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则关于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状况的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课堂教学的某些缺失,其根源在评价观,而导致评价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错误观”。课堂学生出错好不好? 不出错的课堂是不是好课堂?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学生出错?学生屡次出错都是学生的错吗?调查背后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不解答习题,解答习题不可能不出错.怎样少出错、不出错?这就要求学生每做错一道习题后冷静思考一下: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如果能坚持这样做.你解答习题时出现的错误一定会越来越少.正因为如此,为避免学生做题时尽量少出现错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现就一些常见的错误解题分析如下,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文侃吧     
以前讲作文,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这一次,我们把学生作文中的长处短处总结出来,让同学们自己侃,这样更贴近你,对不对?什么,侃错了怎办?没事,有老师陪你们一起侃,错不了!  相似文献   

4.
童兰 《现代教学》2014,(1):132-132
学生犯了错该怎么办?批评教育无疑是常用的手段。但如果学生第二次犯了同样的错,教师该怎么办?那就再批评再教育。如果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教师又该怎么办?《学记》上有句话:“当其可时谓时。”意思是说,要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才能被称为“及时”,正如打仗要抓“天时”,抓“战机”。当学生犯错时,有什么时机可抓呢?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对错误的原因不清楚,缺少刨根问底的精神,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时需要老师能积极引导学生对错误原因仔细分析,弄清楚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应怎么改正?并及时做好小结工作,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要隶  相似文献   

6.
一、损害自信的“强敌” 现象一:老师对不做作业的学生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每天都不做,真是无可救药了。 现象二: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 现象三:老师规定:作业错一次,罚做10遍,再错罚20遍,依次翻番。  相似文献   

7.
四、安排尝试练习出示尝试题是诱发学生自学课本的手段 ,尝试练习则是检验自学课本的结果。这一步在尝试教学法的七步程序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既是检验前两步的结果 ,又为后面两步(学生讨论、教师讲解)作好准备。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反馈的信息 ,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进行重点讲解。搞好“尝试练习”这一步的关键 ,在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主要有 :(1)学生做尝试题正确与否 ;(2)错在哪里?有几种错法?什么原因?(3)学生对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哪些理解了?哪些还有困难?(4)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尝试题的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8.
Teacher:Aren'tyouashamedofyourself,Victor?Youaretheworstpupilinyourclass.Student:What'stodowithme?Isitmyfaultthattheworstonewenttoanotherschoolyesterday?老师:维克多,你不觉得害臊吗?你是班上最差的学生了。学生:这与我有什么相干?昨天最差的一个转学了,这能怨我吗?廷明这不是我的错@李超  相似文献   

9.
常常听到有的老师面对学生生气地吼叫: 为什么又没写完作业?出去站着去。 这个字错得太可气了,写100遍,看你还错不错。  相似文献   

10.
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叫惊奇,举例说:“一个人从十楼上掉下来却一点都不受伤,叫什么?”学生说:“是偶然。”“那再一次掉下来仍不受伤呢?”“是幸运。”“那又一次摔下来仍不受伤呢?”“那肯定是习惯了。”显然学生的回答都不符合教师的标准答案,但又谁能说他是错的呢?可在我们的教育特别是考试中,把不符合教师标准答案的回答视为错的情况比比皆是,其后果是抑制了学生发散性、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对待学生解错题目的问题上,不仅要对学生宽容、善待、接纳.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错解”是一种资源,应奉之为圭臬.应“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2.
写不好记叙文,错不在老师和学生,而是……记叙文的基本原理出了错! 记叙文是用来记事的吗? 随便问了一百个人,九十九个说“是”,剩下的那一个说“当然是,对这个还有疑问吗?” 没错,就是有疑问!  相似文献   

13.
错,也有道理     
曾听一位老教师说过:我不怕学生出错,只要他错得有道理。听后颇有感触。是啊:人生无常,孰能无过。何况是孩子呢?错得有道理说明他动了脑筋,思索过,探究过,这一过程是多么的可贵和重要。而大多数教师怕学生出错,更认定“教条”的正确结果。为这一目的,不惜设计出一个个像绳索似的问题牵着学生走,扪心自问:教书育人最在乎学生的什么呢?“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错误的过程哪有正确结论的出现?爱迪生开始试着用炭丝做灯丝有没有道理?牛顿的“万有引力”有没有错误实验过程?那些错误有没有道理?难道学生在科学领域推测,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14.
开心一刻     
《双语学习》2013,(1):20-20
老师:你一天里怎么能犯这么多错?学生:我起得早!  相似文献   

15.
为何练后还错江西赣县田村镇教育办公室刘北荣常听到许多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或阅卷后他说:“这道题学生不仅做过,我还专门讲过,可是学生还是错了!”为什么练后还错?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记忆,轻理解有些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将数学公式,法...  相似文献   

16.
在平时的工作中,许多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作业、考试时我们都会要求学生检查完才上交,迫于要求大部分学生也会“奉旨行事”,“XXX同学,作业检查了吗?”“检查了。”“都对了吗?”“对了。”学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教师心中自然打一问号。等到批改作业时,错误却是何其的多,也经常听到老师们边改边埋怨:“这么简单的题目也错了。”“这些题目不知讲了多少遍,怎么还是错了?”学生拿到批改的作业及时纠正的习惯又是如何的呢?笔者曾调查过学生作业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的高三年级进入第二轮复习时,笔者其中的一个专题——吹毛求疵,即把学生平时作业和考试中常犯错的一些题的原错解进行归类整理,然后打印出来再交由学生挑出每一题的错解错在何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笔者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评析这一专题,“吃一堑、长一智”学生们普遍反映这个专题好.  相似文献   

18.
课外的功夫     
上课回来,听同事说,昨天夏老师上课让学生弄了个大难堪:学生王明(化名)在夏老师上课时说话,被夏老师叫起来,“王明,你上课怎么说话?”王明嘟囔了一句,“我没有说。”“我还能看错?老师还能说瞎话?有了错不承认!养不教,父之过,你的父亲怎么教育你的!”夏老师急了。“我的事少扯上父母,你的父母怎么教你的?”王明激动地反驳道……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三复习阶段的习题讲评中,教师常抱怨:有的题目,学生做了错,错了教师讲,讲了学生又错,可以说是“一错再错”。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提高习题讲评课的效率呢?笔者结合本人在高三生物教学中的体会,总结出在习题讲评中采用“加”与“换”的方法,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20.
王盈东 《江西教育》2006,(12):39-39
作为教师,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把做错事的学生“流放”角落面壁思过;把不听话的学生推至门外以示警告;对作业错得多、考试考砸的学生大声呵斥……可是,这样的教育效果如何呢?是立竿见影,改邪归正?还是变本加厉,破罐子破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