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人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从基础教育阶段起,就要做到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同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主要在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 一、实施创新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 实施创新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因此,教育活动的开展应遵循下述原则: 1.主体参与原则。指教师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  相似文献   

2.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步伐加快,素质教育进入关键阶段,新一轮课程方案出台,这一切都给高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相对来讲,高师教育在应对基础教育变化方面明显滞后,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与中小学教育脱节,如继续下去就会直接影响和阻碍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因此,基础教育改革迫切期待高师教育的发展。本文拟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入手,谈谈对高师教育发展的几点看法:一、把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和教育科研意识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培养出…  相似文献   

3.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是知识教育基础上的更高要求,它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各种领域的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和基础教育分不开的。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一、培养创新能力 ,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 ,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现阶段是要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核心是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 ,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 ,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 ,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由于“创新”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 ,牵涉到教育的许多方面 ,所以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必…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作为重中之重,这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着手。因此,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是中国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创新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更高要求,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教师教育的创新、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创新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其具体目标是着眼于人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基础教育虽然还处于帮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阶段,但也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笔者就多年以来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及实施创新教育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王丽杰 《吉林教育》2000,(11):20-20
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教授曾给创新教育下过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即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他的论述包括三个要义:1、创新教育培养的是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3、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担负着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田梅 《小学生》2012,(12):23-23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包括两个要义:1.创新教育培养的是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担负着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苏公俊 《考试周刊》2009,(33):106-106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在基础教育阶段,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福贵 《吉林教育》2000,(10):31-32
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它体现在创新教育观念上,渗透于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小学教师亟待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胡卫俊 《江苏教育》2017,(10):65-66
创客教育是当前教育界讨论与实践的热点。基础教育阶段的创客教育应是扎实开展跨学科知识融合的STEAM教育,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基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学习个体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3.
学校素质教育的灵魂指向是创新教育,即在基础教育阶段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的教学实验活动,物理基础课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因此物理教学要打破常规,标新立异,鼓舞、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而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崔学宝 《文教资料》2008,(26):165-166
教育是未来世界的希望,教师生生不息的创造是高质量教育的依托.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提高音乐基础教育就得先从高师的准音乐教师教育抓起,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的准音乐教育工作者,使他们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郭刚 《考试周刊》2011,(9):37-38
教育教学遵循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创新教育。因此在新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学科的基础,为民族和国家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6.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世界性教育现代化的潮流.我国的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拥有良好的数理运算能力,可到了后续的教育阶段,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却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而美国的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学习的比较轻松,他们反而在高等教育阶段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这充分说明在我国制度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培养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本文通过分析挖掘美国的创新教育及其特点,从中得出一些启示,从而有助于我国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创新教育理论在基础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人们愈来愈体会到创新教育的价值。创新教育的直接表现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创新教育的基础在于基础教育。现阶段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 ,仍然有两种倾向需要校正。一种是认为创新教育的可操作性不强 ,基础教育就是打基础 ,中小学生不可能有什么创新 ;另一种认为现在的基础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授基础知识不是主要的 ,应该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们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创新 ,同时也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他们才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 ,…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  相似文献   

19.
“激励民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是知识教育基础上的更高要求。重在使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