动力市场选择中的重要性,为更好地思考风险态度对教育决策的影响,为个人教育、就业选择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经济学在20世纪经历了萌芽、停滞、初建、成型和发展阶段,广大学者在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探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能否建立一门共认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如何臻于丰富、研究视角如何多样化,以及如何构建科学的学科体系将成为今后学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进展、研究范式、研究价值以及学科性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反思,认为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科学特质与人文特质的统一。如果仅仅将教育经济学视为一门依赖于数理逻辑的科学,离开其它学科有关人类行为问题如人情、伦理研究的帮助,必将使教育经济学囿于自身狭小的经济天地,而难以实现经济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比较教育研究》2008,30(4):95-96
编者按:"联校教育、社会科学、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简称为"联校教社医研究论文奖计划",原名为"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计划",创立于199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十几所院校共同合作,其宗旨为:提倡对西方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积极发展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的本土化学术方向;倡导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nature of a continuing mismatch between curriculum reform rhetoric in science education and actual classroom practice. Lack of philosophical consensus about the nature of science (NOS); lack of appropriate curriculum guidance, classroom materials and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NOS teaching; teachers’ personal theories of learning; and the realities of classroom constraints are all implicated as interacting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mismatch. Because curriculum policy is political, with pressure brought to bear by many interest group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cience teaching community cannot adequately address the issues raised in the absence of wider community debate and support.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探究有三层含义:作为学习内容的探究,它要求学生把科学当作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作为学习方式的探究,它要求学生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科学;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探究,它要求教师以探究的态度对待教学。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探究离不开科学学科内容,探究不等于动手活动,探究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认识结构框架和认识模式上都具有相似性,这就为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渗透提供了机制上的方便.而它们的差异性也为自然科学借鉴社会科学方法、实现方法上的优势互补提供了条件.自然科学教育借鉴社会科学方法,将会使其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是繁荣教育科学和服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以2012-2021年立项的2470项课题为研究对象,从立项课题类别、学科、单位、区域、热点选题和主持人群体结构等维度统计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发现,近十年课题立项存在鲜明的"扶强助优"倾向,科教强省、重点师范大学、优势学科、教育研究实力强的学者等获得更多立项资助.立项课题的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立项数不断增多、立项覆盖面逐渐扩大;国家青年课题立项数有所减少;立项课题区域集中效应显著;立项单位间立项课题数量和级别相差较大;研究选题聚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等.建议今后坚持推进重大教育战略研究、增加西部地区立项比例、立项资助向青年学者倾斜、完善立项评审制度、考察课题申请人的研究能力以及加强课题过程跟踪管理等,以此提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在服务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经济统计学中渗透国情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便利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着重渗透经济、人口、资源状况的教育 ,使统计教学和国情教育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18.
1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使用存在的问题有: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经费支出不规范,会议费、差旅费超支和预留经费长期挂账等。解决的对策主要有:完善经费开支科目,加强对负责人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探索建立新型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史学的学术功能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史学的功能可分为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两大类。学术功能包括记载、寻真、传承历史文化和发展教育科学四个方面;社会功能涵盖借鉴、育人、指导、优化教育科研能力四个层次。学术功能是社会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学术功能的有无、大小、性质制约甚至决定着社会功能的有无、大小、性质;社会功能是学术功能的自然归属与延伸,社会功能引导或规定着学术功能的作用方向和趋势;社会功能还是衡量和检验其学术功能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